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遠
摘 要:眾所周知,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開展的基礎,能夠為學生提供一條高效學習的路徑,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化學實驗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如何在化學課堂中高效地開展實驗教學成為廣大初中教師需要共同探索的一個難題,教師要在實驗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將教學融入學生的學習當中,使實驗教學能夠發揮相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形式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引入化學實驗教學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同時對于初中化學老師來說,引入實驗教學的形式,對于開展化學教學來說是一大挑戰。廣大初中化學教師要充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運用演示實驗和自主實驗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促進化學實驗教學的高效開展。
一、創設實驗情境
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創設一個相對較為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開展實驗學習,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在化學教學中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自由性能夠在化學實驗課堂中發揮到最大。[1]同時,這樣的教學形式也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提出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開展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使得化學實驗教學能夠高效開展,教師要在課堂中創設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教學情境。
如,在探究“無色酚酞和紫色石蕊試液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三瓶分別盛有無色酚酞溶液和一瓶盛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劑瓶,設計一個性質對比的實驗:取適量的HCl、NaOH、Na2CO3溶液分別放入三支潔凈的試管中,再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讓學生對比觀察三支試管中的現象;然后重復相同實驗,滴入無色酚酞溶液,鑒別無色酚酞和紫色石蕊試液的性質,通過創設實驗進行對比演示,設置了一個較為輕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一步一步對化學結論進行探索,這樣的教學形式比直接告訴學生結論效果更好,學生能夠在化學課堂開展中掌握更多的實驗知識。
二、演示實驗的設置
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初中生往往化學知識薄弱、動手能力較差,導致化學實驗課堂教學難以開展,同時也由于學生在課前沒有做好預習,教師在課堂開展中無法對教學過程做一個充分的闡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初中化學實驗的開展效率。[2]因此,教師在課堂開展中就可以充分運用演示實驗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演示實驗的模仿,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初中化學知識。同時,演示實驗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實驗效果,使得初中化學實驗課堂高效開展。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緩慢氧化”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想在課堂中開展白磷的燃燒實驗,但是由于學生對白磷沒有過多的了解,不知道白磷燃燒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實驗的安全性無法保證,因此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展中運用演示實驗的形式讓學生觀察白磷的燃燒實驗,預先了解白磷燃燒的現象。教師在課堂開展中可以將白磷放在熱水中,并且在熱水中緩緩通入氧氣,通過這樣的形式也能夠使得白磷與氧氣相接觸,從而使得白磷燃燒。這樣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白磷燃燒實驗的危險系數,另一方面也使得實驗結果能夠充分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在開展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通過教師演示實驗了解到更多的化學知識,使得學生的化學知識體系更加牢固。
三、自主實驗的設置
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運用演示實驗的形式給學生展示化學實驗,更重要的是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的開展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3]。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設置演示實驗,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實驗教學中,總結和歸納出相應的化學結論,從而促進學生對初中化學知識的高效學習。
在開展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設置實驗過程,讓學生根據已學的化學知識,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制作符合要求的新裝備,通過這樣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化學基本素養,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化學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還要設置演示實驗和自主實驗相交叉的課堂教學形式,通過演示實驗和自主實驗促進學生化學實驗基礎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艷清.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現狀及改進方法探究[J].中華少年,2020(7):151,153.
[2]秦國榮.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法[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24):34.
[3]李榮華.營造情感共鳴 激發學生潛能: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進方法和策略探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