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紅
摘 要:近年來,在新課改與中考改革的推動下,體育項目被納入了中考的主要內容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在日常的文化課程學習中,增強體育運動的鍛煉,以此達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以及促進學生全方面綜合能力發展的教育目標。文章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小學體育與中考項目內容有效性銜接的策略進行具體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中考體育項目;銜接策略
一、 前言
體育教學作為當前教學體系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已經參與進入中考的考試范圍。這一舉措不僅有效促進學生及家長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同時豐富了中考內容,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當前小學教育中,對待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已經逐漸提升,許多科學、有效、創新的教學方式逐漸被體育教學加以運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當前教育局勢,將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項目內容有效性銜接,是教師應當著重注意的問題。通過豐富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教師專業技能等多個方向,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是促進小學體育教育與中考內容有效銜接的重要方式。
二、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
在體育項目被納入中考范圍之前,普遍存在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學習重視程度較低的情況,進而導致學生在家長的保護中體育能力較弱。而在體育項目被納入中考范圍之后,又出現部分家長和學生為此感到焦慮,產生運動過度或者重視程度過高的情況。因此,無論家長、教師或是學生,改變運動觀念,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體育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體育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建設以及與家長的溝通,使學生與家長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以此豐富小學體育教育的價值與功能,保證學生身體與心理素質同步發展。
三、 加強創新形式的體育教學方式
體育教學本身具有趣味性強的特點,容易促進學生的參與度。然而在體育內容參與中考項目之后,學生容易出現對同一項體育項目反復練習的問題,進而導致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參與失去積極性。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在單一的體育項目教學中運用更加科學、創新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關注。另外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可以促使學生在針對同一種活動的不同參與方式中,更加深刻地掌握運動的關鍵與方法。例如:在小學體育《跳繩》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形式多以引導學生掌握跳繩活動方法與活動技能為主。然而這種單一的學習模式并不會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會導致學生逐漸對跳繩活動出現排斥心理。因此,豐富跳繩運動的創新形式是體育教師應當不斷探索與創新的工作重點。在學生了解并掌握了跳繩的速度、時間、質量等問題之后,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實際情況等方面因素,以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跳繩運動。可以游戲的形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比如教師設計游戲形式,引導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利用跳繩制造障礙,另外一組學生進行往返接力游戲。也可加大難度,分組討論變換障礙設計游戲的形式。以此促使學生發揮自主創造能力,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識,并在游戲類型的活動中通過學生之間的配合強化其團隊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另外在緊張的競賽類型運動之后,引導學生運用繩操的形式做放松運動。以類似形式,在圍繞運動主題的前提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是提升學生運動興趣與運動能力的有效方式,值得體育教師加強探究并將其科學合理地運用至實際教學之中,以此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并保證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題目項目的有效結合。
四、 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設置教學內容
在學生的成長環境與發展特點各不相同的前提下,對于學生體育教育不應一概而論。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是需要體育教師加強探究的問題之一。首先,依然應當圍繞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為體育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并不是脫離教材與教學目標,隨意設置教學內容,而是以體育教學主要內容為主,將運動項目與運動環節進行延伸設計。無論任何教學方式均應緊緊依靠教材開展。另外,在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設置問題上,主要依據學生的性別特點與性格特點兩方面進行。首先,學生在此階段已經逐漸形成了性別意識,因此在合作運動等內容的搭配問題上,教師應當注意學生性別的問題。另外,是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學生的性格可以直接影響體育學習的效果,部分性格較為活潑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表現過于活躍,容易造成運動過度或者受傷的現象。而部分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會出現許多阻力和心理障礙,進而導致體育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為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項目有效結合,在設計教學內容的問題上,需要加以注重,依據學生不同的情況以及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與規劃。
五、 加強教師專業技能與教學水平
將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項目內容有效性銜接的基本原則是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水平。首先,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熟悉了解每名學生的性格特點與身體狀況,以便在體育運動中引導每一名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到其中。另外。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否順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教師專業技能與教學水平可以從兩方面出發,第一,體育教師制定發展目標與個人規劃。小學體育教師應當依據自身專業水平與個人能力、特長、優勢、弱點等多方面進行結合,并加以分析和處理,進而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中考體育項目有效結合,確定自身發展目標。第二組織開展集體性的體育備課或者教師交流會議。集體性的備課和教師交流會議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根據他人經驗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與水平。更是降低教師教學壓力的有效途徑。例如:在《田徑》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即可開展交流會議,在會議中教師可以各抒己見,將具有優勢的教學方式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與分享。以此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并達到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項目內容有效性銜接的目標。
六、 以中考項目為教學目標開展體育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內容有效銜接的問題上,所有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均應依據中考體育的具體項目和目標展開教學活動。以此保證日常訓練內容與中考內容一致,進而達到中考體育順利完成的目標。例如:對于男生引體向上與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的中考項目,首先教師應當注重訓練學生在運動中的注意事項與訓練技巧。比如男生的引體向上運動,需要學生訓練抓杠的時間,即是訓練小臂肌肉的力量。另外是增強學生引體向上的肱二頭肌的力量,進而提升學生引體向上的質量。另外需要注重的是器械的使用與動作的標準化。很多電子類型的計數器會因為學生動作不夠標準出現感應器不計數的情況,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就要加強引導學生注意動作的規范性與標準型。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熟知中考體育項目的標準與達成目標,依據中考項目為具體目標開展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升體育教學效率,同時有效增強學生在體育運動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