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 要】在現代教學中,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越來越流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同時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且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之間彼此的互信程度也逐漸加深,可謂一舉多得。在本文中,筆者將從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出發,淺談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 教學應用? 教學環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07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正是孩子脫離幼兒園進入正式學習生涯的一個初始階段。在幼兒園階段,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漸對學習產生一種模糊的泛化的概念,學生更多和教師是一種跟隨關系。然而進入小學階段,情況就有所不同,學生在這個階段逐漸產生了獨立思考的意識,對于事物漸漸產生了屬于自己的判斷,這個時候教師的作用就從指揮者逐漸變成了引導者,幫助學生去培養學習習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合作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以此為平臺,讓學生的思維多點開花,進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在小學教學中,尤其是在數學這種需要思維變通的學科中,更應該積極推廣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
一、什么是小組合作式學習
小組合作式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教學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出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待定的教學任務的目標,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最后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體的操作方法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更多是以基礎知識講授為主,所以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通常會在課上布置兩到三個問題,這種問題通常是開放式的,沒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基本上根據性別比例、學習水準以及交往技能等諸多因素,將學生劃分成以六個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大家按照長方形圍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方便學生在交流分析問題的時候可以面對面進行小組討論,便于交流對于問題的看法。
三、適時地解決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開始實施這個方法的初期,會發現學生對于這種學習方式更多的是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因為這種學習方式的開展無法避免地會讓學生在交流學習的時候交流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內容。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去解決。一方面,可以通過限制學生交流討論問題的時間,讓他們確保可以高效地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每一分鐘,盡最大可能解決上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發揮領導作用,引導學生有序地開展交流,從而實現高效的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表現出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數學的學習,尤其是在某些問題需要分析時,學生就可以向同學請教,學生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在課下,因為教師不能保證隨時都在,當學生遇到有關的數學問題不能獨自解決時,學生也可以將問題放到小組里共同討論,通過小組人員的力量解決問題。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好處,因為面對的都是同年齡段的人,所以學生可以更好地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并且可以認真地聽取其他同學對于這個想法的建議,從而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
四、通過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合作中存在的畏難心理
小學是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塑造極為重要的階段,當學生在合作交流之后得出問題答案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鼓勵式教學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的鼓勵能夠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心理產生刺激,促進學生目標的實現。在數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枯燥的、抽象的,導致他們對數學學習往往非常抵觸,不愿意用心去接觸數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做才能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數學呢?其實,每個學生都不希望自己在同學面前處于一種落后的狀態,都是非常渴望進步的,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多多鼓勵學生探索知識,去發掘自己的潛力。當交流遇到困難時,教師更應該用心聆聽學生的聲音,詢問他們的思路,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帶領他們走出困境。當問題得到解決的時候,教師可以肯定學生的努力,積極評價他們的成就,讓他們在解決每一個數學問題之后都可以感到自己有了一種滿滿的收獲感。同時也可以告訴學生,對于問題可以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失敗并不可怕,只要繼續努力,從失敗中分析原因,就一定可以在未來收獲更大的成功。通過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種學習方式中意識到自己是優秀的,是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學生就會逐漸對數學這門學科改變自己的看法,從而用心去學習這門課程。
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也應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活躍,交流是否投入等。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巡視,了解學生的合作是否具有深度,合作學習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于活動出現的偏差要及時指導。教師應該走到學生中間去,尤其是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要保證每個學生的思維時刻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同時還要關注一些學習有困難、不善于交流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有的放矢,鼓勵他們融入合作的氛圍中,讓他們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予以重視,積極鼓勵學生主動走進課堂,讓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將來更有挑戰性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武艷娥.教師情感投入激勵學生探究——小學數學教學案例[J].魅力中國,2018,000(013):117.
[2]朱曉燕.重視引導啟發,激勵創新意識——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教學方式變革[J].小學時代(教師),2010(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