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檢索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和問卷調查,梳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現狀、問題,進而提出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不但利于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而且對新課程改革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現狀;問題;對策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問題
本研究以CNKI為文獻檢索平臺,以“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等為主題進行檢索,重點搜索“CSSCI”期刊發表的相關文獻。挑選與研究直接相關的文獻,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的現狀。
1.國內
國內的高效教學研究比較活躍。有研究者對什么是高效課堂、為什么要構建高效課堂、怎樣構建高效課堂提出了有借鑒意義的研究成果。在新課程背景下主要強調讓主動學習成為常態,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1)關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針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研究者們提出要抓住常態課堂內的教學,提高單位時間課堂效率;要注重以生為本的理念,通過創設學習情境、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組合作等提高課堂效率;要注重小學生運算能力培養,引導獨立邏輯思考能力;要有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2)關于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研究者們提出要注重新課程理念的應用,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大力借鑒先進經驗,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倡導先進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開花結果。
2.國外
國外高效教學的理念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教學科學化運動。
赫斯特認為教學要通過發展擴大學生學習的概念圖式和心理技能,觸發學生行為變化。要考慮應當采取什么教學內容和運用什么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探索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
3.全面反思
從國內外研究的現狀來看,研究者們就本課題的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后續的相關研究具有借鑒意義。但也存在需要進一步拓展和加深的方面:進一步提煉和總結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反復證明高效的教學策略,以便推而廣之;進一步從教師和學生的角度,總結和提煉一種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模式,方便課堂教學應用,以便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站在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教師核心素養發展、“立德樹人”的高度進一步借鑒古今中外有益研究成果,立足實踐,探索出一條符合客觀教學規律,反映時代要求的高效課堂教學之路。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對策
1.抓住學生。只有抓住學生這個課堂學習的主體,千方百計激活和調動學習主體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學生被動接受地學為積極主動地學,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轉變教學理念。教師只有與時俱進地轉變教學理念,樹立新時代新課程的先進教學理念,變傳統的“傳道授業”為全新的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推動者、合作者,才能助力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3.學習應用先進的教學理論。只有按照當代先進的教學理論,緊密結合小學數學課堂實際,進一步理順課堂脈絡、環節,打造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變教學環節的無序復雜為規范可操作,才能進一步克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隨機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4.總結和提煉一種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模式。白銀市平川中學的杜鵬花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傳統的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學理論提出了一種“三環四步”參與式問題法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法以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為核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等主要環節環環相扣。課前學習主要包括展示、檢查、評價、預習等四個方面;課中學習主要包括創設問題情境、出示核心問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等四個方面;課后復習通過反思總結、構建思維導圖、分層訓練、適當拓展延伸來實現教學的高效。這種教學方法對解決當下小學數學課堂的無序教學問題很有意義。
三、結論與展望
1.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形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特色。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減少課堂教學中的低效行為,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形成特色,做好示范。
2.加強實證研究,扎根課堂實際,講求實效,探索出特色小學課堂高效教學模式。
3.合理借鑒吸收國外適合中國國情的教學理論和經驗,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4.開展教學名師送教活動,加強校際合作,共同學習,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開展多種形式培訓和學科競賽活動,提供更多機會和平臺,鍛煉和培養小學數學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杜鵬花:基于“三環四步”教學模式的微課教學設計與應用探討[J].甘肅科技,2016(5).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GS[2020]GHB123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繼豐,就職于平川區寶積鎮馮園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