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要】中小學“家委會”現象中較突出的問題是家委會缺乏獨立自主開展家校合作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委會缺乏團體凝聚力,家委成員的產生代表性不足,家委會參與意愿不足、家委會參與能力不足等,導致家委會在學校教育工作中流于形式。針對此現象,筆者在所帶班級嘗試了創建自主型家委會,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家委會團體凝聚力、家校合作行動力,從而促進班級教育工作發展。
【關鍵詞】家委會;自主機制;策略研究
2012 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后,“家委會”作為學校教育體系中必設的機構,在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為學校提供支持服務、為家長發言等方面發揮著其獨特功能和作用。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雖然中小學校普遍建立了家委會,但家委會在運作過程中卻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工作缺乏自主獨立性、參與學校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雖有章程但沒有嚴格遵循開展工作、缺失真正的家長議事決策機制等。所有的現象背后,都反映當前家委會未能充分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針對此現象,筆者在所帶的初一級“肆意輝煌”班創建了自主型家委會,很好地調動了家委會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在促進班級發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肆意輝煌”班家委會創建工作的要點可概括為以下關鍵詞:建溝通平臺、鋪墊、創建、應用。其方略如下:
一、建設家長溝通平臺
即是建立家長微信群。家長微信群是開展家班合作的重要平臺,尤其是家班合作的初期更是如此。歸根結底,家班合作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做好的,它是需要一群人才能做好的,那用什么方法把大家聚起來方便易行呢?建微信群是個不二之選。“肆亦輝煌”班家長微信群建群伊始,就有很強的目的指向性,就是為了建立家班合作的機構平臺——家長委員會。因此,“肆亦輝煌”班家長群的建立標志著班級家長委員創建工作的開始。
二、家委會成立前的鋪墊
在正式發動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之前,需要與家長互動、建立情感基礎、達成共識。班級家長微信群建立后是不宜馬上就提出建立班級家長委員會的,因為家長間沒有建立聯系,沒有群眾基礎,這樣貿然發動建立家委會,可能就得不到很多的家長響應。關于怎樣去做好鋪墊的方法很多:邀請家長來學校、班主任登門拜訪、約談等。不管用什么方式,在鋪墊階段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爭取得到家長的認可,首先讓家長們覺得“班主任是優秀的,這個教師肯花心思、努力向上、在教育上有自己的見解,有新穎而獨到的方法,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新鮮的東西,跟著他有得‘玩,孩子跟著他一定會得到好處,獲得更好的成長”。這樣才能樹立起班主任在家長中的專業威信和工作號召力。而前期的鋪墊工作可分為靜態鋪墊和動態鋪墊:
(一)靜態鋪墊(思想意識)
靜態的鋪墊簡單來說就是“我說你聽”。利用各種時機、各種渠道向家長們介紹我們的特色班級文化:班級發展愿景、班級核心價值觀、班級約定、班級制度等,直白點說,就是講給家長聽:我們想把班級打造成怎樣的一個集體、想把他們的孩子塑造成怎么樣的一個人、我們規劃是如何去打造的,以及在這種班級文化引領下這個班集體取得哪些優異成績、他們的孩子獲得了哪方面的進步。在講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講得越具體越有針對性就越具有征服力。
(二)動態鋪墊(行為活動)
動態的鋪墊就是“我說大家做”:“肆亦輝煌”班依托家長微信群等平臺,先后開展了一系列由班主任發起、家長學生參與共同完成的活動。比如,“讓煌宮炫起來”“最具班級精神人物評選”“我和孩子同一件班服”等。每開展一個教育活動,都要做好構思,為這個活動做一個美好的詮釋,賦予一個積極的意義,并把活動的目的、意義向家長學生做充分的解釋宣傳,以爭取最大數量最大程度的參與支持。例如,在開展“最具班級精神人物評選”活動時,班主任解釋為:宏揚班級正氣,穩固班級主流意識,讓虛的班級精神文化人物化、實體化,變成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一個個可以模仿的標桿模范,這既是對獲獎學生的莫大激勵,也能充分發揮這些榜樣學生的輻射帶動作用。“我和孩子同一件班服”活動同樣借助時機精心策劃而來。為迎接學校的以班為單位的集體賽事,凸顯班級特色,班主任和學生一起歷時三周,幾易其稿,最終設計出了班服。當制作出來后,其炫酷時尚的效果,引得不少家長在家長微信群中紛紛點贊稱好。“這樣炫酷的班服,別說孩子,就連我也喜歡呀!”“穿上和孩子們一起憶憶當年!”“老師,給我也來一件吧!”……諸如此類的發言,在群中接連不斷地出現。由此可見,當在運動會上、畢業禮上、或是家長會、戶外活動時,如果學生發現爸爸媽媽和他們穿著同一件戰服,他們將會倍感親切,他們會感到來自父母的認同與支持,他們將會倍受鼓舞、精神百倍,必定會拉近親子關系,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三)鋪墊帶來的效用
一系列的鋪墊可以帶來兩大收獲:一是可以發現哪些家長熱心參與班級的活動關注支持班級的發展,為以后籌建家長委員會儲備了人力資源,二是與家長越來越熟悉,關系更近,與家長們的良性情感基礎逐漸建立起來,收到了他們的反饋。例如,“作為家長,我們非常滿意學校的各項素質教育,非常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我們家長很放心也很滿意,我們相信孩子在學校老師點滴的教育下,會一天天地進步的!”“老師教育思路清晰,敢創新,有方法,贊一個!”“看著老師和孩子們這么努力,一直想為你們做點什么,謝謝你們,你們讓我看到了曙光!相信在老師和家長以及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班一定能成為學校最靚麗的風景線!”諸如此類的積極評價在家長群中得到了共鳴。鋪墊到了這個火候,很多家長都已經很信任認同教師、成了教師的忠實支持者、教育的同盟者了,是教育陣線上自己人了。這就朝著創建家委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接下來進入創建家委會的直接行動。
三、家委會創建工作
(一)建立“家委會籌備委員會”
在微信上將之前最活躍最支持班級活動的家長拉進一個小群,起名為 “家長委員會籌備委員會”,班主任直接表達關于促進班級進步的教育構想、孩子未來發展的規劃,向家長介紹班級發展的美好藍圖,增強家長們對班級發展的期待和投入意愿;再向家長講述在開展班級管理班級建設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現實困境、條件制約和難以逾越的瓶頸,讓家長清楚地知道原來班級發展需要得到學校以外更多資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