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

2021-06-20 15:05:05陳殿林陳盼盼
寧夏黨校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新中國

陳殿林 陳盼盼

摘要:馬克思主義關注現實的方式決定其在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具有雙重意涵,它們統一于具體的理論與實踐張力結構,一方面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另一方面提醒我們真正地了解客觀實際。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在發展進程中貫穿著極其鮮明的問題意識,每個理論形態最初的“胚芽”以“什么樣,怎么辦”問題形式呈現,體現為對科學社會主義的不斷追問。同時,通過考察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我們要準確把握三大歷史方位:世界歷史方位、社會發展歷史方位和黨的歷史方位。

關鍵詞: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991(2021)03-066-008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在全國范圍內的確立。七十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形成了一系列理論成果。新時代,回溯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不僅可以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內在規律做出適合于歷史邏輯的正確理解,而且能夠做出適合于歷史邏輯的“未來的先兆”和“變易的運動”的“預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用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國際視野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和內在聯系,緊密跟蹤億萬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回答時代和實踐給我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1]這既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進程中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又特別指出了秉承問題意識的方法論,為我們準確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關注現實的方式決定著其在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具有雙重意涵:“問題”意識突出的是實際,客觀存在的問題只有被社會實踐的主體意識到,才能成為主體著手改造社會的開始;問題“意識”強調的是方法論,社會實踐的主體以何種方法去觀察問題。這雙重意涵統一于具體的理論與實踐張力結構中,一方面要求實踐主體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另一方面提醒實踐主體對于客觀實際有真正的把握。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正是在這樣的雙重意涵中展現其歷史邏輯的。

一、問題意識貫穿于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進程中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已經百年,中國共產黨人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之初便以發問展開。早在1925年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開篇就發問:“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2]如果說,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論,是經由局部區域逐漸擴大至全國范圍得到生動實踐的,那么,隨著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馬克思主義的運用和發展,無論在實踐的深度、廣度方面,還是在實踐主體、內容等方面都呈現出極大的豐富性,因此,探究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的問題意識特征顯得尤為有意義。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著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為了徹底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解決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主要矛盾,毛澤東深入思考當時國內外環境問題,面對國民黨殘余、特務、土匪以及推翻地主階級,徹底解放全國,打擊帝國主義的復雜形勢,從而制定了“不要四面出擊”的戰略方針。針對民族資產階級的特殊性,毛澤東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對民族資產階級應該采用既團結又斗爭的政策,目的是團結它共同發展國民經濟,為社會主義革命奠定了基礎。到了1952年6月,他在給羅邁同志題為《現階段國內的主要矛盾》的信中,明確了“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故不應再將民族資產階級稱為中間階級。”[3](P231)1953年,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提出“國家資本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靠什么條件?”的問題,1955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講話中提出:“現在,全國合作化運動已經在大規模進展中,我們卻還需要辯論這樣的問題:合作社能不能發展呢?能不能鞏固呢?”[3](P437)在一次次的追問中,我們成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改造,創造性地實施了列寧“和平贖買”的設想。《論十大關系》一文是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第二次結合的典范之作,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首先認識到思想路線之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他提出“怎么樣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是個大問題。”[4]進而他認識到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就要表現出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優越于其他的思想,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于資本主義制度。于是,鄧小平開始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命題的思考,他發問道:“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么優越性?我們要想一想,我們給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5](P128)1980年5月,鄧小平多次與有關方面人士談話,提出社會主義與生產力發展、人民收入增加的關系問題。在這些論斷的基礎上,鄧小平逐步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本質論、“三個有利于”標準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理論、改革開放理論和外交戰略理論等。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江澤民向各級黨組織和全黨同志提出要求,“要深入思考兩個問題:這場動亂和暴亂發生、蔓延的主要教訓在哪里;怎樣徹底消除動亂產生的思想、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6]接著開始思考黨的建設問題,他明確指出無論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黨的性質不能變,共產主義的最高目標不能變。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風云變幻的背景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尤為關鍵,“在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多樣化的趨勢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如何始終保證全黨同志按照黨的奮斗目標、按照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來行動,維護和加強黨的堅強團結和高度統一,這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大現實問題。”[7]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江澤民在世紀之交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夯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石。

