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金加參 白瑪曲珍
【摘? 要】本文以旅游業作為西藏自治區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但與旅游業產業地位不相適應的是旅游業發展所需人才嚴重不足的現狀,特別是導游隊伍層次低、質量差、結構不合理的實際制約著西藏旅游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重點探討西藏旅行社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導游人才,以應對西藏旅游英語的教學與改革。
【關鍵詞】旅游英語;教學與改革;模擬導游
引言
“旅游英語”課程是以模擬導游活動全過程為主的綜合性專業課,該課程依照旅游教育培養目標與旅游市場實際需求精心設計,課程通過理論講解、示范、演練和實踐活動,著重培養學生將英語與旅游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成為專家型和文化型導游的目的,屬專業核心課程。經2007年教學大綱修訂,我院在英語導游專業增設了該課程。
實踐教學是“旅游英語”課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該課程開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此前,由于各種原因這門課程一直沒能在我院開設,導游專業的學生只能通過“旅游英語”、“導游業務”等其他課程來學習導游的技能技巧。“旅游英語”側重于景點介紹和專業詞匯的學習,“導游業務”側重導游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規則,這樣學生對相關技能的學習較難系統。
1.“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西藏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大量游客蜂擁而入,能否讓這些旅游者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除了交通、食宿等諸多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作為旅游業主體的導游服務是否令旅游者滿意。導游工作是一項經濟工作,也是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強的民間外交工作,導游服務工作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旅行社的經濟收益,而且關系到地方的聲譽和形象、關系到旅游業的成敗。這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導游人才隊伍,因此各旅行社現在對導游人員的挑選越來越嚴格,許多旅行社都要求剛分來的學生盡快上崗、單獨帶團。
2.“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實施模式——全程組團實地模擬導游
2.1“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設計基礎
實踐教學是“旅游英語”課的主要特色之一,是該課程開設成功與否的關鍵。英語導游專業學生入學后經過兩年半的英語專業學習,已經有了相當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同時,旅游專業課已經為學生打下了厚實的旅游專業基礎,“旅游英語”課設計在三年級第二學期開設,目的是以該課程為平臺,把旅游專業知識與英語運用能力相結合,通過課堂訓練與課后實踐,使學生能夠用英語準確、流暢、規范地向旅游者講解西藏自然旅游資源、民風習俗等知識,達到成功地進行跨文化溝通、促進交流的目的。
2.2“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實施模式
授課教師在學期初準備課程教學的時候就要制定一個實踐教學計劃書,包括實踐教學的目的、時間、內容、景點的選擇、組織形式、安全保障措施、考核評價方式、經費使用等,經過學院、學校教務部門的批準,方可實施。
“組團一站式實地模擬導游”模式中,“導游”由學生擔任,由4-6名學生組成“導游”團隊,“游客”則為我院外籍教師(一般為4—6名)和我院有導游教學和實踐經驗的青年教師,共同組成一個“旅游團隊”,經歷帶團的全部過程,完成設定的帶團任務。每一次帶團,“導游”團隊不變, “游客” 則不同。
到了規定的結束時間,所有學生和帶隊老師到指定地點集合,授課老師清點人數,請帶隊老師做點評,特別要指出錯誤和不足的地方,同時給每一位學生打分。返校后,組長要綜合組員的體會和意見寫出總結,授課教師根據旅游者的反饋和各組報告進行總評,總結本次實習中值得肯定的做法。同時授課老師也要填寫實踐教學記錄表,總結授課效果和不足之處,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并且及時將實習情況通報給組成旅游者的教師團隊。
2.3“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模式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1)特色。“旅游英語”在國內開設的歷史已經有20多年,實踐教學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各院校都有自己的模式。我院開課晚、起點低,幾乎是白手起家,沒有任何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可循,但在實踐過程中,我院“模擬導游”課程現行教學和實踐模式充分汲取了內地其他院校相關專業實踐環節的經驗和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同時又結合西藏實際進行了大膽創新,突出表現在這一模式具有投入少、見效快、學生和教師互動參與多、模擬實踐性強等特點,有助于對培養適合本地人才模式的進一步探索,對其他相近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2)創新之處。在內地一些院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也逐漸把課堂搬到當地的旅游景區景點,開展模擬導游實訓。所采取的方式也是在實地景點,學生面對老師或者同學進行解說訓練。相比這樣的模式我們現行的“全程組團實地模擬導游”實踐教學模式具有更多的創新點。“全程組團實地模擬導游”實踐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西藏大學的外教資源,最大程度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導游服務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既然英語導游專業的學生今后的導游服務語言為英語,服務對象以國際游客為主,讓學生盡量早熟悉國際游客特別是西方游客,了解他們的興趣點、旅游習慣、旅游期望、性格特征、文化禁忌等,同時檢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成為導游專業訓練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在這過程中,這一旅游英語中情景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效能,避免片面依賴現代化設備來進行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和應用價值。
3.結語
“旅游英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雖然已經成型,但是還沒經過實踐的檢驗,一定還有許多的缺陷。我們將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邊實驗邊修改完善。隨著西藏大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和辦學要求的日趨提高,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旅游人才市場的不斷變化,本實踐教學模式將隨之不斷調整和進一步發展。況且,一個模式解決不了所有問題,我們希望學校能進一步扶持實踐教學的發展,積極探索更科學、更有效、更具有可持續性的實踐教學發展模式,以期為西藏的社會發展培養更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尼瑪普赤,索朗旺姆主編.西藏導游英語[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2]河南省職教教研室.旅游英語--教學改革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李平主編.旅游文化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論文集 2017[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8.
[4]王麗麗主編.旅游英語[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5]西藏自治區政協文史委編.西藏旅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安才旦著.西藏旅游[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
[7]楊輝麟編著.西藏旅游全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8]西藏旅游編輯部著.西藏旅游完全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9]江波編著.模擬導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西藏大學教學與改革項目“情景教學中旅游英語的教學與改革研究”(項目號:XZDXJGYJ20201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伍金加參(1984.07-),男,藏族,西藏阿里普蘭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藏民俗。
白瑪曲珍(1976.04-),女,藏族,西藏亞東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
西藏大學? ? 西藏拉薩? ?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