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近年來,為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均衡發展,各地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新模式,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拓展基礎教育優質資源,激發薄弱學校辦學活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2019年,南沙區實驗小學正式加入南沙小學教育集團,迎來集團化辦學新機遇,在學校文化建設、制度管理、教師發展、資源利用、課程改革等方面展開創新建設,并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基礎,在創新中優化,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效,深入探索集團化發展之路。
【關鍵詞】集團化辦學;均衡發展;創新;共享
為推進義務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南沙區從教育制度、辦學體制、資源配置、學校管理機制等進行創新,積極探索教育集團化辦學,首批試點組建了南沙小學教育集團并成立黨總支。2019年4月28日,南沙區南沙小學教育集團在南沙區實驗小學舉行新成員學校揭牌儀式,標志著南沙區實驗小學正式納入南沙小學教育集團。
加入集團以來,實驗小學通過核心學校的示范引領,在學校管理、機構改革、課程教學、教師及學生發展等各個方面實現共同促進與提升,牢牢抓住集團發展的機遇,勇于創新,主動實現自我價值,在推動學校高速、穩定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尋找深化集團化辦學模式的特色之路。
一、集團化辦學初探
2019年,南沙區實驗小學正式加入南沙小學教育集團,集團內部積極交流,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隨著集團化辦學的快速發展,我校部分問題日益凸顯:1.教師數量不足,活動設施不足,教師自身專業發展需加快速度;2.校園文化和特色課程建設需要提上日程,在開展“明禮課程”的過程中,還要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實施課程,如何緊抓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合格公民。
一所學校要發展,一般先進行特色學校建設,而后塑造學校品牌,再要突破發展瓶頸,往往就會尋求由品牌化到集團化辦學的思路。因此,品牌化是集團化辦學的先導路徑。所以,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校重建了校園文化,并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工作,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的指導思想和“讓每一個生命幸福有禮”的辦學理念實施明禮教育,并在此過程中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能善思,勤實踐,會創新,在實施全面素質教育、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強化人文教育、藝術素養、科學精神和個性化的興趣培養。在教師培養方面,采取“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并積極在集團內部進行交流溝通,借集團之力,促教師成長。
二、集團化辦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教育集團化辦學牢牢把握新區發展新機遇,凝心聚力共同出發,加快推進南沙小學教育集團的融合發展。集團內部積極交流,深度融合,共同提升,積極推動各校區辦學模式、教師發展、課程改革、社團活動等多方面均衡持續發展。
(一)成立教育集團管理部門,實現管理的有序和創新
明確南沙小學教育集團管理模式為:五位一體,雙線管理,協同發展;確立南沙小學教育集團管理部門為“一辦五中心”:集團辦公室、課程與教學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安全教育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在各校區設立“一辦五處”:黨政辦公室、課程與教學處、教師發展處、學生發展處、安全教育處、后勤保障處。集團以“中心”為實施管理部門,校區以“處室”為實施管理部門。管理部門的成立進一步將各校區管理部門引向統一化、規范化,真正實現集團化辦學宗旨中學校管理的有序化、創新化,幫助各校區各部門積極溝通、互相促進。
實驗小學在此管理模式下,積極發揮“一辦五處”的協同作用,并加強與集團內部的溝通互聯,在總領下加強創新改進,發揮各部門效益最大化,為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和開端。
(二)教師發展層層遞進,加大幫扶力度,構建校區教師培養體系
學校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所在。集團內部聯合,制定了“促進青年教師發展和骨干教師的穩步發展”的工作重點,并設立了集團內部名教師工作室,致力于推動教師專業發展。對新教師展開針對性的入職培訓,幫助集團新入職教師快速融入教師崗位,為后續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集團教師發展中心持續推動“青藍工程”項目,為各校區的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并通過“青藍工程”項目,建立新老教師之間的師徒結對,實現教師的自主學習,互助發展。
實驗小學依據集團教師培養體系,吸收集團培養精華,促進教師和諧發展,并根據實小教師結構特點,更新優化培養模式。以結對組的形式把我校各學科的名教師的課堂進行為期三周每周一節的開放活動。結對教師借助聽課工具《廣州市南沙區實驗小學課堂觀察記錄表》進行聽課,教師們根據問題索引從課堂組織和課程實施兩方面進行觀察。在課堂組織的維度上,著重觀察課前準備、師生傾聽、合作互動、評價組織、自主學習;在課程實施的維度上,著重觀察目標設計、內容實施、評價檢測、評價組織、教學創新。他們一邊觀察一邊記錄思考,把每一節課當成學習之旅。后期將研訓結合,以問題驅動的形式促進教師帶著思考參與教研活動和培訓活動。每一次科組教研活動就要解決一個問題,集思廣益,整理出解決問題清單,互相檢驗,幫助教師發現教學問題,深入提升課堂教學效能。
(三)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均衡共享
集團本著“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將借助優質資源共享、共建有效課堂、共研教學策略、共控教學過程和質量,努力讓集團學校的每個學生享受平等適合的教育,讓集團學校各校區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此外,集團校長駐校辦公成常態化,集團總校長到集團內的各校區進行日常辦公和工作指導,通過聽課、評課、座談、交流了解各校區行政管理、教育教學工作的情況,加強教育集團內部交流,推進教育集團各校區均衡化發展。
實驗小學積極利用集團優秀資源優化更新,全校上下一心,求真務實,奮發進取,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并根據學校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建設自己的教學資源,擴充學校的教學資源庫,進一步為學校的課程改革和學生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