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三華 李志東
摘 要 資助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之一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資助工作的全過程,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價值引導、精神激勵和德育的功能,引導大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實現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價值追求。本文將探尋資助工作在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根據知、情、意、行統一發展規律,探索資助過程中有效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路徑。
關鍵詞 立德樹人 資助育人 思想政治素養 價值引導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37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Aid Education
ZHAI Sanhua, LI Zhidong
(Guangzhou Health Science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5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 systems, subsidizing education must closely focus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ru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subsidizing work,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value guidance, spiritual encourage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of subsidizing work,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nd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 socialism, adhere to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and realiz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path to effectively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funding according to the unified development law of knowledge, emotion, will and behavior.
Keywords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subsidizing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value guidance
1 資助育人過程中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追求,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涵蓋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與公共參與,以及對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建立和擔當等內容,具有可教、可學以及對個體和社會有積極意義的特性,同時也受外界環境影響具有動態發展性。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資助育人更應該承載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資助育人的價值引導、精神激勵和德育功能,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網絡自媒體爆發式發展,承載著各種思想、價值觀的網絡信息直接影響、塑造著當前大學生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形成,給我們資助育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帶來不利影響,如:對國家的資助游(留)學認為是“理所當然”;積極入黨是為畢業時找到好的工作;競選學生干部是為了獲得各類獎項或榮譽;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和青馬學社是為了增加綜合測評分數,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間有留學生、訪問學者拿著國家的資助卻對我們國家進行“污蔑”,所以我們需要反思我們資助育人工作的成效,特別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顯的尤為重要。
2 資助育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存在的問題
2.1 在資助過程中衡量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水平存在困難
高校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使命是立德樹人,所以高校資助工作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展開。在高校的各項資助項目中都有評審的基本條件,一般包括:思想政治、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成績優異等條件,這是設立獎助學金等資助項目的導向性所決定。“思想政治、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這些條件在實際評審過程中存在量化困難的問題,筆者在調查和訪談廣東省43所高校55位資助工作者,12%的資助工作者認為思想政治素養是最重要的條件,因為思想政治素養決定政治立場、言論和政治活動是否正確,決定著培養出來的人是為誰服務,但是在評審操作時缺少衡量思想政治素養的具體指標,有資助工作者以對學生的印象來評審,也有資助工作者以綜合測評成績或考試成績作為參考,這就偏離了這些資助項目設定的目標,這一調查結果也說明在評選過程中缺少統一衡量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水平的指標,大家評審的標準不一致,在評審過程中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水平的衡量,受評審者主觀判斷較強,影響到各資助項目評選結果的客觀性,也影響到評審結果的公平性,這樣就會導致對學生起不到應有的價值引導、精神激勵和德育作用,甚至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負面的影響。
2.2 在資助過程中 “重資助工作,輕育人成效”
隨著我國高校資助工作的不斷推進,資金投入不斷增多,政府、企業或個人在高校設立類目較多的資助項目,且每一項資助程序都有比較完善且復雜的評審程序,在評審前學生要提交的申請資料種類繁多,資助工作者不但要審核學生提交的資料是否合格,還要依據評審程序組織人員評審,以保證資助過程的公開,評審結果的公平、公正。高校資助工作一般都落實到所帶班級的輔導員身上,輔導員工作本來就比較煩瑣復雜,所以在資助過程中輔導員往往都會根據資助工作程序盡快推進工作完成,而疏忽了在資助工作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資助工作所蘊含的育人功能沒有充分發揮。資助工作負責人也在不斷地進行收發資料的煩瑣工作,無時間開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我們的資助工作做得很多,過多地關注評審程序是否完善、評審過程是否按照程序公平公正地開展、資助政策是否落實的到位、學生提供的貧困資料是否屬實等一系列程序性工作,在評選結果公示之后,意味著資助工作暫時結束,也有資助者提出后期資助物資的使用是否合理,筆者認為這些并非重點,而蘊含在資助工作過程中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的資助“育人”工作顯的較為滯后,在調查中有82%的資助工作者認為思想政治條件和學習成績等條件一樣重要,5%的資助工作者認為學習成績最重要,這些調查數據也充分說明資助工作者對資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條件的認知不夠深入,政治站位不夠高,對資助的“育人”功能不夠重視,太過注重資助工作程序,而忽視了資助的育人功能。
2.3 資助育人側重貧困學生的發展研究,而忽略了對全體學生思想政治引導
