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淦同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于小學德育教育提出了更要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加深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小學時期的學生猶如一張白紙,正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黃金時期,兒童就是祖國的希望,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教師要高度重視對于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也要深入研究在核心素養下對于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使小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從而促使小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以核心素養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做出一系列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德育教育
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些許的轉變,所以,對小學生教育的觀念也應有所提升,所以,教育的方式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深度挖掘教育的最大意義。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不管是社會還是學校都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良好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這種品格和能力就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理念是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個人良好品格、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創造力等綜合能力,所以,需要教師給予小學生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核心素養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小學生的影響較為深遠。
一、核心素養下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展開德育教育
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應充分發揮課堂陣地的優勢,從而促進德育教育質量的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中心無旁騖的學習,所處環境單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非常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小學教師應提高自身核心素養意識,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還能為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小學生積極健康的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很多很重要的古詩詞,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詳細講解古詩詞的知識內容,還應借助古詩詞中包含的傳統文化或者愛國情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病起書懷》等等,所以,對于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結合學科內容與特點,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增強德育教育的高效性。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豐厚的文化知識,還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人文思想。同時,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科學的引導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逐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研究我國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等等,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下充分利用校園活動展開德育教育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所以,教師可充分借助校園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漲,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利用校園活動,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時,也應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能夠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果[1]。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小學生富有極強的探索欲,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小學生會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能夠很好的開發學生的智力。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如學校組織辯論賽、朗誦比賽、運動會等活動,不僅豐富小學生的業余生活,還能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促使小學生全面發展。此外,在校園活動中,教師還要加強學生對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認知,學生不僅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安全,還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參加一系列的校園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認知,不僅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的良好品格,還能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學生養成樂觀向上的精神。因此,教師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充分借助校園活動這個載體,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核心素養下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展開德育教育
隨著社會需求的改變,對于人才的培養也發生了些許改變,不僅注重學生文化能力的培養,還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鼓勵與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教師引導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教師也要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能力范圍參與到社會服務、社區實踐、家庭活動等公益性活動中。小學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社會實踐這一活動載體,在活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為老人帶去歡樂與溫暖,有的學生為老人唱一支歌、跳一支舞,有的學生為老人打掃衛生,有的學生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等等,在這一活動中更好的培養學生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師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紅色革命圣地,參加環保活動等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增強小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更好的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2]。
結束論: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下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教師承載著更多的責任,不僅要教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重視小學生德育教育,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為學生樹立榜樣,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更好的挖掘德育教育的意義,從而促使小學生積極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少環.小學德育教育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開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69.
[2]沙青青.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1.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龍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