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祎
摘 要:中學地理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通過教學創新的方式應用,這對激發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積極性有著保障。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轉變教學的觀念以及方式,突出學生在地理課堂活動中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對實現高質量課堂教學目標有著積極意義,將問題式教學方式加以科學應用,能為實現高質量教學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文章主要從理論層面就中學地理核心素養下問題式教學問題和教學實踐策略詳細探究,希望能為實際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學地理;核心素養;問題式教學
一、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新課改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抽象性的知識點比較多,問題式教學方式的應用將問題為導向,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積極探究,這對實現高效化教學目標有著促進作用,能為學生學習質量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二、 中學地理核心素養下問題式教學的問題
創新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地理課程教學質量,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問題式教學方法的時候,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因素影響下,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樣。
(一)問題目標指向不明
地理課堂教學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教學目標。問題式教學方式以問題為主,課堂中教師在應用問題式教學方法的時候問題設置的目標沒有明確指向,使得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
(二)問題設計不開放
讓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探究,促進學生對地理問題積極思考。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工作當中,沒有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多預設,少生成,設計的問題答案唯一性,這對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質量提升必然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由于教學的觀念沒有開放化,設計問題和學生的素質培養的需要聯系不緊密,只注重硬性的灌輸知識,使得問題設計對學生素質培養存在著效率低的問題。
(三)沒有深化問題研究
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對問題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缺乏創新觀念融入。新的教育改革發展階段,教師在問題的研究上不深入,沒有為學生深度學習進行科學指導。問題教學法是調動學生地理知識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素養有效提高。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當中要深化對地理問題的研究,針對學生素質培養積極優化設計,才能為學生學習質量提升打下基礎,但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對問題的設計缺乏深度,影響了學生深度的思考探究。
(四)教學評價沒有科學化
地理課堂教學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舉措,教師在新的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習素養的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在教學評價層面進行積極優化,才能提高地理課程教學質量。科學的教學評價的方式能為優化整個教學的過程起到積極作用,幫助學生在地理知識的學習中能夠樹立正確的態度以及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從實際教學評價的現狀能發現,教學當中存在著評價不科學之處,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三、 中學地理核心素養下問題式教學實踐措施
采用創新的方式,調動學生在地理課堂活動中學習的動力,才能實現既定教學目標,教師在地理課堂中通過問題設式方式展開教學,從以下幾點措施落實要加強重視。
(一)問題式教學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素養
地理核心素養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課堂教學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是基礎,通過突出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才能促進學生學習素質提升。針對學生人地協調觀素養的培養過程中,通過問題式的教學方法應用能起到促進作用。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核心素養的內容,展開針對性設計活動,通過發揮問題式教學方式的積極作用,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人地協調觀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培養學生這一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能抓住重點,突出人、事、地三理,對這幾者間關系、聯系和沖突要能明確,讓學生能夠產生認知沖突,在對人地關系主題的地理課程內容的講述過程中,不管是采用問題研究或是設計,都要能將豐富的人、事、地三理的關系凸顯出來。通過問題探究的方式圍繞人地關系展開教學,對學生人地協調觀素養積極培養,這對提升地理課程教學質量能起到積極作用。
例如: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述某流域的知識點中,讓學生對流域內部協調開發水資源以及環保意義進行說明,通過將田納西河流域作為案例進行講述,以此為主題展開教學,結合學生“人地協調觀”素養的培養需要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從流域治理以及開發層面加強重視,或是遷移到三峽大壩修建的爭議問題層面,你認為修建三峽大壩的原因是什么?你的建議呢?為評估大壩可能帶來的利弊需要考慮哪些?通過問題式教學的方式將人地協調觀融入其中,這對促進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質量有著積極作用,能為學生學習素養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二)問題式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性思維素養
地理課程教學當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廣,內容豐富,教師在對學生綜合性思維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將問題式教學方式加以科學應用,調動學生對所學習的問題進行探究的主動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和素質,為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在對學生綜合思維素養的培養中需要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能夠對學生多樣化思維進行培養,如在對要素、時空、地方的綜合思維培養中,讓學生能夠在情境學習中進行探究,促進學生能在問題解決的時候從現實的角度出發進行探究,訓練學生綜合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在為學生講述《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容中,教師可結合黃土高原歷史變遷作為探究主題,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探究不同時期的自然地理要素的變遷,這對提升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著促進作用。從自然要素的角度進行考慮,讓學生從土壤以及水文、氣候和地形等諸多層面的要素進行考慮,為學生地理問題探究的主動積極性起到促進作用,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綜合性思維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