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云
摘要:現階段語文作為重點的教學內容之一是教師和學生家長關注的重點,而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寫作作為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成為了語文教學當中的重點。而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開展過程中,模仿是學生們一開始寫作的方式,而創新是提高學生寫作的重要途徑,教師不應該拒絕模仿,而是要重視模仿、借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模仿與創新的關系,讓學生在模仿中創新,在創新中模仿。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仿與創新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身情感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進行思考也是小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生就是好模仿的,他們模仿家長和教師間的一舉一動,也正是模仿其一舉一動才促進了學生的成長。但是時代在不斷地更迭,創新已經成為了時代的號召,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要著重重視創新。而創新還是從何而來呢?筆者認為創新應該從模仿中來。創新基于模仿,是模仿的升華。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正確的把握模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發揮模仿與創新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教學開展,也更好地促進學生在成長。
一、以模仿為基,探究寫作方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寫作的認知還不夠豐富,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無從下筆的現象,這也就表明學生但寫作水平還不夠,并且沒有對自身的生活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導致寫作教學的開展,往往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體現教學開展的自主性,也制約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除此之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寫作方法的掌握還不夠豐富,難以運用更加豐富的寫作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要以模仿為基礎,通過教師引導的方式來探究寫作的方法,既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也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例如在《燕子》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知和掌握。首先,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尋找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描寫手法。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文章按照什么順序進行描寫的,抓住了燕子什么樣的特點。通過教學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思考文章內容,然后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模仿,這一模仿要訪其神,仿其意,同時也要讓學生對全篇的構思立意進行模仿。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以借鑒為法,豐富寫作情感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詞匯的掌握還不夠充分,難以運用更加生動且更加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自身的看法,導致寫作的內容情感不夠豐富,也沒能夠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主題。除此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寫作就是“流水賬”,這樣的寫作方式導致寫作內容較為空洞、枯燥、乏味。在通過模仿與創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借鑒為方法,讓學生能夠運用更加豐富的語言和更加生動的語言,來提升其寫作水平,也使得寫作內容更加富有個人情感,能夠更好地突出主題。
教師要拓展教學內容,體現教學開展的全面性,也更好地體現教學開展的立體性。首先語文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活動,通過擬定主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或者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覺得好的詞語或者是段落記錄下來,然后讓學生在寫作時進行借鑒和摘抄,使得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富有情感,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寫作內容與自己所摘抄的內容相融合,例如將一些經典事例寫入到自己的文章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做到借鑒的融合,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也更好地利用借鑒內容來突出文章的主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以創新為根,提高寫作水平
在通過模仿來了解和掌握這個技巧,利用借鑒來豐富寫作情感之后,教師就要注重習作教學的創新。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的是學生主觀思想的發揮,而不是自身想法的灌輸,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主題,也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要想做到寫作教學的創新語文,教師就要發散學生的思維,并且要通過更加豐富的寫作主題進行創新,更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生活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仔細地觀察生活當中的現象,或者是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將自身的主觀情感融入到文章當中,使得學生能夠在寫作中思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文章深度。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文章進行點評,或者是開展展評一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寫作內容朗讀出來,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針對學生的不足進行指導,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要對學生的優點進行及時的表揚,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創新,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成長。
凡富有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但是在語文習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正確地把握模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因為只有正確的模仿才能夠締造創新,否則只如同邯鄲學步一般。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以模仿為基礎探究寫作的方法,要以借鑒為方法豐富學生的寫作情感要以創新為根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將這三點進行有機結合,從多個方面立體地促進學生成長,更好地體現教學開展的全面性。
參考文獻:
[1]崔麗梅.初中作文仿寫教學研究——以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D].曲阜師范大學,2017.
[2]潘建瓊.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模仿教學的運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000(001):163.
貴州省羅甸縣第四小學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