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軍
摘 要:中學階段的學生無論心理還是生理正處于良好時期,在這個階段,體育教師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田徑能力,既要傳授學生相關技能,還要重視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但就目前而言,中學階段的田徑教學中關于學生體能訓練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研究分析在中學階段的田徑教學中關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優化提升措施。
關鍵詞:中學體育;田徑教學;體能訓練;優化創新
一、 引言
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展示運動水平中最重要的是體能水平。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重要時期,體育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訓練學生的田徑體能鍛煉,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和田徑水平,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身體素質和體能來分析影響學生體能訓練的因素,保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有效性,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體能水平。
二、 田徑運動的概念
田徑運動是人類由走、跑、跳、投等自然運動中逐漸發展的鍛煉身體的運動和競技項目。田徑類的運動起源于人類的田徑運動生產型勞動,雖然現在它具有很強的競技性,但是隨著中國全民健身戰略的不斷推進,田徑運動主要是以步行和跑步為主,如慢走、長跑等田徑運動越來越受社會大眾喜愛的健身娛樂活動,在中國中學教育中,田徑課以體育為主重要教育課程對體育教師來說,不僅要注重自提高中學生的田徑技術,應著重于增強學生的體能和耐力。
三、 中學田徑教學在體能訓練中的作用
中國大多數中學響應國家的號召,對提高中學生的體能耐力工作提高重視程度。田徑運動是一種鍛煉身體和訓練體能的方式,其中有很多項目,包括跳躍、跑步、投擲等,因此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每個部分的肌肉。
現階段的中學體育中把田徑訓練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體能訓練是田徑運動教學中最能體現學生自身機能水平的方法之一,其優點簡明、直觀,能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方便地了解每一個田徑教學中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對其他體育項目也有幫助目標有效實施。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田徑,體能訓練就是田徑運動的引路人,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機能,談論田徑就是無稽之談。身體素質通過學生的耐力、速度和力量體現出來,所以在體能的日常訓練中,田徑的主要訓練模塊是速度、耐力和力量三個方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田徑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要高于其他項目的運動員高度、心理素質水平更加完善。從實際的體能訓練來看,良好的體能訓練可以塑造學生的完美身體,而且只要把這種標準變成專門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田徑專業水平,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身形也會變得更完美。
目前全國各中學田徑體能訓練時以專項訓練為主,通過這種專項訓練模式實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另外,好的身體鍛煉能讓學生產生自信感覺和驕傲,同時也能起到強壯身體的作用,學生的心理素質還將得到有效提升。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案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身體機能,從而使心理素質得以提高,中學田徑課程教師應經常檢查學生各階段的訓練水平,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績得到提高,進而實現預期的良好訓練效果。
四、 當前中學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現狀
當前中國的體育水平雖已有很大提高,體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但由于國情、政治和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田徑運動水平與美國、牙買加等國家的田徑運動水平相比還是有差距。例如,牙買加國籍的博爾特參加了幾場國籍競賽在100米和200米比賽中,成績突破極限,保持世界紀錄是的,更有“飛人”的稱謂。我們國家在田徑方面落后于美國和牙買加除民族特征因素外,體能訓練的理念仍未達到一定高度,相對田徑運動大國的體能觀念還比較落后;體能訓練中的專項訓練練習仍然未能趕上田徑強國的步伐。運動項目體能訓練可分為速度,耐力和力量,速度訓練主要是針對短跑的,與短跑相似一百米、兩百米、一百一十米欄桿及一百一十米欄桿等;耐力訓練以中、長跑及競走為目標步行或其他;力量應用于投擲運動項目,如標槍、鉛球等。
田徑比賽中的訓練項目各不相同,對每一個學生來說培訓需求也各不相同,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法更是千差萬別。但是由于個別體育教師未能掌握每項運動項目的本質特征,在中國,體育鍛煉觀念的創新受到限制,教師普遍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培養,忽視體育訓練對學生的作用,忽視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這就導致了田徑比賽中學生得不到好成績,最終使學生心理受到影響,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路徑體能訓練還是沒有極限運動這個概念,這導致了訓練過程受阻。在很多的限制條件下,體育教師通常會心疼學生的身體狀況,而這會導致教師極大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運動潛能也被掩蓋,不能更好追求自己的運動極限。但最近國家大力倡導,極限運動這一項觀念上有了較好的轉變,但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老師自己的觀念問題,這一觀念總是無法深入到教學中去,學生也沒有途徑去自我體驗。因此,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中國的田徑訓練體育鍛煉進展緩慢,甚至出現原地踏步的僵持局面。
五、 中學田徑教學體能訓練優化創新措施
中學田徑運動中體能訓練存在著諸多問題,以上表述也同樣適用。各個中學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中國田徑運動觀念的現狀
列出一些優化措施,內容如下。
(一)改變教學模式
體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課程,但當學生實際接觸到體育課程時,常常感到出失望。因為在實際體驗教學過程實際都是在進行單調乏味的體能訓練,學生容易對體能訓練失去熱情,因此老師在這方面應該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打破常規,強化體育課堂多樣化發展狀態。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要求指導下,自主創新無疑是最好的課程發展方向。因此在開展體育課程時,教師應研究哪種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動的熱情,使學生對運動項目產生興趣。體育課上進行體能訓練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好奇心強、活力強的特點改進教學樣式,可選擇一些有挑戰性,有游戲性的運動項目,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本,把學生置于整個教學環節的主導地位,這樣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比如110米長的田徑欄就是這樣的核心項目,大部分學生都很好奇,但他說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不多,所以老師應該以簡潔的語言來介紹這項項目的技術要領,這樣不但能使學生掌握到訓練要領,還不能產生厭倦心理,使學生接受更快。改變教學模式,以多樣化教學模式取代單一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體能訓練的效果,能讓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發揮作用維持高度專注,通過身體鍛煉的不斷提高可使學生學習保持專注,培養學生的運動熱情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