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艷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階段,語文教師承擔著培育學生基本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認知能力的重要教學任務。在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通過對學生們的基礎能力培養(yǎng)和交流溝通,認識到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綜合當前教育學情,對學生展開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方法。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學生們在學習和溝通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培育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培育學生們的基本能力,還要通過語文教育,發(fā)揮其人文性,展開素質教育,培育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師生教育
師生互動,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而言,充分有效的互動能夠起到更加良好的引導作用。在當前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應當遵循平等交流的原則,開展更為有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師生互動存在于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中,教師應當與學生們進行有效溝通,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師生溝通和互動,不僅能夠對課上教學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夠培育學生們的綜合學習能力,讓學生們在課下也能夠進行自學和思考。因此,在當前教學新形勢下,教師應當不斷嘗試,如何有效地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互動,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培育學生們的綜合品質和核心素養(yǎng)。
一、完成新課導入過渡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過渡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還沒有從課下的狀態(tài)轉變過來,對于教師講的課程內容,自然而然很難完全接受。那么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就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做好過渡,讓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更加輕易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內容。課程導入過渡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更多地參與進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當在課前的互動中,讓學生們明確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任務,一邊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在課堂過渡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定幾個由學生主導的教育內容,讓學生們先對新課產生一定的印象,從而在之后的教育中更加容易和順利。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們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內容,在教育教學中,按照相應的內容和情況,進行靈活的教學。
例如,在學習《走月亮》一課時,我們就可以先引導學生們說一說自己生活中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關于月亮,大家都知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基本上是每一天都能夠看到的,相關的詩詞也非常多。那么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據此讓學生們說一說與月亮相關的信息,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有效地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們進行更加輕松的學習和理解。
二、交流課堂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應當有目的地進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中,受到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仍舊有部分教師喜歡采用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育方式,在課堂上面大講特講,對知識點進行反復講解,希望能夠讓學生們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們更多的空間,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們本身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教育方面的引導和幫助。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應當極為重視學生們的發(fā)言和表現,耐心傾聽學生們的想法,在教育教學中,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避免學生產生厭惡、抵觸的情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們本身的學習生活,因此,教師應當嚴于律己,不盲目怪罪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關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上播放相關的音視頻內容,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看到革命先烈們?yōu)榱诵轮袊鞒龅膫ゴ鬆奚头瞰I,促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激勵學生們努力學習,在課程教育的同時,對學生們進行相應的情感教育。
三、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在班級教育的日常管理生活中,教師也應當注重通過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快速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率。在當前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大對學生們的情感投入,在日常教育和班級管理中,也同樣重視學生們的看法,從而積極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當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課堂細節(jié)上,給學生們一定的幫助,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受到更多方面的啟發(fā)和推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們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育。
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們課下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對爬山虎進行觀察,由此提升學生們對于這一節(jié)課程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情況,以平等交流的原則,在教育中,培育學生們的綜合品質,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師生互動的情況,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看法和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當以身作則,注重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和學生們進行及時溝通交流,從而培育學生們良好的行為品質和思想內涵。
參考文獻:
[1]劉珂.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華夏教師,2018(35):40-41.
[2]朱建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教育現代化,2018,5(37):375-376.
[3]李春玲,劉萬寶.師生互動在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漢字文化,2018(14):83-84.
(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