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嬪秀
【摘 ?要】寫作一直都是小學語文學科一個難以攻克的高山。因為小學生必須積累充足的語言素材,在創作靈感比較充沛且表達欲望比較強烈的狀態下,才能充滿真情實感的寫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秉承生本教育思想,通過情境引導、生活觀察等動態活動喚起學生的寫作意識,也要根據學生的寫作需求來制定彈性的寫作周期,鼓勵學生自主寫作、真實表達,再以適當的欣賞活動、輔導活動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5-0154-02
The Guid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Based on Student-based Thinking
(Hua'an Coun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HUANG Piniu
【Abstract】Writing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mountain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Because elementary students must accumulate sufficient language materials, and only when they have more creative inspiration and a strong desire to express, can they write with true feelings. Therefore,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uphold the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thought, arouse students writing awareness through situational guidance, life observation and other dynamic activities. They should also formulate a flexible writing cycle according to students writing need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rite independently and express truthfully. Appropriate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and tutoring activities can help students summarize their writing experienc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Keywords】Student-based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在新課改下,語文課程的基本教育目標便是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而寫作,則是“寫”方面的語言能力表現,反映的是小學生通過書面語言去表達個人需求、傳遞情感的語言輸出能力,屬于一種綜合性的表達能力。然而,要想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寫作,教師就必須及時解放學生、突出學生,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根據個人需求寫作文,且能自主地利用書面語言來表達個人真情實感,從而切實優化學生的寫作心理,讓學生及時養成良好的書面表達習慣。
一、觀察學生表達欲望,組織情景寫作活動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師都是按照單元教學編排來組織寫作指導活動的,有明確的寫作主題,也有固定的寫作周期,但是,小學生并不能按照預期設想及時產生寫作靈感。如果教師硬性要求學生,則會直接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有可能會出現堆砌語言素材的不良寫作問題。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要樹立開放的教學思想,認真觀察學生的寫作欲望,一旦發現學生有了充沛的寫作靈感,就要及時組織情景寫作活動,引導學生在特定情景下自主寫作。這樣一來,既可尊重學生的個體寫作需求,也可使其積累愉悅的、有效的寫作經驗,可以直接改善學生的寫作心理,讓學生自主參與寫作活動,以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時,本班學生都表現出了高漲的閱讀熱情,對古人的智慧深感贊嘆,但是卻對這一民間故事的結局感到不滿,表示雖然牛郎、織女每年七夕節可以相會,但其他時間卻一直是分離的,認為牛郎織女也會因此感到難過、不滿足。于是,筆者就鼓勵學生改寫故事,但是要遵循《牛郎織女》本身的中心思想,不可肆意更改,在改寫故事時也要展現出主人公的形象特點。于是,學生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主動改寫了《牛郎織女》這篇民間故事。比如,有的學生結合自己與父母相處的經歷,認為父母的言行舉止不總是正確,但是自己卻很難反抗,不能捍衛自己的主權。于是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重新編寫了《牛郎織女》的結局,即永遠不得相見,雖然比較悲觀,但是卻也符合《牛郎織女》本身的故事線索。再者,有的學生則認為王母娘娘總有一天會被牛郎織女之間的感情感動,心軟下來,祝福牛郎織女,讓牛郎織女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讓牛郎織女迎來了一個圓滿的、皆大歡喜的結局。除此之外,還有的學生為了讓情節變得更加合理,重新設計了一些人物,描寫了這些平民百姓深受牛郎織女的愛情感動,幫助牛郎織女在一起,打敗王母娘娘專政的故事。
二、確定彈性寫作周期,尊重學生寫作需求
要想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耐心的指導必不可少,因為小學生需要通過書面創作來總結、內化寫作技巧,真正將所學理論轉化為實踐技能。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即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無法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寫作任務。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應尊重學生的寫作需求,制訂彈性的、差異性的寫作周期,遵循學生的個體化寫作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松弛有度、開放自主的環境下寫作文,如此,則可進一步改善小學生的寫作心理,使其產生良好的寫作情感,促使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寫作。
例如,在“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一課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大膽想象二十年后家鄉的變化,據此寫作。其中,有幾個學生因為比較喜歡現代科技,十分了解各類智能設備的應用情況,猜想二十年后的家鄉一定是智能化的、信息化的,據此描寫了二十年后的家鄉。但是,卻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及時完成寫作任務,有很多學生都毫無頭緒,難以確定寫作方向。于是,教師就制訂了為期一周的寫作周期,鼓勵學生自主搜集重要材料,了解家鄉的變化發展史,以現實材料為基礎,想象二十年后的家鄉變化,以便順利寫作。這樣則可減輕學生的創作負擔,促使學生實現自主創作。
三、堅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因材施教,最早是由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先生提出的,他也在長期的教育活動中踐行著這一思想,培養出了多位的儒學大家,可以說,因材施教思想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歷史。而在生本教育改革環境下,因材施教思想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也應該秉承因材施教的思想來組織作文指導活動,幫助學生批改作文、分析寫作問題,監督學生按照正確的修改意見調整作文結構、書面語言、素材排布方式,以便逐步優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總結豐富的寫作經驗,漸漸掌握有效的寫作技巧。當然,這一評改、輔導活動是比較復雜的,小學生也需多次修改作文,才能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所以教師要懂得激勵學生、鼓舞學生,通過心理暗示與健康輔導活動保護學生的學習心態,以便促使學生堅定決心,有序提升小寫作能力。
例如,在“習作:縮寫故事”一課教學中,教師就鼓勵學生自主準備一則故事材料,引導學生學習縮寫故事的基本方法與注意事項,希望學生能夠及時縮寫故事,由此完成寫作任務。由于縮寫故事并不需要學生獨立構思、寫作,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在作文課上完成寫作任務。所以,當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就認真審閱了學生作文,分析了學生對于縮寫故事寫作技巧的了解情況。接著,教師會分類、匯總寫作問題,比如故事縮寫不夠精練、存在贅述問題,圈畫出了次要信息,并要求學生直接刪減相關內容。再如,針對學生在縮寫故事時加入個人閱讀體會的寫作問題,教師則強調了縮寫故事必須以故事的中心內容為主,不可添加、改變這一縮寫原則,因此也要求學生刪減了相關內容。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寫作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寫作、自由寫作,使其能夠根據個人表達需求寫作文,讓學生切身體會寫作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廣杰.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22).
[2]方紅梅.小學語文教育中運用心智導圖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7).
[3]岳發勛.個性化視角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