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夢媛
【關鍵詞】教師團隊;專業成長;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31-0049-02
5年前,乍暖還寒的3月,身為北方人的我生平第一次來到江南秀麗之地,進入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開始了入職前跟崗實訓。實訓快結束時,蘇州高新區教育局為我們組織了一場經驗交流會,幾位往屆校園招聘而來的學長們分享了他們的入職點滴。當時我坐在臺下,深深折服于臺上學長們入職短短幾年便造就的氣質與風采,同時也生發了對“舞臺”的無限渴望。而今5年過去了,5年間,在蘇州實驗中學這片沃土的滋養下,我這棵小苗不斷成長——站上講臺,擔任班主任,開設展示課,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承擔學校各項工作……最初的“登上舞臺,展示自我”的夢想也一次次得以實現。這是一場美妙的圓夢之旅,“夢圓實驗”便是我這5年最好的總結。
而在這短短5年的圓夢之旅中,我經歷了很多,遇見的那些人,做過的那些事,無不在助力我的成長。其中對我有著最為深遠影響的,便是參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的經歷。
2017年年末,入職僅一年有余的我,承載著學校的信任與期許,懵懂地踏上參加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的征程。職業生涯初次參賽,領導鼓勵我:“小聶,去試一試。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我滿口答應,卻因對大賽的無知及自身的惰性而不甚重視。德育處領導便時時發來信息:“《班主任工作手冊》要用心撰寫。”“發給你們的書要好好看看。”“請了老師來指導你們,認真學習。”“下周一要再次校內測試,好好準備。”……在這樣的督促與指導下,生性懶散的我也勤奮、積極了許多,竟在區內一次次嚴酷的考核篩選中堅持了下來,進入了代表高新區參加蘇州市比賽的選手名單。
如果說備戰區賽還是一種“無知者無畏”的狀態,那么備戰市賽的我就多了份敬畏,自然也就多了壓力與焦慮。2018年的7月原本是令人歡喜的輕松假期,卻也是我市賽沖刺的關鍵時期。我生平第一次放假沒回河南老家,而是窩在炎熱狹小的寢室里獨自備賽。也許是天氣燥熱的原因,我的心態始終無法沉靜下來,情緒一度跌入了谷底。好在前行路上總有集體的關懷,從仲堯明校長到張長松師傅,假期中的各位領導和前輩們并沒有忘記努力備賽的我,他們懂得一個青年教師在初次面對大賽時的緊張與畏懼。假期封閉的校園專門對我敞開了大門,水、電、網、空調等設施設備專門供應;德育處同事找來了一大堆資料、試題,并給了我很多專業建議;師傅們不斷幫我打磨面試文稿,一次次陪我情境模擬;校領導們也不時打來電話詢問需求,加以勉勵。在這樣的后勤保障、專業指導、親身陪伴和精神鼓勵中,我逐漸調整心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面對比賽。這個時候的我,才是真正投入了比賽。
最美不過“如愿以償”。經過整個7月的艱苦奮斗,我終于如愿以償地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入圍了蘇州市的省賽選手候選名單。區賽、市賽兩場比賽下來,我有了一些經驗,添了一些自信,但新的困難也出現了。較之區賽、市賽,省賽對選手的專業性要求更高,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扎實的學理根基。而我自身,除了實踐和理論的雙薄弱,還面臨現實的困境。2018年9月,我首次執教高三,并繼續擔任班主任。新高三剛開學的一段時間是最忙碌的,而省賽的時間也就在9月下旬。市里為了錘煉選手們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狀態,安排了每周兩天的封閉測試和培訓,這也就意味著我每周都要丟下教學和學生,轉換思維去面對比賽難題。一時間,教學的壓力、備賽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一起向我涌來,我一度想到了放棄。但當我不經意間透露此想法后,戚春志副校長專門發來了短信:“當然要參加比賽!課和學生不用擔心,學校來安排。”團隊的支持讓我重新獲得挑戰自我的勇氣和力量,最終,我獲得了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這份榮光真正地屬于團隊!
而今,那場比賽早已過去,時間也翻開了2021年的篇章。有人說教師往往有“五年瓶頸”,但如今的我仍能清楚地感受到心中燃燒的那團火,感受到自己對教育教學工作如初的熱愛。這份火熱的愛能夠延續,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我在蘇州實驗中學這片熱土上時時感受到的是愛,是幫助與關懷。我收獲的是教師職業的無上光榮與實在幸福感,便必然會堅定地將這光榮與幸福感傳遞下去。這樣,我想,便是一個人職業夢想的真正圓滿,是一個教師價值性的真正體現。
(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團委書記,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