摘 要:地理學知識是初中生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初中生學科綜合素質的基礎內容。初中地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探索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的新方法、新思路,將提升初中地理教育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合作性、探究性作為優化教育教學方法的基本方向和評價教育教學方法合理性的內在要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價值,并針對提升此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效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地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方法探究
一、 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價值分析
(一)豐富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在現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呈現一定的差異化特性,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同、教育思想各異,致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對日常學習知識記憶的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存在明顯的差別,此類差別在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異化明顯,課堂交流、課堂合作意識不足。自主合作學習就是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展示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此方面講,初中地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合理地應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可豐富初中地理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并在學習習慣、學習思想、學習態度等方面調和不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而在優化初中地理課程的教育教學節奏的前提下,改善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豐富課堂教學、對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勤于動腦的好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切實發揮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學過程在提高初中生地理成績方面的作用。
(二)強化課堂效果,進而為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提供明確的方向,明確課堂授課重點
初中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的問題不同,受限于自身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歷,對同一概念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化特點。在參加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活動時,初中生可在與其他學生的對比過程中,明確自身的問題。初中地理教師在此過程中,可積極地分析和總結不同學習小組的狀態,進而在清晰明確的反饋效果支持下,明確不同學生的實際問題,教師提供清晰明確的方向,深挖教材重點和難點,明確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授課質量。在此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可將問題從個體化擴展為一般化,又可在一般化的教育教學中,合理地應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學過程可在深度結合學生實際問題下獲得知識。
二、 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方式分析
(一)依據課堂的具體內容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自主合作學習的任務以及任務完成的具體形式。
初中地理教師在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應正確地認識此教學模式關于“自主”內涵的定義以及對“合作”教育教學過程的要求,并應結合具體的內涵和要求正確地選擇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一般,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有待培養和積累,在理解一些區域性地理問題時,有一部分學生對其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概念理解比較困難。初中地理教師應深入分析并總結學生此類情況的具體表現,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理和心理狀態,合理制定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任務和目標,使具體的任務和目標可在深入適配本節課的實際授課內容的同時,適應初中生的一般認知規律,并可使具有不同地理基礎的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均可有所思、有所想,進而使不同學生在活動中均可體會到一定的“獲得感”,強化學生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自信心,從而切實提升此類學習活動的“合作性”,下面舉例進行說明。
在講解《中國的自然資源》章節內容時,初中地理教師在備課階段應明確本章節的授課目標,并深入分析本章節的授課重點以及難點,依據本章節的實際內容設置具有不同功能的問題,進而為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做好基礎性的知識準備;首先,根據成績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時,確保每個學習小組中均存在一名地理成績較好的學生和一名日常課堂互動狀態較好的學生;其次,教師應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確定小組成員的具體任務內容,引導學生擔任不同的任務角色。此間,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小組內部含有成績較好的學生,成績較好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與其他學生具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分組時要特別注意層次的搭配,先進帶動后進,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否則會影響整組水平的發揮,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切實發揮其自身的“引導性”教學作用,因此,地理教師可要求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普通組員,而要求互動狀態較好、性格活潑的學生擔任組長,進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發揮各自的才能。
更為重要的是,初中地理教師應依據課堂授課內容,編寫相應的自主合作學習任務清單,并在清單中規定具體的合作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填寫不同組員的任務內容,避免不同組員之間任務內容相互干涉的情況出現。例如,初中地理教師可制定“探究身邊的農作物資源”“探究身邊的水產品資源”“探究身邊的礦產資源”等自主合作學習類任務,引導學生將身邊的地理現象與課本中的地理知識結合起來,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理解中國的自然資源。總之,初中地理教師在應用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應合理設置學習任務的內容,并將此內容以任務清單的形式落實于具體的組員,讓學生明確各自的學習任務。
(二)發掘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并結合生活實際與具體的自主合作學習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
初中地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自主合作教學,應使用合理有效的辦法,使此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進而可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習成績是學生最為看重的學習表現,與提升學習成績相關的聽課學習、練習題目過程也是學生最為看重的教學環節,除此之外,初中生對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認識依舊停留在較為淺顯的位置,對教師口中的“綜合素質”“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往往不屑一顧,有些班級甚至存在學生之間“攀比”“割裂”“分群”的現象,此類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在初中地理的授課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應切實了解不同班級學生的此種狀態,并依據此類狀態的實際表現情況合理選擇自主合作學習的實際內容。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確保此內容可與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深度適配,進而可在學習好奇心方面滿足學生的現實要求,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有趣”“新鮮”的感覺,進而可在思想意識方面優化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去。雖然此時學生可能依舊無法很好地理解此類教學活動的實際作用,但學生“已經在路上”,就有“到達終點的可能”,下面舉例進行說明。
在講解《天氣和氣候》課節內容時,初中地理教師可依據當地實際的天氣和氣候特點,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活動中探究當地不同天氣、不同氣候狀態下的服裝特點、作物特點。同時,初中地理教師可將天氣或者氣候的變化與當地自然節氣的風俗文化相結合,從而使自主合作學習的內容體現一定的生活化氣息,而此類生活化的探究任務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具有較好的吻合度,往往可發掘或者體現不同學生的興趣內容,把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做,并且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踮起腳才能摘到果實的感覺,具體而言,在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初中地理教師可為學生發放相應的記錄表單,要求學生在總結當地天氣或者氣候特點的同時,要求學生填寫夏季、冬季當地群眾在服裝、食物方面的特點,列舉相應的代表性事物。另外,初中地理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思考當地具有此特色的原因,要求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研究,教師巡視對小組內難度大且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得出結論。也就是說,在學生對天氣類別的確定模糊不定時,初中地理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相關內容;在學生對當地氣候變化的原因和類型不知所措時,初中地理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以往學習過程的典型氣候分析過程,進而可使學生在“類比”學習方法的指導下,正確地完成相應的探究過程。
三、 結束語
總之,初中地理課堂教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能極大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激發興趣,快速地掌握知識,同時給他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此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應主動分享不同學生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感受,對學生及時鼓勵和表揚,提升學生參與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自信心,進而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合作學習的活動中。另外,初中地理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合作學習任務,利用任務清單的形式細化不同組員的任務內容,進而切實提升此類活動的“合作性”。
參考文獻:
[1]王吉業.初中地理課堂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227.
[2]楊玲霞.學會合作學習構建探究課堂: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2):22-23,26.
[3]蔡擁燈.論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J].新課程,2017(11):140.
[4]馬剛.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藝術科技,2016,29(2):387.
[5]張霞.學會合作學習構建探究課堂: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J].考試與評價,2014(9):62.
[6]張智林,余奇,劉中禮,林琳.基于課堂演講的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0):49-50.
作者簡介:張立盛,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五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