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就“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么發展”問題先后發表了一系列講話。2003年7月,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論斷。誠如胡錦濤所說的那樣:“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是二十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戰勝非典疫情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也是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8]科學發展觀有針對性地回答和解決了關于發展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提升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性認識,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即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題,隨后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強調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重指出“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9]“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0](P18)。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統籌謀劃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并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四個自信”的政治宣言。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前者主要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者主要回答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綜上所述,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在發展進程中貫穿著極其鮮明的問題意識,每一種理論形態最初的“胚芽”以“什么樣,怎么辦”問題形式呈現,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敏銳的洞察力和捕捉時代主題的能力,這些時代問題隨著實踐的展開、深入,又不斷豐富著時代的主題,形成了既具時代特點,又一脈相承的理論成果。

二、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社會主義不斷追問的價值指向

問題意識屬于認識論范疇,源自一定主體實然與應然的矛盾,其中的應然帶有很強的指向性。問題意識首先從哪里來?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從其指導思想的價值導向中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追求,對社會主義原命題不斷追問,在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得到了生動的實踐。

首先,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黨的,一開始就將“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革命的全面勝利,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影響力。中國共產黨人要不失時機地走向社會主義,首當其沖的是解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然后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才能接續朝著社會主義的道路前進。自社會主義革命開始,中國共產黨就從社會革命的視角,以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為目標,從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來促進工業化,注重一方面發展生產力,另一方面變革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奠定基礎。

其次,在探索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連串追問,為我們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第一次追問是對蘇聯模式的懷疑。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建設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人而言還是全新的課題,蘇共二十大所暴露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促使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產生了強烈的問題意識,“馬克思列寧主義,斯大林講得對的那些方面,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學習。我們要學的是屬于普遍真理的東西,并且學習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如果每句話,包括馬克思的話,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們的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11]即是說,從社會主義建設開始,我們黨注重的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與中國實際的張力結構中創造性地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二次追問是我們搞社會主義怎么起步。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設想,社會主義要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基礎之上,然而,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面臨的是生產力不發達,經濟基礎落后的現實,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依賴,只有馬克思主義提供的價值向度。黨的八大制定了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治路線。第三次追問是對已經起步的社會主義產生懷疑。遺憾的是,以后并沒有得到貫徹執行,反而被“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口號取而代之,從而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偏離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沒有搞明白。

再次,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秉持問題意識深化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注重從“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上把握科學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與現實實踐,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斷。

一是從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出發,堅持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統一,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改革開放不久,鄧小平一針見血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發展生產力。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實現共產主義,而共產主義是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的。”[12]如果說鄧小平理論從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的實際出發,以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定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那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推進,我們更加注重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協調的角度逐步深化對發展生產力的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系統性考慮。表明我們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認識達到新的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致力于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既體現出深邃縝密的問題意識,又嵌入深謀遠慮的系統意識和戰略意識,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注入了新的內容。

二是從社會主義的制度基礎入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相統一,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經過“一大二公”的實踐,我們從生產結構的矛盾關系中逐漸意識到,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與其實現形式不是同一概念,生產資料公有制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在具體階段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實現方式。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在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求的所有制結構。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黨的十六大豐富了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提出“兩個毫不動搖”的原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兩個都是”,并且提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又提出了一系列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市場準入、促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平等發展的改革舉措,黨的十九大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正是以此為基礎的。

