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各行業都與信息技術有一定程度地融合,教育教學工作也從中受益,尖端信息技術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和學習方法。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也在不斷變革中,力求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本文以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實踐為基礎,將其與翻轉課堂相結合,以期促進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英語口語
【作者簡介】焉欣怡(1993-),女,漢族,山東威海人,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
當今社會,互聯網的崛起給各個領域都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教育行業也在這股浪潮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也給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對傳統教育方式產生了沖擊,要求教育教學有所變革,幾千年來延續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變化。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教育模式的重點從單純的知識獲取或技能學習,向著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一直存在著學生主動性不高、教材內容過于空泛、不同教材中相似內容較多和知識涉及面比較狹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通過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
一、翻轉課堂的簡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前或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或者學習教師提供的各種資料(資料形式多樣,包含文本、視頻和音頻等),進行自主學習。知識點的學習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課堂變成了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協作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某一項目和最終成果檢測等,以此真正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和老師共同掌握課程進度,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的每一步中。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最早出現于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的課堂中,他們在課堂上使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在美國中小學推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該教學模式逐漸在美國流行起來。
20世紀50年代,許多國家利用廣播電視進行教育,可謂是利用音視頻教學的一種嘗試,但是當年探索沒有對傳統教學產生較大的影響。而翻轉課堂能夠實際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并對傳統教學模式有所影響,是因其較之傳統教學模式有以下特點:
1. 教學信息清晰明確。翻轉課堂中所使用的教學材料形式豐富,包括文本、音頻和視頻等,且內容緊湊、知識點密集,顛覆了學生對學習知識固定模式的預判,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便于學生在課外時間自學和復習時更好地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
2. 重新規劃學習流程。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滿堂灌”的方式,將課上課下時間有效地結合利用起來,將外化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堂之外,將知識的內化放在課堂內,學生能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參與小組討論、師生討論,也能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學習心得,提高自己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有效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只聽“一家之言”,不同學生的思想能夠真正實現交匯融合,擴寬思考的寬度和廣度。
3. 復習檢測方便快捷。與傳統教學中教師制訂統一的檢測考試標準不同,在翻轉課堂下,教師和學生能夠根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共同制訂評價標準,真正參與到學習規則訂當中,使得學生在復習和回顧所學知識時更加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的放矢,提高復習和檢測效率。
二、目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在傳統的口語課堂上,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更多地聚焦于口語知識點的講解,而由于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不足,教師常常直接給出口語練習的范例,讓學生進行對照練習,這就導致口語表達練習流于形式,學生沒有太高的參與感,繼而對口語表達的興趣持續降低,無法真正形成生動具體的語言環境,無法達到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目的。
2.教學材料更新不及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依靠課本所給出的口語主題進行備課,很少能脫離課本,無法貼近時事新聞,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口語材料過于脫離學生的生活,使得學生無法從自身出發,“身臨其境”地進行口語表達,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內容往往脫離實際,或者生搬硬套,很難達到日后實際應用的效果。而學生對于時下英語口語表達衍生出來的新變化和新形式很少能夠主動地去接觸和應用,最終使得學生口語表達總是落后于時代和潮流。
3.無法形成穩定的英語學習環境。英語語言具有工具性,要求學習者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不斷地去熟悉、加深和鞏固對語言的理解,而現有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集中在課堂學習上,而忽略了學生課后自我學習的時間,使得口語學習只局限在課堂上,而離開課堂,學生很難自主地去學習和練習口語,從而無法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穩定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利于學生長期的英語學習發展。
4.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待培養。大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于之前的傳統教學模式,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上課方式,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翻轉課堂這種需要更多的協作能力和獨立思考的教學模式一時之間很難接受,從而導致上課效果差、學生接受度低等問題。
