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受英語課時和多課型融合模式的限制,學生的英語閱讀量遠遠不夠,而學生的閱讀體驗和英語能力是成正比的。本文闡述了基于群文模式的高中英語拓展性閱讀的內涵和實施原則,并結合具體的案例解讀具體實施路徑和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拓展性;實踐探究
【作者簡介】徐榮仙,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學。
一、引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高中英語閱讀主要包括課內和課外閱讀。群文閱讀是最近幾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關于群文閱讀模式和拓展性閱讀的嘗試也很多,但是很多都碎片化,有些與課內閱讀是完全獨立的兩條閱讀線型。由于受教學課時和多課型模式的限制,單一的課內閱讀教學無論在閱讀量和閱讀的深度、廣度都是欠缺的。因此,教師必須找出一個能把課內閱讀和課外拓展性閱讀有效整合在一起的契合點,以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體驗、提升閱讀能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結合英語學科特點,遵循外語學習基本規律,分類、分層設計可選擇的英語課程內容”。當前很多閱讀材料脫離學生生活經驗,超越學生認知水平。很多教師直接給學生一些缺乏語境的好詞好句背誦。而一篇美文或一部佳作真正的內在意境美,不是靠他人分享可以體會到的,那些語言的魅力和魔幻奇妙之處是需要讀者通過閱讀,親自去感受,去和作者進行靈魂深處的對話和碰撞。所以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基于課內教學找出合適的拓展性閱讀群文來促進和提升課內教學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和探究價值。
二、 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語拓展性閱讀的內涵和實施原則
1.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語拓展性閱讀的內涵和意義。群文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師生按照一個或者多個議題圍繞多個文本進行系統性建構,并達成共識的過程。本課程中的群文閱讀是根據高中不同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體驗和發展特點,以課本為軸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與課文互遷性相融合的、可議性強的開放性議題群文來組織拓展性閱讀。
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其終極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該拓展性閱讀能彌補課內教學課時緊、學生閱讀量不足、語言運用能力得不到充分鍛煉、閱讀議題單一等現狀問題。這種基于共同議題的多文本閱讀模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加強對同一議題的深度和廣度的多元理解。同時,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不會出現碎片化,凌亂性等低效閱讀的問題。拓展性閱讀對高中讀后續寫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支撐。
2.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語拓展性閱讀的實施原則。普通高中英語學科在選擇并確定其課程內容時要遵循思想性、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關聯性?;谌何哪J降挠⒄Z拓展性閱讀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實施原則。
(1)選擇性和關聯性。不是每個教學單元都會有合適的拓展性閱讀群文,也不是所有拓展性閱讀材料都適合組合在一起。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單元甚至年度教學目標,評估教學班級的認知水平和發展水平,選擇合適的拓展性閱讀群文。這些群文不僅能激發學生原有知識的再現,又能刺激學生想獲取更多相關信息的動力?;谡n內教學,又跳出課內教學的框架,這些素材更貼近學生生活體驗和實際生活,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喚起學生閱讀的內驅力。
(2)開放性和系統性。群文閱讀的議題是一組可以供師生開展討論的議題,同一議題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認知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整合。教師只給學生一個大概的輪廓,而且這個輪廓也是可以根據具體實情進行變更的。
群文閱讀的三種文本組合方式包括:以教材問題為載體,單元內部整合,體現教學的整體性;以課內文本為主題,鏈接課外文本,體現閱讀的拓展性;以話題閱讀為線索,同類文本遷移,體現話題的聚合性。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水平選好拓展性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要符合學生的當前知識認知經驗和發展水平。難易梯度性明確,內容銜接自然,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強。
三、 基于群文模式拓展性閱讀的教學實踐
拓展性閱讀就是結合課內教學內容,進行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既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和能力,也能提升閱讀能力。閱讀并不是只是單純地去尋找文本中那些華麗的詞語、句子。而是用心體會那些文本字語后面的那種“味道”。語言的美有時候未必是一些華麗詞語的堆砌,而是一些樸實的文字,在有故事情節的依托下所綻放出的那種獨特的美:樸實而不平淡;簡單而不枯燥;淡雅而不平庸。
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更有利于閱讀的系統性,也更能促進課內閱讀技能的提升。以下是幾個群文關聯例子:如上高一必修一Unit1 “Teenager Life”的時候筆者推薦閱讀David Copperfield,Oliver Twist, Wuthering Heights,這都是關于主人翁的成長過程的,包括童年時期。在高一選修一Unit3“ Fascinating Parks”, 引導學生看The Secret Garden, Gullivers Travels,The Lost World,Robinson Crusoe,Treasure Island,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四、 基于群文模式拓展性閱讀的教學案例
高一拓展性閱讀屬于初期,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發現語言的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充詞匯量和知識面。因此,以功能性閱讀為主:閱讀并摘抄出好詞好句。一般一周三次,一次閱讀《典范英語》一個章節,并摘抄出來好詞好句。第二天選兩位同學分享他們認為最美的兩個句子。由于每個學生鑒賞點不一,教師每兩周要把學生的摘抄整理一次,精選出共性的好詞好句,然后再反饋給學生去背誦。摘抄——分享——整理——反饋——摘抄,如此周而復始,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英語語感會潛移默化地得到加強。該課例在這里不做展示。
