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苗苗

摘 要:高中數學特點就是知識量重、題型多、難度大,而想要讓學生熟練各個知識點,就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探究。本文將從分類討論思想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入手,對其應用原則和具體題型中的運用方法進行探究,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掌握知識。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分類討論思想
所謂的分類討論思想,實際上就是把原本復雜的研究對象轉化整成零、各個擊破的一種數學思想。在解題過程中運用分類討論思想,能夠將題目中繁雜的整體劃分成幾個部分并逐一解決,使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明了,最后將這些結果整合起來,從而得出這道題目的答案。它不但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且在考試中也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原則
要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有效地運用分類討論思想,就需要讓學生掌握分類討論思想應用的基本原則。只有遵循科學的應用原則,才能保障分類討論思想得到正確的應用。一是堅持不重不漏原則。在進行數學問題分類時,要做到分類對象不能重復、不能遺漏,各種情況要全面考慮,這樣才能使分類討論做到全面應用。二是堅持統一標準原則。在對同一個問題分類時,要堅持統一的標準進行分類,在討論每種情況時也要堅持統一的標準,不能采用多種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與討論。三是堅持逐級分類原則。對簡單的問題進行一次分類就能包括所有情況,但對復雜的問題分類可以按照分類層次進行逐級分類、連續分類。
二、分類討論思想的應用策略
(一)深挖數學概念蘊含的分類討論思想
高中數學體系所涉及的內容繁雜,范圍廣泛,雖然引入分類討論思想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知識,但并非所有的知識點都適用,切不可盲目運用或濫用,而應當結合具體的內容以及教學情況,引入分類討論思想,以此為學生呈現不同的學習思路,或者對其思維形成有效引領。所以,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必須要準確把握合理、恰當的引入契機。
以《集合間的基本關系》一課教學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空集是任何子集的子集這一概念,便可引入分類討論思想。引導學生圍繞這道例題“,若B?A求a的取值范圍”展開探討,先引導學生要對B是否為?進行分類討論,進而突破本節的難點與重點,就此形成更深層面的理解和認知。
可見,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滲透分類討論思想十分重要,這樣,學生在對數學概念進行分類討論的過程中,就能夠正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二)深挖教材蘊含的分類討論思想
對于任何學段而言,教材都是組織教學行為的關鍵依據,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滲透分類討論思想,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展開更深層面的發掘,這樣才能從中提煉出與其相關的關鍵知識點,才能就此展開對知識的類比以及劃分,再由學生逐類探討,使其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數學知識。
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為例,在講到空間物體的類別時,就可引入分類討論思想,并借助多媒體呈現一些實物圖片:電線桿、一次性餐盒、紙質紙杯、螺母、臺燈、燈罩、斗笠、秤砣以及金字塔等等,然后要求學生對其進行分類。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聚焦于這些物體的特征,并從中概括共性,了解旋轉體和多面體的定義。之后再次帶領學生分析二者的不同之處,并引入棱柱的定義,促使學生自主展開分類探討,如何對棱柱進行類別劃分。
基于多媒體課件首先向學生呈現了不同的空間物體,以促使學生對這些幾何結構特征進行分類和總結,以此架構初步認知,不僅是為了鍛煉其觀察能力,也是為接下來的實踐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深挖習題蘊含的分類討論思想
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更高階的有效方法,對于高中數學學習而言,引入分類討論思想,能夠架構一條明晰的主線,能夠將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形成整體串聯。在高中數學教材中,分類討論思想的體現并不顯著,因此需要教師對教材展開深入挖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豐富學習和實踐體驗。
在函數最值教學中,以“已知函數在區間[-1,2]上的最大值為1,求實數a的值”這道題為例,這是一道逆向最值問題,想要求最值,學生們必須要搞清楚二項系數a是否為零,如果a≠0,f(x)的最大值與二次函數的正負有關,同時也與對稱軸有關,所以,在求解這類問題時,學生必須使用討論法才能準確地得出答案。實際上,在高中數學體系中,“函數最值”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幫助高中生了解分類討論思想的關鍵載體,需要教師給予充分的重視。
(四)深挖基礎知識蘊含的分類討論思想
高中數學體系所包含的定理、公式以及概念等相關基礎知識,實際上都含有分類討論的思想,這也為其應用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以及有利契機,但是,有些高中生在邏輯思維方面能力不足,這樣就會在分類討論的過程中出現遺漏或者重復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關鍵原因在于:其一,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穩固;其二,并沒有準確把握具體的分類情況,由此陷入誤區。所以,需要數學教師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并選擇恰當的契機引入分類討論。
在研究曲線方程問題時,含參方程因為參數范圍的變化,代表不同類型的圖形,問題結果有多種可能,需要對各種情況進行討論。以“已知方程,其中k為實數,對于不同范圍的k值,分別指出方程所代表的圖形的類型。”為例,結合圓、橢圓、雙曲線等方程的特點,對參數k分k>1、k=1、0 上述教學案例中,針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由于圖形的不確定性所引起的分類討論型問題,應把所有情況分類討論后,找出滿足的條件或結論。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基礎知識,對曲線方程形成更深層面的認知。 參考文獻: [1]王蓓.解析高中數學分類討論思想的合理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8):132-132. [2]黃碧蕾.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分類討論指導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2019,(009):56.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