5.評測口語的標準模糊。在傳統課堂模式下,評測學生口語水平的任務大多落在教師的身上,教師僅能根據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和對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對其進行評測,很難縱向比較學生一個學期內或一個學年內的口語進步情況,從而無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口語表達上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也無法明確知曉學習目標,無法了解自己在口語表達上存在的弱點,也就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翻轉課堂策略研究
1. 信息技術層面。翻轉課堂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依賴于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改變了教學工具和硬件設施的應用,也改變了我們對教學方式的固化思維,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是促進教育實現更好的發展,提高學生知識接受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基礎。
我國現階段已積極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層出不窮、豐富多彩的慕課為師生提供了一個知識創建、知識交流與知識共享的平臺,使得師生能夠擺脫專業和學校的束縛,接觸到更多更加精彩的課程;5G技術的發展也加快了教育信息的流動,如福州特級教師的全息影像通過5G技術傳送到武漢華師一中的課堂上;通過AR(增強現實)與VR(虛擬現實)等技術相互疊加,為教學活動創造了豐富的教學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未來的教育一定是和信息技術緊密結合的教育,現階段我們應積極開發適合學生的教學平臺,把教學平臺的建設當作實現翻轉課堂的重中之重。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和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中的公共平臺,實現PPT課件、微課視頻、案例分析和電子教案等信息的推送;可以設置自動回復,將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疑難問題設置為關鍵詞,實現學生和“虛擬”教師的隨時互動;平臺還可以幫助教師實現課堂數據的統計分析,例如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的“用戶分析”中可以即時查看“新關注人數”“取消關注人數”“累計關注人數”等數據,可據此分析學生課下學習情況。
2. 學生層面。(1)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信心等。在實施翻轉課堂時,應考慮不同階段和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在課程設計中盡量凸顯出學生的縱向發展。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不高,基礎較差,能力參差不齊,對于翻轉課堂的滿意度也就大相徑庭,因此可能導致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嚴重失衡。這要求在實施翻轉課堂的時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水平,實施差異化教學,關注不同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接受程度,從而盡可能地因材施教。
(2)學生的提問能力。翻轉課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設疑,提高思想的開放性和容納度。但由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存在差異,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對于翻轉課堂的接受度。這時教師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和表達特點加以恰當的引導和鼓勵,實施差異化教學。
3. 教師層面。(1)教師綜合能力。教師的綜合能力包括使用教學平臺的熟練程度、對教授課程的掌握程度、隨機應變的能力、和學生的交流能力等方面。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很容易產生惰性心理,忽視了教師在翻轉課堂中的引導作用,使得翻轉課堂成了“放羊班”,得不到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在翻轉課堂中,老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應了解到翻轉課堂更需要教師自身深入研究課程內容,準備課堂流程,及時分析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向,而不僅僅是將學習任務完全推給學生。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松懈對其基礎知識的教授,并適當提出創意性問題,作為基礎口語知識的擴展,不要超越學生的接受能力;反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除了基礎課堂授課內容之外,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擴展,以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為出發點,勤于思考,善于表達,以達到進一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靈活自主地表達自己觀點的目的。
(2)教師個人魅力。優秀的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語言幽默風趣,舉止衣著得體,能較好地與學生交流。同時,在翻轉課堂上及時地掌握和記錄學生的所思所想,語音語調標準流暢,邏輯清晰,重難點突出,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四、總結
本文依托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站在教學平臺、學生和老師三方的角度,為制訂更切合高職學生學習需求的翻轉課堂教學實施方案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隨著科學技術和信息交流的加速發展,翻轉課堂必然將對高職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高職教育改革應順應這股時代潮流之勢,進一步研究出更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我們應將翻轉課堂與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通過反復的試驗和反思檢驗翻轉課堂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效果。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翻轉課堂雖然依托于信息技術和教學平臺的發展,但在本質上,教學仍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根本目標,重中之重永遠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雖然目前翻轉課堂這種教育模式在我國的推廣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但這種教育模式和課堂理念仍十分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Lage M J, Platt G J, Treglia M.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00.
[2]王蕊.翻轉課堂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研究[J].高教學刊, 2020(36):122-125.
[3]陳偉杰.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應用探究——以中職網絡營銷課程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6):143-146.
[4]于洋,李偉瑩.翻轉課堂有效實施的影響因素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12):55-57.
[5]湯文生,鐘文聰.慕課和翻轉課堂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