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芳
摘要:聾兒作為特殊群體,加強對他們的聽力語言康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是提升聾兒理解能力,進行發聲訓練的基礎。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多問題,無法有效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實際教學效果欠佳,在新的時期基于情景教學法可以更好地進行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探究情景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及其運用方式、情景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及其相關類型、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策略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生動、直觀、多樣的教學情景,可以有效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聽力語言康復教學;聾兒;理解能力;教學情景
在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創設具有豐富趣味性的情景,可以有效吸引聾兒的注意力,引導聾兒進行親身體驗,獲得獨特的感受,這對于訓練聾兒的觸覺、視覺與聽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聾兒先天因素或者后天因素造成的身體缺陷,在聽力和語言表達等方面都具有障礙,通過基于情景教學法進行聽力語言康復方面的教學,可以有效改善聾兒的聽覺與語言能力,更好提升聽力語言方面的教學效果。
一、情景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及其運用方式
情景教學法是通過創設和運用具體、形象和生動的情景,吸引人的注意力、激發人的學習與探究興趣、提高實際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在聽力語言康復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聾兒的學習與探究興趣,幫助聾兒更好地理解語言內容與表達方式,更為有效地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傳統的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的方式比較乏味和單一,無法有效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與探究興趣,也就無法有效對聾兒的聽力和語言表達等進行針對性訓練。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情景教學法的主要內涵,結合聾兒在情感、個性特征和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特征,以聾兒的興趣愛好和情感態度作為創設情景的出發點,創設各種各樣的、聾兒感興趣的、能夠理解和認知的情景,將語言學習和聽力訓練與聾兒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讓聾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聽力語言康復教學中,讓聾兒在生動、直觀和形象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聽力語言的康復訓練,讓聾兒在快樂中提升理解能力,更好地把握語言知識和表達方式。
二、情景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及其相關類型
情景教學法主要特征有趣味性、直觀性、探究性等。趣味性指的是所創設的情境應該盡可能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吸引聾兒的注意力與激發聾兒的認知興趣,為后面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打好基礎;直觀性是指所展示的情景應該盡可能直觀易懂,這與聾兒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相關,只有直觀易懂的情景才能更好促進聾兒理解和學習,才能讓聾兒更好調動視覺;探究性是指所展示的情景、提出的問題和創設的任務需要具有探究意義,能夠引發聾兒的思考,能夠將聾兒的視覺與思維調動起來,能夠促進聾兒之間進行互相探討等。
情景教學法的相關類型包括生活情景、圖像再現情景、音樂氛圍情景、語言動作情景等。生活情景指的是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在此情景下可以引導聾兒在生活情景中認知事物、訓練聽力語言等;圖像再現情景是根據課文相關內容,運用多媒體工具與互聯網資源創設相關情景,可以包括插圖、網絡圖片和微視頻等,這些情景能夠更好激發聾兒的認知興趣,提升聾兒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音樂氛圍情景指的是運用優美、動聽和具有節奏感的音樂,營造一種輕松、愉悅和歡快的課堂環境,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神經,讓幼兒在音樂情景中進行學習與創造等;語言動作情景是將語言描述和動作表現結合起來,兩者的結合有利于讓聾兒更好地感知語言和訓練聽力,一般是創設游戲,可以顯著提升康復訓練的效果。
三、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策略
(一)構建生動直觀的語言環境
對于聾兒的聽力語言康復教學,教師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提升聾兒的發音方法與技巧,在掌握基礎的發音方法和技巧的基礎上,讓聾兒能夠形成較好的發音方式,形成正確的發音習慣,為正確發音打好牢固的基礎,從而直到可以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1]。教師首先應該運用情景教學法構建生動直觀的語言環境,用來刺激聾兒的語言神經意識,激發與培養聾兒的語言能力。
對于構建生動直觀的語言環境而言,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情景和圖像再現情景,運用多媒體創設相關生活情景,或者直接表演相關情景,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聾兒的實際認知能力,運用多媒體展現以下三種生動直觀的語言情景:一是在重大節日期間,一家人一起坐在一起吃飯聊天;二是組織一些活動中,開展殘健結合的活動,創健語言環境;三是在課外活動中,小伙伴一起嬉戲玩耍。教師通過運用圖像與動畫、文本與音頻等構建這些生動直觀的語言情景,并試著展示其中的一些情境,能夠很好地讓聾兒建立起語言與情景的聯系,建立起語言與生活的聯系,有效進行聽覺訓練、發聲訓練等,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
