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我國教學事業迎來了全新的挑戰,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迎合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教師應積極革新、優化課堂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憑借著自身的優勢,獲得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認可和關注。將其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教學實效,推動學生全方位發展。基于此,以下就將小學英語教學作為載體,著重分析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意義和策略,希望提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王蓓,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耿家莊小學。
所謂情境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創設具有情感特色且主題鮮明的情境,賦予學生別樣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明確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而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創設與教學內容聯系的教學情境,在豐富課堂教學方法的同時,實現知識的拓展與延伸,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新知和技能,為后續學習提供有力支撐。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在正式教學時,還可以與合作學習這一模式進行有效結合,拉近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2.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互動。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上,存在著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即部分教師占據了教學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而實際上,學生各項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認知水平不高,難以真正接受教師的一味灌輸,使得整體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呈現,促使學生親自體驗、感悟,且直抒己見、暢所欲言,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推動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3.有利于學生習得語言知識。與以往的死記硬背相比,情境教學法有著更為顯著的價值和優勢。具體來說,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之中,學生的主觀意識被調動,學習積極性更加高漲,對語言知識的把握通常會更加全面、透徹,這對于其后續學習是十分有利的。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從基于教材內容,創設實物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結合身心特點,創設游戲情境;巧用信息技術,創設媒體情境四個方面出發,具體如下:
1.基于教材內容,創設實物情境。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水平不高,依舊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為學生進行實物情境的創設,通過直觀、具體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英語學習環境。在如此輕松的氛圍下,學生可以細致、認真地觀察,全面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對英語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來課程”,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單詞的記憶,有著較大的難度。對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實物情境,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加深學生的感知與記憶。例如:在教學“Fruit”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本節課的主題是“fruit”,主要涉及以下單詞,如“pear”“apple”“orange”以及“banana”等。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提前準備好“梨”“蘋果”“橘子”以及“香蕉”等真實的水果,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真觀察。接著,進入下一個環節,即:邀請幾位學生上臺,將寫有單詞的卡片分發給學生,隨后讓學生根據卡片尋找對應的水果實物。在真實的情境下,學生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思維得以激發、拓展,從而展開積極的思考和探究。利用實物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將原本生硬的單詞以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利于學生觀察、了解,從而深化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切實促進其英語水平的提升。
2.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生活即教育”這一理念,他認為:“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如果教育只是書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英語與生活之間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對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緊扣英語課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內在關聯,深層次地剖析有關于現實生活的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理解能力相對有限,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可以拉近他們與英語課程之間的距離,舒緩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以更佳的狀態融入英語課堂。例如:在教學“Food”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的任務:選擇一種最喜歡的食材,如“noodles”“chicken”“eggs”“veg-etables”“fish”等,將其帶到教室,以此模擬野餐的情境,根據野餐的形式進行教室的布置。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享自己所帶的食物,說說這些食物的英文,并且談談喜歡它的理由。通過這樣的方式實施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并且對不同食物的表達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記憶。總體而言,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帶著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確保英語教學活動的穩步開展。
3.結合身心特點,創設游戲情境。小學生尚處于成長初始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他們對于游戲的興趣遠遠高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基于此,在實施英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游戲情境的創設。由于游戲有著較強的體驗性,且十分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需要說明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游戲的作用,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特點、成長規律等有一個充分的把握,將這些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機融合,以此進行游戲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例如:在教學“Animals”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引出“Do you like animals?Let's go to the zoo.”這一主題,讓學生進入狀態。于是,教師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游戲。隨后,依次展示一些常見動物的卡片,讓各個小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回答。當看到這些卡片后,學生表現得十分興奮,并踴躍參與,看到動物圖片立刻搶答,站起來說出動物的單詞。可以發現,此時學生的興趣十分高漲,積極性很高,對此教師就可以把握時機,引申出本節課的重點,如“fat”“thin”“Look at that pig.It's fat.”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以最佳的狀態進入英語學習,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實現英語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4.巧用信息技術,創設媒體情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為教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現如今,各個教學領域都基本配備了相應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如互聯網、多媒體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就多媒體來說,它集聲音、圖像以及動畫等為一體,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示原本單調的理論知識,有效避免單一灌輸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困擾,讓英語教學更加精彩靈活。對此,在正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此進行媒體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學習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為未來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在教學“Seasons”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課件的制作,呈現出與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相關的圖片以及動態變化,以此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在滿足學生感官體驗的同時,幫助其對“spring”“summer”“autumn”以及“winter”等重點詞匯有一個初步的感知,進一步了解“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的句型結構以及回答步驟。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具有季節特征的音樂,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感悟。與漢語表達相同的是,英語語句都具有特定的情感、內涵,對此學生只有對課堂所學的內容形成真正、透徹的把握,才可以更好地表達、展示自我。
三、結語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增強課堂教學互動、學生習得語言知識,其重要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作為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需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將其真正融入英語教學之中,最終實現高質量英語課堂的構建。具體來說,可以從基于教材內容,創設實物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結合身心特點,創設游戲情境;巧用信息技術,創設媒體情境四個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探究,切實提高整體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范海娟.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路[J].校園英語(上旬),2017(2):158.
[2]章潔,周守波.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校園英語,2017(8):166.
[3]殷笑梅.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15.
[4]劉全會.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