三是從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高度,加強黨的領導與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相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使命擔當。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黨的領導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進,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黨的領導能力的極端重要性。我們錨定解決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兩大歷史課題,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重點,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打鐵必須自身硬”,保持高壓反腐態勢,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領導一切的同時,就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領導水平作出一系列重要論斷。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回答了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標志著我們黨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為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是從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著眼,夯實黨的執政基礎與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相統一,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落細。人民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較量中最終要贏得比較優勢,靠的是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要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我們黨正是以此為中心不斷地豐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三個有利于”標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都堅定地站在人民立場上,根據社會主義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極為重要的論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立場,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用更加健全的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把尊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貫穿于黨的治國理政全部工作中,既堅定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人民性,又注意破解民生難題,防范化解發展風險,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化為政策真正落實落細。

總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是我們不斷追問的價值導向,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正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現實國情的矛盾結構中,以問題的方式得以驅動。其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諸多成果既在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一脈相承,內容自洽,又帶有階段性特征,它們內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離不開準確把握歷史方位

馬克思曾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自己時代的問題,“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12]。時代是思想之母,時代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征。如何把握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時代性?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得出正確結論。”[10](P61)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通過具體的階段性來體現,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的問題意識相應地也因階段性而凸顯,因此,我們需要從世情、國情和黨情的視角,準確把握三大歷史方位:世界歷史方位、社會發展歷史方位和黨的歷史方位。

第一,科學把握世界歷史方位和時代主題。馬克思世界歷史的思想,為我們科學把握世界歷史方位和時代主題提供了遵循。中國近現代史是在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全球化背景下展開的,自始至終面臨著“中國向何處去”的艱難選擇。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中華民族通過長期不懈地實踐和探索,終于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需要我們繼續對整個世界歷史方位和時代主題進行判斷,面對當時的冷戰形勢,中國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了兩大陣營對抗的行列。中蘇關系破裂后,中國逐步采取了一條較為獨立和靈活的外交政策,努力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擴大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從而逐步為國際社會所接受。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現、九十年代迅猛發展的經濟全球化態勢及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遇和挑戰,需要馬克思主義給予理論上的關注和解答,這就要求加強馬克思主義與全球化問題的溝通與對話。“中國該怎么辦”的問題又一次以嚴峻的形式提了出來。八十年代鄧小平大膽地提出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時代主題的轉換為我們思考中國現代化的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運乃至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提供了新的范式。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問題意識都由此生發。

當前,中國與外部世界的利益交融不斷擴大,融入國際體系的程度不斷加深,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然而,一方面,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加,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既有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囂張勢力的影響,也有諸如新冠肺炎等流行性疾病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困擾,還有許多始料未及的偶發性因素頻頻出現;另一方面,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須要作出的定位。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應有的清醒和自覺。

第二,深刻洞悉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特征是研判歷史方位的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意識在于把握歷史方位,解決問題推進社會發展。新中國的成立,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判斷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基本前提。早在1939年,毛澤東就曾經指出,“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14]在毛澤東看來,中國革命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必須把對國情的科學分析和認識作為共產黨人的行為向導,作為解決中國一切革命和建設問題的出發點。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毛澤東審時度勢,更多地從我國實際出發,為馬克思主義指導社會主義革命打下了實踐基礎,后來的社會主義改造得以順利進行與此定位以及為此所做的準備相關聯。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國家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古老的中國煥發了生機。此時的中國在時間軸上,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階段,在空間軸上,將國際地位長期界定為發展中國家,七十年代確立為第三世界。這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起點,黨面臨的任務是解決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歷史性課題。

