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蘭
摘要:隨著全國范圍內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數學教育改革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現代學生的熱情已經不存在,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許多人不了解數學對生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數學的重要性。隨著現代娛樂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越來越依賴娛樂產品,而忽視了學習。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將是教師改革的重點。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初中數學知識的加深,逐漸提高了學生對三角定理和代數幾何的認識。這兩個知識點貫穿于初中數學課程中,但是掌握這兩個知識點也增加了難度。首先,分析教師的教學風格。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采用“填鴨式”。這種模式不僅會使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而且還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恐懼感。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增加了學生對幾何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填鴨式”教學法。在最終的復習計劃中,教師只專注于那些學習好反應快的學生而忽略那些反應遲鈍而膽怯的學生,最后反應遲鈍而膽怯的學生的數學成績嚴重下降了。這種教學觀念嚴重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并逐漸讓學生失去了對數學教學的興趣,社會最終廢除了這種教學觀念。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新階段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要目標是提高全國初中學生學習的質量,增強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本文將進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初中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當前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大多數影響著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這些問題主要分為影響學習數學興趣的外部和內部因素。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娛樂產品正充斥著年輕的初中生的生活。由于大多數初中生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學生掌握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強大。這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娛樂產品的誘惑大大削弱了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對于內部而言,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方法會影響大多數高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數字是抽象的概念,許多學生很難理解。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改革應該從教師開始。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教師的主要工作,教師需要利用現有的有效資源,并改變各種學習方法,以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增強學生數學學習體驗
傳統的數學教學是教師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不夠重視,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只能夠記憶數學結果,不能記憶知識形成過程,對數學原理的感受比較少。此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長期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阻礙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歷經了千年的發展和延續,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有很多精彩的數學故事。這些數學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生活,還能夠間接引導學生感悟數學,體驗數學帶來的樂趣,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不斷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知識向學生講述一些數學發展史,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自豪感和使命感,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學習體驗。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還有一些平方數、勾股定理等知識的由來等數學理論發展史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得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帶來的體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從而自覺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這些數學故事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中感受數學家刻苦鉆研的精神,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
教學必須聯系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知識是有用的,這樣才能拉近學生和數學知識的距離,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快感,從而產生良性循環。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家里一年的水電費、溫度與負數、家庭的開支、父母的收人等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引導要巧妙,讓學生們不僅僅學到了數學知識,還認識到了做人的重要。這樣一來,把數學知識融入到了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學是為了用,一但學生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難題,學生那種優越感、自豪感會激勵學生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
傳統的數學教學比較看重學生的成績,因此教師會對學生實施題海戰術,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進行訓練,這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具有消極影響。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善于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充分挖掘數學知識的魅力,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用引導來激發興趣。新課導入極為重要,一堂課只要有了良好的開端,就可為學生構建起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教學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堂導人,通過趣味性的新課導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第二,用疑問來引發興趣。問題是智慧的結晶,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問題,學會并習慣提問是打開創新大門的關鍵。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事物的發展都源自問題的提出,有了疑惑才能進一步研究,才能在研究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發現真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設置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疑問,并鼓勵學生質疑,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第三,用動導趣。數學的學習過程本身是比較枯燥和無聊的,但數學也有自已獨特的趣味。教師要學會精心設計與設置用心安排,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教具、多媒體等讓教學“動”起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滲透數學美。在講授圖形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直觀的圖形美引人到課堂中,加深學生對數學圖形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學生不斷感知數學知識,以此不斷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直觀美、形象美、對稱美等,教師要善于引導和滲透,使得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帶來的美感,在學習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以此不斷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五、總結
一般而言,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以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意學生的情感和觀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此外,還有許多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重點放在教師研究和與學生的有效合作上。
參考文獻:
[1]肖國義.嘗試初中數學興趣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2):119.
[2]何維志.初中數學的興趣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08(04):27.
敘州區二中實驗初級中學校 四川 宜賓 6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