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紅民
摘? 要:核心素養指的不是一種能力,一種習慣,而是一個人能夠從小到大成長所需要的綜合素質,是一種綜合處理問題方式與能力,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生活經驗,性格習慣綜合運用起來的一種方式。運用核心素養進行研究性學習,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掌握知識的能力,將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優勢發揮出來,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綜合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探索與實踐
初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而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初中數學的學習朝著更加多元化方向發展,比如掌握知識還要提高處理、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在處理課本上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
一、研究性學習的主體
由于新課改的實行,學生對于學習的方式不再像以往那樣以被動接受為主,而是由被灌輸者轉化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負責課堂的引導任務,靈活使用教材中的探究性學習素材,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自主聯系教材所給的素材進行思考,產生問題,把教材中的問題通過思考轉化為自己的問題,拓展問題的深度廣度,發散思維,體現探究性學習開放性的優勢,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1]。
在教學過程中,以“相交線與平行線”一課為例,教師要充分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從知識面上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考慮是什么原因產生相交,又是什么因素會使兩條線產生平行,讓學生多觀察相交與平行線的特點,產生一些大膽的猜想,此時學生還不知道知識點,猜想過后通過與知識點作比較,發現自己的問題,完善自己猜想的漏洞,這樣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會更加清晰與深刻,在上完課后,還可以讓學生在性質方面進行更深入的聯想,比如它與后面的三維空間有什么關系,從三維角度來看。平行與相交有什么關系,從而引出面的概念,立體的思考問題。
要做到這些,就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從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出發,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與自主思考相結合,在學習中能真正地獨立思考,而不是接受知識理解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靈活應用起來,對于幾何部分的把握更深刻,使得相交線與平行線這節課對于學生更加明白。
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把重點放在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上來,學生通過追求問題的答案與解決自己的疑惑而去學習探究,能更好的明白一些數學中比較抽象甚至矛盾的東西,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逐漸明白知識點,掌握新的數學概念。
通過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既能更深入的掌握知識點,通過積極探討問題,提高學習積極性,也能梳理清楚以前學習的數學理論框架,對于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怕苦心理也能減輕,從而更容易接受新知識的影響。比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白,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這類知識,首先讓學生有一個具體的思維圖像,讓學生通過圖像先了解這個概念,然后通過圖像與抽象概念的轉化,在全等三角形的變換中,讓學生借此展開討論,對于角度問題,以及后面的借助全等概念解決三角問題與函數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方向,通過這些討論,霸權等三角形的各種概念弄清,找出問題中的共性探討出來,這樣,在后面的三角問題與函數問題中,學生就能靈活的運用三角概念定理解決后續問題。
三、通過情景教學,引起學生興趣
核心素養下的數學教學,對于教師的定位就是給學生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通過情景教學,把各種數學理論概念結構給學生直觀的體現出來,具現化各種概念性東西,促進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逐步建立自己的數學知識框架[2]。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從書本概念走向生活,通過情景中的各類場景,學生通過空間記憶的遠比書本記憶的更加深入,而且體驗感比較好,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各個方面得到鍛煉,比如把數學書本上的相關問題轉化為生活常見的問題,學生就會對解決這個問題產生興趣,進而運用自己掌握的各類知識解決它,過程有趣,學生也得到了思維鍛煉。
我們以“概率初步”這一課舉例,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從實際出發,進行幾個簡單的概率活動,把書本中的案例進行具現化,盒子中的球拿出顏色概率讓學生親自上手,使學生對于概率的認知更加直白,進一步增加游戲難度,讓學生嘗試簡單隨機抽樣以及系統和分層抽樣,先做游戲,做完后讓學生總結規律,計算各種概率。
四、以人物事跡激勵學生
初中生正處在心理生理發育成熟的路上,如何讓學生能夠有興趣學數學就是老師的難點了。但是初中生又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初中階段才開始會有崇拜的人或者事物,教師可以以數學定理的發現者為引子,先給學生講述數學家的故事以及如何發現該定理,又是如何證明它的,在當時的數學工具比較簡陋的情況下是如何做到的,給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思索,體驗前輩的數學家們的數學思想,,通過給學生擴展這些課外知識,學生對于人文歷史有了一定的掌握,對于數學學習也會產生一定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可以穿插講解科學家祖沖之父子是如何計算圓周率的,并讓學生根據人家的算法自己計算,看能夠計算到小數點后幾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函數部分在初中時一個難點,就可以在講解函數的時候,給學生提前講述愛心方程是怎么出來的,笛卡爾克服了怎樣的困難才使數學發展更進了一步,學生一般都會比較感興趣,容易讓學生對于函數有興趣,降低學習難度。
五、結語
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一定要做到對學生開放,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出學生的獨立思維。研究性學習對于初中學習數學的幫助非常大,既可以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討出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習的知識,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理解與記憶知識也會更加的高效,進入學習狀態也會更快,對于提高課堂質量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參考文獻:
[1]邱秀梅.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0(06):4-5.
[2]楊尊旗.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