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強調高中體育教師在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同步發展,高中體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應運而生。真正的健康應該是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要健康,真正健康的學生對社會應該有一定的適應能力,能夠以良好的狀態來應對各種變動,這就意味著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教師必須創新體育教學方式,采用多種策略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诖?,本文對利用高中體育教學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一定研究。
關鍵詞:高中體育;身心健康發展;教學實踐
引言:
在高中體育的教學課上,有很多“放羊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態度非常散漫,很難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更別提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高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其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就意味著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僅肩負著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重大責任,而且還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成長觀念,如何利用高中體育課堂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了廣大高中體育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高中學生不良心理狀況的具體表現
(一)強烈的叛逆心理
高中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思比較復雜,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的發展都仍未成熟,學生的心理狀態波動幅度很大。倘若高中體育教師在課堂上提高音量來對學生說話,學生很可能都會非常的敏感,學生很可能會產生叛逆心理,最終出現課堂教學事故,甚至導致更多的師生沖突。
(二)缺乏適應能力
由于我國計劃生育規劃的長期實施,現階段的高中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受到了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多位長輩的多份寵愛,學生的心理自然更加嬌弱,缺乏自理能力,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巨嬰。除此之外,學生自幼生長于各種贊美和肯定的環境中,學生對榮譽通常有一種強烈的追求欲望,當學生這種執念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覺得心理不平衡。
(三)承受過大的社會壓力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的教育內卷情況愈發嚴重。與以往的學生不同,這一時期的學生承受著更多的壓力和負擔,學生的課業壓力往往十分沉重,導致學生很難將自己的心思分攤到體育運動中來。但這樣一味地進行文化類科目學習,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會更加低下,學生的課業質量也很難得到提升,得不償失。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針對不良心理的調節方法
(一)利用運動游戲,健腦益智
體育運動不僅僅能夠減少人體的大腦疲勞,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反應力和想象力。因此,高中體育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體育運動游戲來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核糖核酸對學生的思維和心靈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高中體育教師可以在熱身的環節,組織和帶領學生快速地形成跳舞的隊列,在班級中開展“兔子舞”的熱身游戲活動。在實際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示范兔子舞的舞蹈動作,并為這一個舞蹈編撰相應的口令,如:“right,right……left,left…..go,go,go…… turn around”,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和音樂的節奏進行舞蹈單人跳和前后搭肩跳的動作,要求學生的前腳掌必須要落地,并且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以此舞蹈游戲來對學生吸引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在鍛煉自己的身體之余也能感受到運動游戲所能帶給人的快樂和愉悅。
(二)利用健康運動,改善情緒
良好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是學生進行快樂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借助健康的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學會自主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不斷提升。
例如,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在班級中開展多形式的體育運動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田徑、跑步、游泳、跳遠等基礎的運動項目;接力跑、跨欄、跳繩等趣味性的運動項目,充分照顧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需求,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充分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是快樂的,從而充分發揮減抗性體育運動的最大功效,讓學生能夠借助體育運動項目來消化自己的不良情緒,健全學生的個人品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互動類體育項目,改善學生關系
大部分體育運動項目都需要學生合作和互動來共同完成,在日常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學生避免不了進行互動和交流。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動類體育運動項目的優勢,讓學生學會在運動過程中增強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互動,在班級中形成一種互幫互助、和諧相處、團結友愛的氛圍,幫助學生健全自己的思想和人格。
例如,在教學“籃球運球”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設計一個“行走間運球接力賽”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首先在空地上繪制一個源泉,將班級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讓每一個運動小組面對圓圈的圓心進行縱隊排列,以教師的口哨聲為游戲開始的訊號,小組中的排頭成員控制自己小組的籃球來向圓圈中心奔跑,達到圓圈的中心則折返,如果學生中途籃球運球失誤,則需要重新回到起跑線,折返之后才能將籃球交給小組的第二名成員,如此往復,直至小組最后一名成員返回起跑線,計算每一個小組中的運球前進所花費的時間,花費時間最少的小組則視為比賽的優勝組。這樣的比賽,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鼓勵學生更多地進行社會交際,幫助學生減少孤獨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結束語:
當今,高中體育教學不僅肩負著鍛煉學生身體的重大責任,而且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指導,強化學生的意志。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該仔細分析現階段高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并根據分析的后果,開展不同的運動游戲、健康運動項目和互動體育運動項目,為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最優效果。
參考文獻:
[1]邵立榮.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1):16.
[2]楊興宏.淺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9(12):326.
(福建省晉江首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