(二)有效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才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參與到探究活動中,進而獲得相關知識和提升相關技能。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為了更好地進行聽力語言方面的康復教學,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同樣也需要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2]。一般可以結合語言動作情景的內涵,運用語言表述和動作展現創設游戲情景,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和競爭性的特點,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將聾兒參與聽力語言學習、參與聽力語言訓練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比如在“紙球”的游戲中,主要是訓練聾兒對于語言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需要提前準備用紙張揉成的紙球、裝紙球的容器等,主要的玩法是:當聽到聲響或者看到動作時將紙球丟到容器中,當再次聽到聲響或者看到動作時將紙球從容器中撿起。教師應該先進行示范,在發聲時同時做出動作,在讓聾兒參與這項游戲時需要注意他們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并根據聾兒的具體反應進行相關指導。除了這個游戲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蓋印章”、“拼圖”和“堆積木”等小游戲,主要的流程和上述相同,變化主要是聽到聲音后蓋章、拼圖和將積木堆高。
(三)有效提升聾兒的交際能力
在聾兒聽力語言康復訓練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重有效提升聾兒的交際能力,這對于培養聾兒的語言意識、啟發聾兒的表達意識、訓練聾兒的聽力和語言表達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對于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同樣可以基于情景教學法展開教學,可以結合語言動作情景的內涵創設相關游戲,在游戲中實現教師與聾兒、聾兒與聾兒的有效互動,在互動中相互合作,表達自己的感想與感悟,可以有效達到刺激聾兒的聽力、訓練聾兒的語言表達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個生動有趣的游戲情景,以此激發聾兒的參與興趣;接著可以在示范中告知聾兒游戲的主要規則,最后讓聾兒之間相互合作,共同參與游戲。
例如,教師可以先運用多媒體展示康復訓練游戲“猜猜我是誰”,從而讓聾兒初步認識這個游戲,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和主要流程;之后,教師可以準備小鼓、敲棒、三角鐵、雙響筒、響板等各類音響玩具,可以先讓聾兒選擇其中的兩三種,之后不斷增加音響玩具的數量,提高訓練強度;接著,教師可以指導聾兒參與這項游戲,主要是先讓聾兒仔細傾聽這些音響玩具的聲音特征、用手感知聲音的振動頻率,之后讓一名聾兒背對著這些玩具,讓一名聾兒敲擊不同的玩具,再讓聾兒進行辨別,指出對應的音響玩具,以此讓聾兒進行反復訓練。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訓練聾兒的聽力和感知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聾兒的交際能力。
(四)有效調整聾兒的心理心態
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態會對聾兒的理解能力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法創設各類情景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還可以創設情景調整聾兒的心理心態,在此基礎上同樣可以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4]。由于聾兒在聽力和語言表達方面存在著障礙,與正常孩子相比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不良的心理很容易封閉自我,不愿學習、不愿和他人溝通與交流,產生自卑心理和孤僻、暴躁等不良的情緒,不僅會對聾兒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聾兒的理解能力,對于聾兒的思維發展、智力提升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動形象的情景調整聾兒的心理心態。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輕音樂,比如班得瑞經典、莫扎特名曲等,以此創設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情景,對于舒緩幼兒的身心具有重要意義;之后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趣味生活情景或者再現有趣的動畫情景,從而讓聾兒感受到學習與生活的快樂,之后指導聾兒調整心態,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五)帶領聾兒走入大自然之中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為了更好地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創設生動直觀的情景,還應該帶領聾兒走入大自然之中,在大自然中感受真實的情景,在真實的情景中引導聾兒感知周圍的事物,觀賞大自然的美景,傾聽鳥獸蟲魚的聲音,通過對聽力和語言等方面的針對性引導,可以更好地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訓練聾兒的聽力與語言,發展聾兒聽力和語言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探究如何更好提升聾兒的理解能力,以此更好地提升聾兒的聽力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一情景教學法的主要內涵及其運用方式,結合情景教學法的趣味性、直觀性、探究性主要特征,根據情景教學法的生活情景、圖像再現情景、音樂氛圍情景、語言動作情景等主要類型,通過構建生動直觀的語言環境 、有效激發聾兒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聾兒的交際能力、有效調整聾兒的心理心態、帶領聾兒走入大自然之中,在此過程中促進聾兒理解能力的發展,更好提升聾兒的聽力和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曹鳴, 王可升, 郭新達.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8, 015(023):131-132.
[2]朱夢子. 情境教學法在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的運用[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6, 000(002):P.22-22.
[3]安洪花.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聾兒聽力語言康復教學[J]. 考試周刊, 2016, 000(057):185.
[4]韓霞. 聾兒康復后續教育的途徑研究[J]. 教育現代化, 2016.
遵義市播州區殘疾人康復中心 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