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香
摘 要:個人的成功往往離不開團隊的合作,只有具備團隊精神,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初中生必須養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在學習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初中體育作為一門必修課,肩負著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重任,因此體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挑選符合初中生成長規律的體育實踐活動,開發初中生的潛能,鍛煉初中生的團隊精神和共贏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本文將在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探究其培養措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團隊精神;體育教學;實踐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4-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4.085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初中生的發展需求,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改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體育活動都需要通過合作來完成,體育教師既要教給初中生必備的體育技能和體育意識,還要注重引導初中生進行團隊合作,這對于初中生的長遠發展非常重要。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成了體育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初中體育教師要從學生視角入手,通過體育活動開發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貢獻力量,從而實現體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再論述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教學策略,旨在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有一些初中生平時在家里嬌生慣養,沒有經歷過挫折打擊,在學校難以融入班級中,與其他學生的關系也比較生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想方設法讓學生參與到團隊活動中,不僅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培養美好品格,改變不良習慣,還能夠讓學生在團隊中展現才華,發揚個性,養成良好品質。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初中生只有擁有創新精神,才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刻充滿好奇與活力,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團隊合作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初中生在體育活動中不斷配合與協作,可以彰顯個性,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優秀的學生會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全體學生的能力。而且在很多體育活動中,學生們共同研究最佳活動方案,也可以有效提升活動質量,讓學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初中生為了在體育團體活動中取得勝利,也會發揮自己的潛力,獲得更多的信息和體育知識。
(三)有利于實現集體主義教育
通過培養團隊精神,可以有效實現集體主義教育。初中體育教學要提倡團隊精神和大局意識,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體育學科身心互動的特點,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會學生在集體中為實現團體利益共享力量,從而將團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有機結合,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就個人而言,學生通過體育團體活動能夠提高智力水平和道德標準,在集體中擁有飽滿的向心力,增強適應能力。就體育運動而言,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增強團隊合作精神,能夠更好地認識自我和發展自我,增強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健康體質,塑造健康人格。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的措施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滲透團隊合作
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體育教學最重要的就是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的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得到有機融合,使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育教師必須要學會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節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團隊合作中,使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合作創造力得到極大發揮。體育教師可以在隊列隊形的教學中滲透團隊合作,根據學生的個人水平和教學需求,讓每個學生都保持規范動作,整個班集體才能夠整齊劃一,學生的組織紀律才會更加嚴格,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隊列隊形錄制成視頻,與學生共同觀看,使學生在觀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改變自己。體育教師還可以在接力賽中滲透團隊合作,只有每個學生都拼盡全力,相互配合,才能夠取得比賽勝利。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接棒技巧,還要讓學生掌握相互配合精神,讓學生把集體放在心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每一次接力賽以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分析比賽得失,思考怎樣才能促使集體水平得到較好發揮。通過不斷優化教學環節,學生的團隊精神得以一步步提高、升華。
(二)利用體育競技活動,訓練團隊意識
體育教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意識,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念和道德品質。針對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體育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科學合理地利用體育競技活動,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快樂成長。體育競技活動的種類有很多,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選擇相應的活動,從而發揮出最大功效,將體育教學的宗旨落到實處。體育教師可以在球類競技活動中訓練學生的團隊意識,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球類運動,有的在課后還組成了足球小組、籃球小組等興趣小組,所以在每次球類比賽中,教師首先要向學生傳達同伴之間默契配合的重要性,向學生講解合作技巧和注意事項,從而提高球類比賽獲勝的概率。其次要教給學生配合的方式,在比賽中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一個表情都能夠讓隊友快速做出反應,使比賽更加精彩激烈。體育教師還可以在體操類競技活動中訓練學生的團隊意識,要定期舉辦學生體操比賽,讓學生成為體育競技的主體,只有團隊合作才能夠領先,從而激發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學生每天都要做課間操,這也是展現學生精神風貌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可以創新課間操形式,使學生竭盡全力爭取集體榮譽。
(三)引入特色體育游戲,培養合作能力
初中生性格活潑,個性鮮明,體育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入具有特色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團隊精神,養成合作習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游戲的選擇要有啟發性和開放性,不同的游戲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要合理利用游戲輔助教學,從不同的角度去傳遞團隊精神。很多學生雖然不太喜歡耗費體力的體育活動,但對體育游戲情有獨鐘,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引入適合團隊協作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體育教學具有生機活力。在開展游戲之前,教師要給學生講解游戲規則,讓學生掌握游戲過程中的安全事項,避免出現事故。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指揮者,也可以投身游戲中,與學生融為一體,讓學生一邊游戲一邊感受集體的力量,從而養成團隊合作的精神。體育教師還可以引入民間游戲,既能夠豐富游戲內容,還能有效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游戲中受益。體育教師要善于變換游戲方案,不斷為學生增加游戲難度和團隊人數,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聰明才智,通過不斷磨合改進,齊心協力完成游戲。
(四)建立健全團隊制度,達成團體目標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初中體育教師要為學生建立團隊制度,讓學生在內心接受團隊合作,在行動上保持團隊合作,從而更好達成團隊協作目標。傳統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學并不關注團隊合作,學生只要聽從體育教師的安排即可,這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初中體育教學一般都是室外課,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果沒有認真傾聽教師講解,在實際運動中就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體育教師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團隊制度,規范學生的課堂行為,對于不遵守團隊制度的學生,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認真遵守制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體育教學任務也可以出色完成。與此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遵守團隊制度是學生應盡的義務,應該認真對待各項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分成幾個小團隊,每個小團隊要建立起自己的團隊制度,并開展團隊活動,每學期評選出“最佳團隊”“最佳隊長”,從而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五)挑選團隊拓展方案,提升團隊精神
要想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初中體育教師必須精心挑選團隊拓展方案,讓學生在團隊拓展中懂得個人和全局的關系,從而更加熱愛團隊,熱愛體育。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體育教學對團隊拓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拓展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能、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很多體育教師不愿意組織拓展訓練,是由于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太多專業的體育器材和體育設施,不能夠吸引學生的訓練興趣,甚至可能讓學生對拓展訓練感到厭煩。其實,團隊拓展訓練并不需要很多專業器材,只要體育教師選擇好拓展項目,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即使沒有器材同樣可以達到教學目的,使初中生將正確的團隊觀念內化為行動指導,感受到自己被團隊需要的欣慰。體育教師選擇團隊拓展方案時要考慮到初中生的不同需求,設計多樣化的拓展內容,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動力,在拓展訓練中提高體育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創設拓展項目,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提升安全感和自信心,從而更好實現集體合作,提升團隊精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在面臨難題的時候可以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從而提高學習和生活質量。初中體育教師要認清現實,給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和體育教育,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和共同發展。同時還要改變學生的個人主義,為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供一定的建議和指導,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合作訓練,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叢林.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J].體育世界,2013(10).
[2]石志松.以團隊精神培養為核心的中學體育教學實踐探索[J].體育時空,2018(3).
[3]陳湧.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J].新課程學習,2014(12).
[4]李可,譚楊.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J].中華傳奇,2019(9).
[責任編輯 康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