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琴
摘 要:小學生對外界的環境與科學了解得比較少,小學科學的教學能夠讓學生了解自然事物,從而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規律進行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識。而在科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做與思”的培養,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具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針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融合的重要性進行闡述,然后分析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融合的策略,包括培養學生“做與思”意識、在科學實驗中進行“做與思”引導以及運用提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做與思”,旨在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科學;“做與思”;探究能力
隨著新教學思想的滲透,教師在進行科學課堂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將學生的“做與思”進行完美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并且在探究中不斷進行問題的思考,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夠在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實現“做與思”的完美融合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融合的重要性
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做與思”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做”指的就是學生的課堂實踐,科學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主的課程,只有通過學生親手進行實驗操作才能夠領會其中的規律,對課程內容具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只動手不動腦,那么就會浪費課堂時間,無法學會課程所學的內容,學習比較機械化。而在動手的同時也動腦,能夠讓學生對自身所研究的問題進行思考。不斷回答教師的問題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1]。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融合的策略
1.培養學生“做與思”意識
為了更好地實現小學科學中的“做與思”融合,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意識的培養,這樣才會讓學生形成適合科學課程學習的良好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對待這門課程。比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課程“物體的形狀改變以后”時,教師應該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一邊實踐一邊思考。教師:“物體受到一定的力時會產生形變,大家認為正確嗎?”學生:“不正確,因為我推墻一下,墻并沒有發生形變。”教師:“這位學生說得非常好,用墻舉例,大家只是肉眼看不到變化而已,而其實它會存在一個微小的變化。同學,你用手指去點一下自己的胳膊,你看看會發生什么。”學生照著教師的話去做,發現胳膊被指出一個小坑。教師:“然后你再把手指拿開,看看會發生什么。”學生仍然照著教師的話去做,發現坑沒有了。教師:“大家想想為什么會出現坑,后來坑又不見了呢?”一位學生特別聰明,他表示因為胳膊受到了手指的壓力所以產生形變,最后手指又撤了回去,所以壓力不見了,形變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了。教師繼續問:“有沒有受到力發生形變的,這個力撤走之后形變也不恢復的呢?”學生1:“當我用力打擊玻璃,玻璃碎了,但是它不會發生形變。”教師:“這個例子說得對,但是不適合實驗,有沒有其他例子呢?”學生2:“使勁拉彈簧,把它的彈力拉沒了,松開手彈簧也不會恢復。”教師帶領學生做彈簧實驗,實驗分為兩組,一組是不破壞彈簧的彈力,通過拉伸對彈簧的形變進行觀察,另外一組用力拉彈簧,破壞它的彈力,然后撤掉拉力后進行彈簧形變的觀察。通過“做與思”引導學生形成好的學習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
2.在科學實驗中進行“做與思”引導
實驗是小學科學課程中經常出現的內容,如果教師只進行理論的研究,不但無法實現讓學生進行課程內容的理解,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學課堂厭倦。因此,教師可以借用每節課的科學實驗環節進行“做與思”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在進行“照鏡子”實驗時,教師在實驗中要求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進行研究,教師并沒有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設計告知,而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實驗,在實驗中自主探究尋找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師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來實現學生對實驗探究的引導,有助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完成實驗操作。教師:“大家平常都照鏡子吧,看看鏡子里的那個你與現實中有什么不同呢?”學生1:“一個在鏡子前面,一個在鏡子后面。”教師:“距離是一樣的嗎?”學生:“應該是一樣的。”教師:“別急著回答,用實驗結果來告訴我。”教師通過相關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做與思”的融合,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2]。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是一門探究性學科,對學生的實踐和思考具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只有在做中進行思考才能夠實現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也才能夠在探究中不斷進行規律的總結和現象的發現,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該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形成“做與思”的意識,并且能夠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有效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尚宗光.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0(12):172.
[2]曾瑞芳.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10):68-69.
注:本文系南靖縣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基于技術與工程領域對以做促思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njkt191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