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良莠不齊、價值多元的網絡信息對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產生嚴重的影響,網絡思政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工作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醫學院校的網絡輿情主要指的是醫學生就互聯網上的網絡事件表達自己的情緒、意見、觀點和態度,并加以“病毒式”傳播,形成一定的效應和影響。本文重在分析新形勢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的特征、引導現狀,并探索新的引導方式,以期對醫學院校網絡輿情應對與引導提供幫助。
【關鍵詞】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引導
引言
醫學生作為使用網絡的主力軍之一,對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及社會的影響正在逐漸擴大。醫學院校的網絡輿情已經成為了和諧校園的晴雨表,輿情引導工作如今已經成為醫學院校宣傳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提出:“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所以增強對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的研究,這無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新形勢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呈現的主要特征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認為新形勢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主要呈現出以下特征:
(1)網絡輿情的傳播群體具有特殊性。一般來說,高校包含教師和學生,由于教師能夠保持較為理性和理智的“發聲”,所以本論文研究的主要著重點是醫學生。醫學生作為醫學院校一個龐大的載體,其“發聲”會影響高校網絡輿情的走向。作為醫學院校網絡輿情的傳播主體,醫學生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首先是醫學生的個體認知。縱觀大學生的年齡,一般是在18-22歲,且多為“00后”,他們具有獨特的個體認知、專業屬性和關注重點,他們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遇到事情更喜歡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愿面對面和別人傾訴。因此,醫學生特殊的個體認知造就了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傳播主體的特殊性。其次,醫學生實踐性較強,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周期長,科研實驗壓力、規培任務、臨床科室輪轉等,容易使得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網絡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加之醫學生的關注重點也很獨特,凡是與醫療行業、醫德醫風、醫患關系有關的網絡輿情信息都可以引發醫學生的興奮點,而這些話題往往又是容易產生負面輿情信息的“引爆點”。
(2)網絡輿情的傳播方式具有多樣性。當下,“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醫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平臺。他們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朋友圈、QQ群、超話、公眾號等網絡載體來發布和傳播網絡信息,這種傳播速度又快又廣泛。同時,傳播方式的多樣性也使得醫學生的個人隱私遭到泄露,更容易讓不法分子趁機蠱惑人心。
(3)網絡輿情的話題具有廣泛性。醫學生除了具備一般大學生的特性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所學的專業為醫學,專業性強,且與社會接觸較多。例如:醫學生培養教育、醫患關系、醫療糾紛等等,這些都讓醫學生找到了更多話題引發的可能性。同時,他們也會將校內的一些事情與社會上的事件聯系到一起,使得原本簡單的輿情事件變得更加復雜化。
2.新形勢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面臨的新常態
2.1傳播主體受網絡輿情影響范圍廣
大學生在校期間處于人生發展與成長的關鍵時期,無論是身體、年齡還是心理情況,他們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這個階段,他們很容易受到網絡輿情的影響,尤其對他們的思想行為。面對網絡紛繁復雜的信息,他們缺乏一定的判斷能力,網絡輿情不斷擴散的信息容易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走向歧途。
2.2醫學生網絡輿情監控難度大
雖然高校建立了相應的輿情監測系統,但是這也很難做到對醫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全覆蓋。對醫學院校的輿情進行監控、研判、預警,都是目前擺在高校網絡輿情引導與處置方面的難題。
3.河北醫科大學在網絡輿情處理與引導方面的做法
河北醫科大學作為河北省一所重點骨干醫學院校,對意識形態工作高度重視,在河北省內的醫學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網絡輿情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向來受到學校黨委的高度關注。
針對網絡輿情處理與引導,河北醫科大學建立了“輿情監控—輿情報告—輿情研判—分類處置—總結評估”的程序,來處置突發網絡輿情應急事件。學校黨委宣傳部負責全校的網絡輿情工作,學校也成立了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面對網絡媒體出現的突發重大網絡輿情,按照信息內容的不同,黨委宣傳部在嚴格執行保密法律法規、新聞宣傳紀律等規定的基礎上,上報學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經過研判之后,提出相應解決方法。
4.新形勢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應對與引導策略
4.1建設醫學院校網絡思政工程
打造網絡思政工程,核心在于觀念的轉變,要變原來的思政教育模式為以文化人、實踐育人,通過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不斷推出品牌文化活動,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如河北醫科大學舉辦“追尋成功校友的足跡”“院士回母校”“抗疫英雄報告會”等,不斷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開展“感恩實驗動物 培育醫學人文精神”主題活動,通過解剖學、法醫學等專業課滲透思政教育。
4.2完善各種制度保障機制,注重網絡輿情監測和研判
我們常說“要把負面網絡輿情扼殺在搖籃里”,這就表明處理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最好時機是在沒有形成大規模網絡輿情之前,這就要求醫學院校要完善關于網絡輿情的各種保障機制。上到學校黨委相關部門,下到各二級學院、二級部門,都要構建信息監控系統,發現苗頭及時上報,學校黨委要及時對上報的輿情進行分析和研判,從源頭上控制住輿情的惡性擴散。
4.3建設專業網絡輿情引導隊伍
網絡輿情引導相對來說是具有專業性的一項工作,醫學院校要加強對專業性網絡輿情引導隊伍的建設。首先,堅持“全校一盤棋”的理念,自上而下建立網絡輿情引導隊伍。如河北醫科大學建立了各二級學院和部門的“核心網評員”,其功能就是對各學院、部門的信息進行監控,對輿情進行引導。其次,強化培訓,邀請網絡輿情領域相關專家舉辦講座,普及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張云霞,王晨.意識形態教育視域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7:52-53+72.
[2]李巧芳.新時代背景下醫學院校網絡輿情引導策略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29-31.
課題項目:2020年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項目編號:GXDJ2020A013)。
作者簡介:王學嘉,1990年出生,男,漢族,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研究生學歷,現就職于河北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新聞傳播。
河北醫科大學? ? ?河北石家莊? ? 0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