高二中期的拓展性閱讀,無論深度、廣度都有更大的挑戰,下面以筆者設計的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的課型案例為例,具體闡述如何開展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教學。適用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
1.案例說明。本案例的教學對象是浙江省某中學的高中二年級學生。筆者在授課高中英語“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Model3,Unit3)”內容后,決定根據“短篇小說欣賞”這個議題來選擇群文閱讀素材。于是選擇了“The Necklace by Guy de Maupassant ”和“The Last Leave by O.Henry”。這三篇文章都屬于當時著名的短篇小說,語言詼諧、幽默,結尾出乎意料,文本深處都含有一個令人深思的社會現象。下面以“The Necklace”為例進行闡述。
2. 案例特點。(1)激活背景知識,激發學生閱讀內驅力。本案例導入是關于“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幾個重要片段圖片和作者馬克·吐溫的照片。為了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導入問題: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novelists at that time? What are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What's this picture about? Do you know any famous story about a necklace?
(2)關聯群文信息,培養學生小說賞析能力。在授課“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構建小說思維導圖。完成以下任務:故事文體類型、寫作主線條;其次,找出主要人物、背景和故事情節(beginning,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ending);最后深層次解讀文本。因為分析相似故事情節的走向有利于學生在讀后續寫中建構故事情節。
(3)深度挖掘文本,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該篇小說人物刻畫非常生動,性格特征明顯。因此,為了進一步理解小說的內涵,教師帶領學生進一步分析小說人物角色特征。教師設計的問題如下:
Q1: What is the main cause of Matilda's unhappiness?
Q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best describe Mathilda's reaction to the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A. Ungrateful? ? ? ? ? ?B. sad
C. modest? ? ? ? ? ? ? ? ?D. disappointed
Q3: Why did Matilda choose to borrow the diamond necklace?
Q4: How did Mathilda's feelings change when she was at the party?
Q5: What adjective words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Matilda?
經過這五個問句的深入討論,學生對于小說主人翁Matilda的認識就更加立體了。本故事以物寫人的手法,將項鏈作為一條主線,從它與主人翁的多種關系出發,把主人翁貪慕虛榮,對現狀不滿及最后追悔莫及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描寫了出來,使讀者對女主人翁的形象一目了然。為了再次加強對于小說主題的了解,筆者又設計了一個問題:
Q6: Which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
A. Friendship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B. Marriage is never easy.
C. Things are not always as they appear.
D. Hard work builds character.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把拓展性閱讀與課內應用聯系在一起,筆者又設計了以下問題:
Q7: What kind of ending does the story have?
A. An echoing ending
B. A philosophical ending
C. A scene reproduction ending
D. A narrative ending
為了把課內知識和拓展性閱讀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真正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筆者最后布置了一個小組合作的任務:Please rewrite the story with a different ending in a group。最后把各小組改編后的結尾挑出優秀的展示在展覽墻上。
(4)案例反思。在實踐中,為了不讓拓展性閱讀教學脫離課堂教學,同時又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選材很關鍵。教師不僅要考慮材料的難易程度,篇幅長短,還要進行適當的刪減和合理的修改,這無疑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群文的共同議題的選擇也很重要,拓展性閱讀既是課文知識的衍生,也是開闊視野,豐富閱讀體驗的一個良好平臺,教師要做到能放出話題,但同時又能靈活收縮議題,不是脫韁野馬式的亂拓展,也不是始終拽著一根繩的閱讀。所以,這當中的度的把握也是授課教師面臨的挑戰。
五、 結語
基于教材的拓展性閱讀能突破教材的時代局限性、語料局限性和受眾局限性。而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更有系統性,打破了原來拓展性閱讀材料的碎片化,通過合理地組織群文拓展性閱讀材料,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高中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谌何哪J降母咧杏⒄Z拓展性閱讀同樣遵循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雖然目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還不是太成熟,但是實踐出真知。這需要教師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如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綜合素養等。新領域的探索挑戰與機遇并存,也會收獲很多意外的驚喜。只要以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來引導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閱讀的優勢,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肯定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瑩.基于群文閱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基礎外語教育,2017(2):85-90,1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張萍.群文閱讀教學:概念、范式與價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 (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