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聲有 張兆發 劉彩惠
【摘 要】 本文在擊劍訓練中運用刻意訓練實踐的基礎上,發現刻意訓練在擊劍教學與訓練中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明確訓練目標,使訓練過程更具目的性、先進性、創新性和高效性。通過反思與整理,提出刻意訓練在擊劍訓練的準備活動及技術教學中的設計思路,為體育教學與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 刻意訓練? 擊劍? 訓練? 教學設計
1. 前言
“刻意訓練”這個詞最近常被人提及,強調的是如何高效學習,保證足夠的強度,并對學習提供的有效反饋。應用于體育領域,能夠充分利用人類的身體與大腦的適應能力,來逐步提高技能,發展本來不具備的能力,挖掘內在的潛能。刻意訓練對傳統訓練而言,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反饋、有調整的合理練習。通過刻意訓練的學習,使學生的大腦與動作技能之間建立心理表征,實現動作技能從泛化階段到分化階段再到動作的自動化階段,使動作技能在刻意訓練方法的幫助下越快越精確的掌握運動技能。
2. 擊劍訓練中運用刻意訓練的思路構建
在擊劍訓練中,通過刻意訓練的運用使受訓者在練習過程中建立心理表征,學會用新的思路和角度、方法促使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思維的改變。通過有目的訓練使受訓者突破舒適區、勇于挑戰并接受新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學會反饋,重新布置任務,重新專注的練習,提高專業技能能力,培養技術分析能力,增強大腦與肌肉的靈活性。刻意訓練培養在平時學習時做到有目的、有專注、有反饋、有調整、有挑戰,并且日漸精進,使受訓者能達到切合實際的進步。在擊劍練習中,分為專項準備活動即協調性活動與專項步伐,以及擊劍技術兩個方面的訓練。該訓練方法的應用讓受訓者學會在團體、個人的練習中來高效的、系統化的實現切合實際的訓練目標。
2.1? 專項準備活動的設計
擊劍訓練中一般都是按照老一輩的訓練方式在傳承,這樣的效果是細微的,準備活動亦是如此。傳統的訓練方法中,練習過程更多的是為了任務而完成訓練,花很多時間和一定的量才會有所提高,訓練積極性不高,訓練效果不佳。刻意訓練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練習過程中主要讓練習者建立心理表征,再加固練習,學會在訓練中學會用新的思路和角度、方法、促使專業技能的提升、思維的改變。在準備活動中會通過專門性的組合運動來練習,把每個要做的內容提前規定,練習者進行練習中就會通過視覺(看標志點)和聽覺(聽指導)來練習,練習者明確自己的目標以及發展的方向,通過長期的適應,讓大腦與肌肉的增強聯系,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在動作上表現出流暢、連續的練習,從而避免了練習過程的枯燥性,使練習者的練習積極性提高。
2.1.1? 協調性活動的設計
擊劍的協調性練習占據了很重要的部分,而怎樣將協調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就要利用符合自己的運動模式讓其做的更出色。在傳統練習中,訓練是在教練的安排下所完成的,訓練效果并非理想。運用刻意訓練練習中,通過信號的引導和提示(根據所要學習的內容安排),讓受訓者在練習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對受訓者而言是一個由感知到明確目標并把握技術動作的過程,保證動作正確性的基礎上再追求速度上的更快。要讓每個動作是在條件的要求下完成,面對不一樣的練習來突破練習者的舒適區,讓練習者的大腦與四肢建立有效的聯系。
2.1.2? 擊劍步伐的設計
運用刻意訓練進行擊劍步伐的訓練,首先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標并提高專注力,在訓練中遇到問題時及時與教練溝通,溝通之后需要教練員根據情況設計不同的內容和運動量。通過長期的有目的、有反饋、有調整的循環練習使肌肉與大腦之間的聯系得到強化進而實現訓練的目標。例如借助標志桶來進行步伐練習,將每個錐桶都規定不同的動作變化,第一個標志桶,規定學生們交叉跳兩次,再恢復到實戰姿勢后前進到第二個標志桶,在第二個標志桶,規定學生實戰姿勢原地縱跳兩次,再接著一步兩步(一步慢,后兩步快,要有快慢的節奏)到達第三個標志桶,第三個標志桶,規定學生做一步弓步。各銜接點要求動作的連貫性。教練員不僅觀察完成動作的正確性、動作的速度及質量,同時要鼓勵學生。通過刻意訓練建立動作的正確意識,在練習運動技能同時也是一個大腦與肌肉交流的過程,而這也是運動技能的聯結過程。
2.2? 擊劍技術教學的設計
擊劍比賽中得分點就是刺中對方的有效部位,這就要求控制手指的力度和劍頭的準確性。對于點刺這個環節來練習,在傳統訓練中練習者大多數都是像機械一樣完成單一技術動作的練習數量,往往忽略動作的正確性,造成了練習者是在為了完成任務而練。對于刺點技術運用刻意訓練,當練習者調整好后,規定每個部位的刺點要求,安排合理的次數,如此使受訓者更加明確訓練的目的。比如刺四號能不能挑戰連續刺中3次。若是能連續刺中,則可以進行下一個挑戰,若未能完成則是練習者的盲目性并缺乏專注力,則需及時通過與教練的溝通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使練習者調整心態,多建立語言上的交流,并在交流后對原有計劃做出調整,使練習者在練習中培養大腦皮質的興奮、讓動作進一步在大腦中留下信號。從有意識發展到一個無意識的過程,讓訓練成為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反饋的過程,運動技能也實現從泛化階段到自動化的過渡。
3. 總結
隨著競技體育在教學和訓練中不斷的發展,在訓練與教學中引入刻意訓練方法不僅可以豐富傳統教學模式,滿足教學和練習的需求,而且更有利于提高訓練質量。刻意訓練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會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明確訓練目標,使訓練過程更具目的性、先進性、創新性和高效性。因此將其應用到體育運動的學習與訓練中讓更多的練習者學會高效的學習,敢于打破自己的舒適區,創建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或是練習方法。將刻意訓練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達到了訓練過程的高效性,在一定范圍內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基金項目:南昌航空大學2020年學生三小課題,刻意訓練在擊劍訓練中的運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