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調君
摘 要: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階段教學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這一模式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生本理念指的是以生命為本,以學生為基礎,使傳統的教學發生巨大變化,課堂教學從以往的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生本理念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學習潛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為本,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并且依靠學生,讓學生掌握知識、獲取經驗、提高能力。為此,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如激發興趣、鼓勵評價、創設情境等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從而構建積極、歡樂、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設計并不合理
當前階段教師并不重視教學設計,且沒有在上課前認真研讀教材,更沒有全面考慮學生學情,課堂教學中存在照搬教案的情況,這就使得在課堂上很難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此外,教師在教學中并不重視創新設計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1]。
2.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重視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且偏好通過測試評價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雖然說這種教育模式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但是從長遠角度分析,并不能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傳統應試以及“灌輸式”教學方式,只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趨于表面化,只重視識記知識,并不重視理解與應用數學知識。
二、以生為本,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數學課堂更具探索性,也能讓學生在其他同學的影響下學習新的知識,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潛能、能力等,全身心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對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2.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不應通過一時的成敗去論英雄,還需要重視以生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也是教師打造高效課堂基本的保障[2]。
三、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模式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轉變自身教育觀念,逐步增強自身生本意識,使其認識到生本教育理念下學習數學學科的重要性,之后主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生本理念,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2.通過生動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好的課堂導入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對新知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依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以輕松的音樂、帶懸念的故事等引入課堂教學,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更能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3]。在教學“小數除法”時,按以往的教學,很多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沒有濃厚的運算興趣,因此筆者利用了故事導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導入新課內容。比如說,“‘聯盟一號飛船因為一些故障無法正常降落,而宇航員科馬洛夫在飛船墜毀之前已經告知全國的小朋友:在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個小數的運算,而且要點對小數點的位置,因為聯盟一號飛船這場悲劇就是因為計算過程中忽略了小數點造成的。”在這樣的課堂導入之下,讓學生意識到小數點在計算中的重要性,用生命換回的知識更應珍惜,不僅僅是產生興趣,更形成對知識的敬畏和尊重,帶著使命感去學習,為學生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3.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通常來說,兒童的思維都是開始于動作之前,假若學生的身體動作與大腦思維之間的關聯被中斷,那么學生的大腦思維就無法得到發展。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也能兼顧數學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之間的關聯,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和諧、有趣的課堂中高效地學習。在教學“軸對稱和平移”這一節時,要求學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紙片,引導學生用紙片剪成指定的圖形。之后,讓學生觀察并折疊圖形進行探討:“這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哪條線是對稱軸?對稱軸有幾條?”同時,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圖形并進行圖形平移,在平移過程中直觀地觀察到圖形平移的運動軌跡。從動手操作中認識到圖形的對稱軸以及平移的方法,直觀、形象地建立學生的空間概念,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總之,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激活了課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逐漸變成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樹立“生本”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臺,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學生終身發展搭建了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宇.生本理念下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6(14):30.
[2]盧薈.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南北橋,2019(7):156.
[3]童宜社.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