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夢蓉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的目標也隨之不斷變更。目前建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可以從建構學生數學素養的條件以及方式著手,變革教學模式,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素養;實踐教學
數學是小學主要學科之一,學習數學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在目前新課改的前提下,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就是建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與傳統的以考試為目的的數學教學相比有著不同的方式與方向,對學生的成長、學習有重大的意義。這篇文章就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
在如今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很多數學教師運用近年提出的新型教學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為達到此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從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等方面著手,建構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慢慢地學習并掌握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以達到輕松學習數學的目的。
一、建構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條件
(一)利用先天條件,培養數學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在學生先天素養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訓練學習,再經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有意識地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達到提升數學判斷水平和學習數學的技能及品質的目的,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的學習內容,例如:訓練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小學生是未來的創造者,是社會中最強有力的潛力股,未來將擔負起社會發展的重要責任,因此,教育者除了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先天的條件,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運用數學知識,訓練數學基本能力
數學理論支撐著各個學科,它也以各種形式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從數學最基本的理論著手,慢慢地訓練學生深入領悟數學含義,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這門學科來源于生活,而方方面面生活的正常運行也需要數學思維的支持。因此,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借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圍繞生活中的情景進行討論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新的技能,幫助學生提升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借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訓練數學思維,提高數學基本意識
第一,數學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讓學生在激發自己學習樂趣的同時鍛煉自己的實踐本領,從而能從內心愛上數學。第二,教師要從旁引導學生,協助學生更深入地領悟數學理論含義。數學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數學知識,也可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要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還要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達到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運用數學思維快速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目的。第三,數學教師可以借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日常教學,讓學生在教師所設的框架之中解決教師所設置的數學問題,進而填充自己的數學知識,訓練自己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
二、建構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式
(一)訓練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
學生最早接觸的數學是在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最初的數學知識也來源于生活,所以,數學教師就可以借用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來進行近幾年提出的體驗式教學,并在此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借用數學知識將生活中蘊含的數學理論概括出來的能力。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學習數學時會遇到很復雜的數學計算問題,比如乘除和百分數等,這就需要學生將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轉化并歸納總結出來,比如8÷4=2,8÷2=4等算式歸納為a÷b=c,則a÷c=b,b×c=a等。高年級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仔細觀察這些算式的變化規律,進而可以將熟識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抽象形式來進行表達。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并且在教師的指引下,能漸漸地形成自己的抽象思維,這對于學生之后的學習,不管是在圖像抽象上,還是在各種概念抽象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革新數學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維會受到固定思維的阻礙,從而影響教學質量。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思維,不斷學習最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進而能主動并積極地加入數學學習中來。每位學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時創設更多有趣的教學情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有趣性和靈活性,讓學生在學習時能長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并能在較短時間內領悟所學習的內容,以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三)提升學生的應用數學能力
社會在不斷發展變革,教育的目的也隨之不斷變更,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運用傳統的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獲取高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學習內容,從根本上學會問題的解決方法。因為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而生活是千姿百態的,如果學生沒有從根本上學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沒有良好的數學思維和學習習慣,就很難解決生活中千奇百怪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將知識進行更深的歸納總結,并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將學生領進數學教學環境中,協助學生養成數學思維以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更多地提倡運用實踐進行教學。小學數學實踐性教學的施行,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能更加深入地領會數學的魅力所在,這也為學生將來的各項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學梅.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讀寫算,2020(30):83.
[2]張建忠.如何在高段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讀寫算,2020(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