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琴
摘 要:現階段教育改革的重點在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就對當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做到有效教學,為小學語文教學開創新的天地。目前小學語文課堂還存在著一些不合理性,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積極性,教學模式單一化等等,所以文章作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現狀出發,探究互動交流對于激活語文課堂,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互動交流;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進程不斷加快,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也層出不窮,對于教育改革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廣大教師紛紛加入教學改革的浪潮中,憑借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積極地開動腦筋,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事業,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加強師生教學互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對于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提高教學有效性,激活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作者通過闡述互動教學模式的概念及意義,提出有效的策略方法,幫助開創小學語文新天地。
二、 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意義
互動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參與討論溝通,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讓學生高效地掌握課堂知識和內容,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素質教育背景下,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模式,國外對此有很多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國內研究過少并且尚未完全落實下去。這一教學理念,最大的特點是營造師生共同學習的良好氛圍,教師通過打造互動式課堂,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中掌握課堂內容,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升學生和教師的整體水平。互動教學模式對于我國教育史是一次新的突破,也為之后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理論意義。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課程必修的一門語言學科,其教學內容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整個階段,如果掌握不好語言這門藝術,掌握不好聽、說、讀、寫、譯這五大技能,只是掌握了應試的能力,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養是被忽視的,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必須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模式,不僅要讓學生會讀會寫,還要讓學生真正掌握語言這門藝術,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溝通能力強的人才。
三、 小學語文課堂現狀分析
(一)教師缺乏互動意識
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很多教師都已經轉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地總結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去解決問題。但是不乏有的教師還停留在之前的教學狀態,仍然憑借自己的個人經驗主義去教學,教師不懂得如何和學生增加交流溝通機會,學生也不敢主動向教師提出意見和建議,長此以往,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即使有的教師有想法去改變教學現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不知道如何去有效運用互動教學理念去提高學生成績。
(二)互動模式缺乏創新
傳統的課堂也有一些互動的方法,比如,教師提問、點名或者讓學生舉手的方式回答問題,這種模式比較單一化,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作為配合者去回應教師的提問,而不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互動式的溝通交流。傳統的課堂互動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提問學生進行回答,如果學生回答的內容是錯的,有些教師當場批評學生,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學生不再配合教師的教學,課堂上就只有教師自己唱獨角戲了,這也是一種不恰當的互動方式,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好自己的角色,教師是作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注重學生的感受,加強互動模式的創新,同時要注意互動的語言,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三)教師比較難把握互動關鍵時機
教學過程中要和同學們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教師要學會把握教學的節奏,對課堂的進度提前做好預判和設定,這就對教學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質量不高,溝通效率也比較低下,原因就在于教師沒有把控好溝通的節奏和溝通的重點,導致課堂時間的浪費,降低了課堂的效率。所以教學者要多學習多溝通,向優秀的教師吸取教學經驗,從而更好地幫助教學。
(四)師生缺乏互動反饋機制
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角色,強調教師主體論,教師在備課教學中單方面地從個人經驗出發,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也沒有聽從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能科學地按照學生的特點去設計教學環節,所以要完善教學反饋機制,讓學生來評判教學質量的好壞,幫助改進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考慮把個人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而沒有認真聽從學生的想法,不明白學生想要的課堂是什么樣子的,很難達到學生心目中的標準,導致課堂的效率低下。所以要尊重學生對于課堂的想法,教師作為引導者要重視每個學生的發展,只有共同探討交流,才能提升課堂質量。
四、 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模式探究
(一)充分認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積極推動下,小學語文課堂模式也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互動,其弊端也日益明顯,學生其他方面發展受到限制,課堂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學者要從觀念上轉變,及時配合教學改革,接收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并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真正地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比如,教師在教授《丑小鴨》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先把握課堂的重點內容,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展開教學,講完丑小鴨的故事之后,可以跟學生進行互動,可以問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丑小鴨是怎么變成白天鵝的等等,提問的時候要富有童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進行互動,能夠更好地展開互動教學。
(二)按照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環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教學的內容,對教材的理解要透徹到位,并且按照教學的內容來設計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創新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語文教學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對于一些散文,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文章的節奏感,運用聯想和想象去感同身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針對一些人物情節比較復雜的文章,角色扮演是比較好的形式,通過不同的人物分角色扮演,能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人物的個性和情緒,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深層次的理解;在學習《雷雨》文章時,可以輔助播放《雷雨》的話劇視頻,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故事情節。按照課堂內容來設置相應的教學方法,是科學合理化的,能激發學生的課堂互動體驗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