黨的八大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的基本矛盾,明確指出,由于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國內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提出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1958年以后,由于對國情的誤判,尤其是對社會主義所處歷史方位缺乏清醒認識,以致在制定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決策中出現失誤,不僅影響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而且也干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及其二者的關系,正視社會主義中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發展差距,充分認識在中國這樣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科學把握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方位。因此,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黨的十三大提出“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在所處的歷史階段,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是我們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的根本依據”[15](P8),為此做出我國社會主義處于初級階段的判斷。以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為分析架構,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歷史方位作出了全新的界定,開創了運用社會形態理論界定特定國家歷史方位的成功范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新道路的敘述起點,表明黨深入認識國情,科學分析國際形勢,準確把握時代特點,清醒確定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并在歷史方位上催生問題意識,成為馬克思主義發展進程中的規律性認識。此后,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我們面對已經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事實,都以“三個沒有變”的歷史方位來看待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準確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提出了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變兩不變”的重新定位,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處在了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成為推動我國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戰略出發點,要深刻回答新時代我們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么目標,完成什么樣的歷史任務、進行什么樣的戰略安排,堅持什么樣的發展、達到什么發展目的以及處在什么樣的國際地位、對人類社會做出什么樣的貢獻等重大問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

第三,清醒認識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其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攬全局、把握大局、開創新局的關鍵。

新中國成立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探索無產階級政黨執政問題的新實踐。這時,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鞏固政權、如何保持長期執政的問題。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明確了黨的領導角色。黨的八大上,劉少奇、鄧小平在報告中使用執政黨的概念,意味著進一步從政權關系上明確了黨的執政地位,從而使黨的領導和執政雙重角色統一起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對黨的歷史方位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從思想觀念和執政實踐上,努力自覺地探索如何把中國共產黨從一個“革命黨”轉型為執政黨。1980年2月29日,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明確指出,“我們黨是執政黨”[5](P274),要解決“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15](P276)的問題,將如何建設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問題提到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發展的議程中。

世紀之交,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認識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任務發生的重大變化,這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16]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我們黨深刻思考“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命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擔負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高度,提出“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對新時代黨的建設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保持清醒的自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黨的十九大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定位為新時代我們黨的第一個基本方略,把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突出強調黨的全面領導,明確了新時代我們黨建設的總要求。針對部分黨員存在政治立場喪失和宗旨意識淡薄的問題,黨的十九大指出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在全黨開展切實有效的教育,擺正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解決好黨員干部“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端正每個黨員的政治立場。

因此,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重要經驗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中科學把握三大歷史方位,秉持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意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

[2]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3] 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編(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66.

[5]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

[7]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

[8] 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4.

[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1.

[10]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 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

[12]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1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14]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15] 本書編委會.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45.

The Problem Awarenes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rxism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en Dianlin, Chen Panpan

(School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Abstract: The way Marxism are concerned about reality determines that the problem awareness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dual meanings. They are unified in specific theory and practical tension structure, which, on the one hand, requires that we must adher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arxism, and on the other hand, reminds us to truly get to know the reali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tremely distinct problem awareness has been penetrated into Marxism, the primary “germ” of each theory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what and how”, which shows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to scientific socialism. Meanwhile, by exploring the problem awaren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over the past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e should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three historic positions, namely, 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the world, 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ic position of the Party.

Key words: New China; Marxism; Problem Awareness

責任編輯:春? ?柳

猜你喜歡
新中國
淺析新中國成立以來竹笛藝術的發展
戲劇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20:45:04
關注歷史發展的邏輯
還原真實
東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2:51:22
加拿大承認新中國問題探析(1949~1950)
歷史視角下推動新中國科技發展的科技戰略研究
美媒:“新中國”的贏家與輸家
環球時報(2016-08-30)2016-08-30 06:42:02
新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流動
新中國民族教育發展道路的探索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1:36:49
新中國60年中國的韓國文學研究
新中國的女博士學位授予史探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一级在线| 日本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免费看a毛片| 黄网站欧美内射|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婷婷综合亚洲| 成人在线综合| 99热最新在线|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影院|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国产偷倩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日本亚洲最大的色成网站www|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午夜国产理论|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亚洲三级a|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97se亚洲综合| 欧美a网站|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毛片在线看网站|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91在线丝袜|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999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主播喷水| 视频二区欧美| 91色在线观看|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欧美第一页在线| 夜夜操国产|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www.youjizz.com久久|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