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
摘要: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直接影響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圍繞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展開論述,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創新思維是指除了具備一定的思靈活性和敏捷性以及寬廣性之外,還有一個特征較為重要。就是具備思維求異性和獨創性。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是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不同,以往側重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授,現在主要偏重于提高同學們的科學素養,所以,初中物理老師在實驗 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欲望,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大意義
(一)時代發展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今時代,社會步入迅猛發展階段,國際各國之間的競爭逐漸上升到科學技術領域,而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創新才的有力支撐。想要全面提升國家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從學生的基礎教育抓起,加強對其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二)素質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階段實現全面發展。重點是要培養同學們的思維創新能力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傳統教學理念下的應試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老師使課堂上的主導者,一味向學生灌輸教學內容和技能,有些學生盡管在考試中獲得良好的成績,但卻沒有具體的能力,完成學業后步入社會難以適應當下的發展需求,更不要說在工作崗位上實現自我創新的價值。因此,要培育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要摒棄傳統教學理念下的應試教育模式,真正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創新型思維的品質就有獨創性和求異性以及變通性。并非僅僅依靠老師在課堂上的教授就可獲取,需要授課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培養。那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作者結合多年實踐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二、精心設計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案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老師通常會依據課本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教學大綱來設計教學方案,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教授給同學們,基本不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對同學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熟視無睹,一旦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不了,就會再將兩遍,而后進行大量的做題訓練,這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手段很難對學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在新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創新性處理課本教材內容,將靜態的書本內容變成具備探究意義的教學問題,吸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讓同學們在思考探究的過程當中理解知識、懂得發現、樂于創造。例如,在進行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大氣壓強》一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遵循傳統教學模式,首先為學生講解大氣壓強的數值,在通過實驗演示測量大氣壓強,盡管同樣可以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但其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培養,如果授課老師能夠指導學生積極思考,自行結合二力平衡的基本原地,采取注射器和彈簧秤等計量器材,在用過大氣壓強相應的公式計算出具體數值,則即可以使同學們掌握大氣壓強的教學內容,又能有效的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雖然課本教學中沒有物理實驗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總中,老師要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組織學生開展物理研究實驗,這對同學們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其實,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出現和發展都需要真實的教學情境。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展共,老師要善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設計提問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情境創設的手法。疑問是意識的起點,如果授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兼具創造性的、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提問,就能有效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可以有效吸引學生開展創新型思維活動。例如,在學習與摩擦力相關的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向學生進行提問;“為何汽車輪胎上面都可有很深的花紋?”在進行焦耳定律的學習過程中,向同學們進行這樣的提問:“為何電爐絲會燒成紅色?但其鏈接的導線卻是冷的?”在進行阿基米德定律的學習過程中,向同學們進行這樣的提問:“2N的水會產生10N的浮力嗎?”這些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提問,看似非常簡單,卻可以有效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倘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配合使用相關的物理實驗器材,讓同學們親身實踐物理實驗的探索,就能更好的對學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在具體設計的提問當中,老師要設計一些可以發散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注意循序漸進的向學生進行提問,以便于學生能夠層層深入的學習思考。例如,在進行杠桿平衡的物理操作實驗的過程中,向同學們進行提問:“實驗開始之前為何要將杠桿調節到水平平衡位置?如何調節?實驗過程中為何要將杠桿保持在水平平衡位置?如何實現?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為何需要進行多次操作實驗?一次不能完結嗎?”同學們在這些問題的驅使下展開對物理教學知識的碳素喲,能夠全方位的深化在杠桿平衡方面的理解掌握,同時也培養學生思維的寬廣性和深刻性,有效的培養了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物理實驗培養創新思維能力,也是新課改教學理念下開展素質教學的重要途徑。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絕非朝夕能夠實現。而是需要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工作者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千方百計的完勝新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廖伯琴,張大昌,主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吳永泉.物理實驗教學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8).
[3]楊玉舟.淺議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革新,2010(06).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西團初級中學 江蘇省 鹽城市 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