資助育人目的是培養大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大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大學生為青春夢想而奮斗,引領青年學生勇于擔當民族復興使命。而我們在進行高校資助工作時80%的資助工作者把資助工作認為是對貧困學生工作,包括研究文章在提到資助工作時往往都論述對貧困學生物質和精神支持、貧困生的發展指導和心理關懷,而忽略對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政治認知和政治信仰的引導,導致資助育人工作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方面的工作明顯不足,筆者在調查中發現81%被調查大學生對資助工作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73%的學生認為資助工作具有精神激勵和價值引導作用,高校所有的資助項目都有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意識的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場和政治行為。資助育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針對所有在校學生進行教育,資助育人不僅僅是 “育”被資助者,更應該發揮它對所有在校學生的價值引導、精神激勵和德育功能。資助育人應該以資助工作為平臺,以資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載體對全體同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經過筆者調查和訪談21%的學生從不關心資助工作,或者認為資助工作與自己沒有關系,他們認為資助工作都是針對貧困生的工作,也有同學認為資助工作是優秀學生和貧困學生的事情,在資助工作中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生對資助工作認識不深,這也充分說明資助育人過程中對全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思想認知引導不夠。
3 資助育人過程中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探索
3.1 錨定資助育人的政治導向,嚴格落實資助項目評審條件
首先資助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提高“資助育人”的政治站位,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樹人”的核心任務,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資助工作過程中要強化思想政治素養的條件要求,雖然思想政治素養無法量化,我們可以考慮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社團義工活動、參與的思想政治類學習講座等情況來反映學生思想政治水平,并充分利用班級民主評審小組,廣泛爭取班級同學的意見,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對學生思想政治素養進行審核評定。筆者在資助工作開展是首先會根據評審程序要求組建班級評審小組,其次在班級內進行宣傳教育,強調評審條件,鼓勵思想進步且符合條件的同學積極參加,如果是針對貧困學生的資助項目筆者會加入文明禮讓、自立自強等優秀品質的教育內容。充分發揮班級評審小組作用,對資助申請者的思想政治水平進行初步核查,結合學習成績和綜合測評情況進行篩選,然后對符合資助條件者再依據大數據進行資格審查,符合條件者班級內公示,再廣泛爭取班級同學意見,確保被資助者能在班級內能夠起到思想引領和學習榜樣的作用。
3.2 依據知、情、意、行教育規律,做好資助的宣傳教育工作
資助育人的宣傳工作不是簡單地張貼資助政策、機械地完成評審、公示資助名單,重點是資助工作過程之中的“育人”功能的發揮,我們的工作是資助,資助承載的功能是育人,我們要讓資助工作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
學生獲得資助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輔導員、班干部和校園網絡,學生在獲取資助信息時很少看政策性和教育性的資料,所以我們要充分發揮輔導員和班干部的積極主動性,通過班級和黨團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關于國家資助政策和資助理念的宣傳,讓學生知道國家的相關資助政策,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對大學生的各方面的投入,以及大學生發展的關注,筆者會把資助育人融入黨團教育活動中,利用身邊事實引導學生思考:國家獎助貸的資金是誰支出的?設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國家為什么會贏得新冠抗疫的勝利?這些會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到國家對大學生的關懷和關注,以及從民族復興的角度引導大學生深刻體會國家對大學生的殷切希望。同樣高校可以大張旗鼓進行資助的頒獎儀式,開展優秀學生的學習心得座談會,用身邊的實例和接地氣的語言來引導學生、塑造學生。國家政策方針的宣傳教育活動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切身感悟,這些都有利于在價值維度和理論維度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也可以邀請被資助的往屆優秀畢業生為資助育人工作做宣講教育,身邊的良好榜樣更能引導大學生去把思想政治素養的價值維度和理論維度上升到實踐維度。
3.3 掌握學生需求狀況,引導學生自覺提升思想政治素養
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層次從低到高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層次。每一位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后都有自己的需求,有的同學獲得勤工儉學,有同學想競選學生干部,也有同學想獲得國家獎學金,也有同學想獲得學校資助出國游(留)學的機會,這些需求是學生追求進步的動力,也是激活學生內生動力的切入點。資助工作在保證公平公正公開的前提下,根據不同資助項目、不同參與對象,采取群體激勵和個體激勵相結合,準確有效地在資助工作中發揮其精神激勵功能,從更深的層次來激活學生認知和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引導學生自覺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人生境界。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是針對貧困學生的資助項目,國家獎學金和學校獎學金是針對成績較好同學的資助項目,出國游(留)學是針對學習成績非常優異同學的資助項目,另外學校提供的社會實踐、技能培訓、專業見習機會等也可以納入學生資助的項目之內,在申請這些資助項目時均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要求條件,我們要一次為支點,引導學生自覺參與義務、樂于助人、參與黨團學習,為民族偉大復興敢于擔當,不斷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養。
另外,在資助項目的申請和評審過程中引導學生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獨立自主、知恩感恩、文明禮讓等優秀傳統文化,讓真正需要的人獲得資助,讓真正優秀的人獲得資助。
在資助育人工作中以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為前提,以激活學生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目的,結合就業指導和專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發展目標,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有用人才。
4 小結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發揮其價值引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資助工作者要提高“資助育人”的政治站位,嚴格落實資助條件,以資助工作為載體,做實資助工作中對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引導全體大學生對國家方針、政策、路線等的正確認知,樹立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進而外化于正確的政治行為,培養具有擁黨愛國、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2019年)[N].人民日報,2020-05-21(07).
[2] 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3:5-11.
[3] 中共教育部黨組.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2017-12-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4] 秦宜智.通過改革讓學聯在黨的群團工作“眾星拱月”格局中更加星光燦爛[N].中國青年報,2017-7-21(01).
[5] 張維維,金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的結構、特征與優化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