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
摘? 要:閱讀能力是衡量一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指標。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好語文打好基礎。隨著我國的教育的全面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教師要順應教育發展的潮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文章就新時期下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探討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目前,閱讀理解在小學語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學生認識生活,了解社會的重要方式,同時還是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可以掌握一些生字詞,積累詞匯量。同時,還能接觸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學生人文素養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新時期背景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在閱讀方面熱情不高,直接影響著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學方式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阻礙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因素。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一、新時期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現狀。
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就閱讀這個版塊而言,有些教師的觀念仍然十分陳舊,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過于重視學生技能訓練,忽略了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應用知識灌輸的模式,學生被動學習,導致他們的閱讀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甚理想。針對這些問題,語文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實施趣味性教學,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養成閱讀習慣,逐步實現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1]。
二、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以教材為本,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語文教材是經過多年實踐教學不斷完善而編排,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因此,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以教材內容為本,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例如,在講授編部版《小壁虎借尾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先給學生做好閱讀示范,將閱讀技巧逐步傳授給他們,讓他們明確哪些部分需要精讀,哪些部分只需泛讀,哪些內容只需通讀,然后引導自主閱讀,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各種閱讀方法的靈活運用,在掌握自己所需的知識的同時,還有利于消除閱讀時產生的乏味感,體驗閱讀的樂趣,達到提高閱讀興趣的目的。
(二)定期舉辦讀書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長期的訓練。因此,教師可定期舉辦讀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在讀書活動中逐步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比如,教師可以以組為單位,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自主閱讀,學生完成閱讀后,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學生通過相互交流,互相學習,不但完善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另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性格和特點進行深入了解,結合在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給學生找一些合適的素材,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學生在閱讀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一些具有啟發性以及層次性的問題,讓他們在問題的指引下進行閱讀,同時給他們規定好閱讀時間,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學生完成閱讀后,鼓勵他們主動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想。教師從學生的閱讀感想中可以得知學生的閱讀情況,了解他們通過閱讀是否有新的收獲。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表現,給予表彰以及相關的獎勵,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信心與閱讀興趣。學生通過參與讀書活動這種方式,逐步提高閱讀水平并養成閱讀的習慣。
(三)創設閱讀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驅動學生閱讀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閱讀情境,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減少閱讀時產生的陌生感,把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引入閱讀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去探索語文藝術的魅力。現階段,互聯網十分普及,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一些有關教學內容的視頻或者音頻創設教學情境,確保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目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多與學生交流,悉知他們的閱讀需求,以他們的視角為出發點,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加強他們的認知體驗。通過情景教學法,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雙重感官,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還有助于他們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2]。
(四)給學生推薦高質量的書籍,讓他們通過課外閱讀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與閱讀數量,讓他們從閱讀中獲得語感,獲取新知識。課本內容十分有限,難以完全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由于小學生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判斷能力非常有限,不知道如何選擇課外讀物,因此,教學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為他們選擇合適的高質量的課外讀物,讓他們在閱讀中不斷增加自身知識面,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同時還可以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學生通過閱讀《魯賓遜漂流記》,可以學會人在面臨困境時,不能輕易放棄,只要隨機應變,總會有轉機;通過閱讀《八十天環游地球》,學生就會感悟到人應當遵守承諾,只要有夢想,能為夢想努力,總有一天夢想便能夠實現。學生通過閱讀高質量的課外書籍,能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語感,閱讀能力也在無形中逐漸提高,同時還可以在閱讀中形成高尚的品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往后的學習和發展影響很大。而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必須加強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結合學生實際需求,立足于教材內容,逐步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技巧,定期組織讀書活動,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習慣;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方法,加強他們閱讀興趣的培養。與此同時,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課外讀物的建議,讓他們在閱讀課外讀物的過程中,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實現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賴真明.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策略[J].讀與寫(上,下旬),2020,017(005):100-101.
[2]莫華全.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