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摘? ? 要】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古詩詞鑒賞為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其主要目標是為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進而加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為他們后續的學習發展奠定一定基礎。對此,本文闡述了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水平,以供各位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2-0046-02
Discussion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eibei Junior High School, Wush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Xiaofang
【Abstract】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s one of the key teaching contents, and its main goal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cient poetry, and then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Chinese, and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ir follow-up study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aim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discussion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具備一定難度,相較小學古詩詞更為抽象,因此學生在學習時極易遇到問題,影響語文教學效果。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采用有效措施,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效果,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初中古詩詞,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一、古詩詞鑒賞教學對初中生的重要意義
古詩詞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想象力,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縱觀我國古代詩人,將自身對美好事物的想象與現實充分融合,為后人留下動人而又美麗的圖景,傳遞著多種多樣的深切情感。因此,學生在鑒賞古詩詞時,通過學習與理解,能夠感悟詩人豐富的想象力,這對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及發散性思維具有重要幫助。同時,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三觀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學生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因此需要正確積極地引導,使其向著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而古詩詞對培養學生后續學習及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詩中展現的愛國之情等,都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初中生的行為思想,對學生而言存在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二、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朗讀激發學生情感
朗讀是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時,教師應充分發揮朗讀的價值與作用,引導學生在揣摩詩人情感的基礎上開展詩詞朗讀,同時注入個人情感,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古詩詞的感悟與體會。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輔助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古詩詞朗讀,并為學生營造相對應的古詩詞朗讀環境,教師也可先行朗讀,為學生示范。
如今的教學課堂已普遍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學生朗讀古詩詞。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游山西村》這一古詩詞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輕快的音樂,注重音樂與古詩詞基調的契合度,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朗讀情境。此外,教師還可播放與古詩描述的情境有關的相關片段,提高情境真實感。通過此種方式,學生在朗讀時受到音樂的影響,能夠更快地投入古詩詞學習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其在古詩詞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在反復的自主朗讀過程中,學生能夠領悟到古詩詞中的情感美及韻律美,進而逐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古詩詞情感及作者寫作思想的理解,在輕松愉悅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完成古詩詞鑒賞。
(二)拓展經典古詩詞帶領學生深入了解詩詞情感
在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時,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明確語文教材只是語文教學工作的輔助工具,教師在以教材為基礎開展教學的同時,不可死板教學,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古詩詞鑒賞教學的后續開展。基于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古詩文內容時,應進行一定的拓展,跳出教材內容的局限性,不斷豐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見解與掌握面。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要求學生具備更高的綜合素養,不可只單純學習課本教材,需要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拓展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豐富學生的學習素材。
例如,杜甫的《石壕吏》為初中古詩詞鑒賞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學習《石壕吏》的相關知識后,教師還可為學生補充杜甫的“三吏”與“三別”,帶領學生賞析杜甫的同系列詩詞,此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杜甫詩人的思想情感,在學生日后再學習杜甫的相關文章時,自然能夠激發學生與詩人間的情感共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
除了帶領學生了解同一詩人的相關作品外,教師還可選擇相同題材的古詩詞帶領學生鑒賞,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詩詞素材。例如,在帶領學生鑒賞與愛國精神相關的古詩詞時,教師可為學生總結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王維的《使至塞上》等經典古詩詞,使學生在鑒賞愛國古詩詞的過程中,感悟古代詩人對祖國的深切熱愛之情,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更激發學生的愛國精神,對學生學習發展具有重要幫助。
(三)充分挖掘古詩詞蘊藏背景
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教師還需保證學生深入了解相關古詩詞蘊含的文化與背景,以此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程度,使學生深切領會古詩詞情感,與詩人產生情感連接,這對激發學生古詩詞鑒賞興趣極為有利。但學生在了解古詩詞背景時存在一定困難,需要教師的輔助與引導,教師應幫助學生在明確古詩詞內容的基礎上,接觸古詩詞背景,以此深化學生對古詩詞情感的領悟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古詩詞背景,能夠加深學生對詩人所處時代的了解,進而引發學生對歷史的思考,這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極為重要。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根據現有的學習技能,分析詩人描寫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對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評判,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對古詩詞藝術手法與背景的整合學習,進而提高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效率。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過零丁洋》時,教師應先使學生明確《過零丁洋》的中心內容,帶領學生學習文天祥詩人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深刻領悟詩人的愛國精神,以此激發學生與詩人的情感共鳴,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懷,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四)帶領學生賞析古詩詞藝術手法
在賞析古詩詞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意識到古詩詞的文化內涵與藝術手法的各有不同,例如大多數古詩詞會在開頭采用“起興”的藝術寫作手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帶領學生賞析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了解。在分析藝術手法時,較多學生無法區分復雜的藝術手法,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其清晰地掌握不同的藝術手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例如,古詩詞中的“托物言志、對比烘托”的手法等,不同的詩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寫作的詩歌,都會使藝術手法體現出不同的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明確藝術手法。例如,在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詩人采用對比手法突出了“白雪”與“梨花”的關聯性,借助“梨花”顏色描寫白雪皚皚的景象,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此種描寫手法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興趣,帶動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古詩詞鑒賞教學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強化語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與綜合素養。對此,教師需不斷整合教學資源,分析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采用針對性措施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并注重加深學生對古詩詞蘊藏情感及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在多方面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銀花.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淺析[J].新課程導學,2016(05).
[2]余西德.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5(22).
[3]許開春.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03).
[4]黃繼新.性靈出萬象 風骨超常倫——淺談人教版初中語文古詩詞賞析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5).
[5]張眾.淺析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方法[J].科技信息,2014(05).
[6]王前.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J].語文天地,2020(23).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