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涯規劃;生涯喚醒;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42-0069-04
【作者簡介】趙婷,山西省太原市知達常青藤中學校(太原,214421)教師,二級教師。
【設計理念】
生涯發展理論將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5個階段。高中生處于生涯探索期向生涯建立期的轉換階段,主要發展任務是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礎上,將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自我生涯的發展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
本課是高中生生涯規劃系列課程的第一課,旨在起到生涯喚醒的作用,讓學生初步建立生涯規劃的意識,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狀態。
【教學過程】
一、模擬人生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個游戲——模擬人生。在這個游戲里,你的人生將被改寫,準備好了嗎?現在,請在1~4之間選一個喜歡的數字并用手指比畫出來。
學生用手指比畫自己選擇的數字。
教師:每個人生數字的背后都會有不同的人生片段,你選擇的數字背后有怎樣的故事呢?
PPT展示表1。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所選數字對應的4個生命片段,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編寫1個完整的人生故事。
學生構思、書寫,教師隨機邀請學生分享。
教師:大家編寫的人生故事都很精彩,老師發現,抽到1~3的同學寫的故事大部分是凄慘的,而抽到4的同學寫的故事大多是輝煌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人生片段背后到底是誰的生命故事,是否和大家寫的版本一致。
設計意圖:小小數字,不同人生,這樣的設計不僅極具趣味性,還可從故事創作中折射出學生的人生態度與思維方式,也為后期生涯故事的反轉做好鋪墊。
二、人生魔法師
教師:現在讓我們走進別人的世界,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一起看看他們經歷了什么,又獲得了什么。
PPT展示人生故事。
【故事一】
關鍵詞:高考失利、求職無門、生活清貧、創業失敗
這是馬云的人生故事。馬云參加了3次高考,在第一次高考結束后,父母為他安排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馬云拒絕了。第二次高考,他數學只考了19分。第三次高考,他考入杭州師范大學的英文系。大學畢業后,馬云成為一名英語教師,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創業夢,多次去各大公司應聘,但是總被拒絕。從教5年后,馬云決定離開象牙塔開始創業。在創業初期,他經歷了4次失敗,直到31歲才創立中國黃頁,35歲時創立了阿里巴巴。
【故事二】
關鍵詞:孤兒、輟學、嘗試毒品、身患絕癥
這是喬布斯的人生故事。因為生母未婚先孕,受當時傳統觀念影響,喬布斯一出生就成了孤兒。喬布斯的養父養母是一對只有高中學歷的藍領夫婦,他們過著較為拮據的生活。喬布斯在大一的時候迫于經濟壓力決定退學,他在大學里旁聽了18個月的課程后離開學校。喬布斯在創業初期曾經對佛學很感興趣,并前往印度朝圣,在這期間,他曾經迷失自己,嘗試過迷幻劑和大麻。對電子行業強烈的興趣與熱忱將喬布斯拉回了正軌,他在21歲時創立了蘋果公司。不幸的是,他在事業最輝煌的時期被確診胰腺癌,56歲時去世。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為人類帶來了寶貴的財富。
【故事三】
關鍵詞:學渣、父母離異、打工仔、被權威否定
這是周杰倫的人生故事。周杰倫在讀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認為有“學習障礙”。14歲時父母離異,周杰倫與母親過著清貧的生活。他一直有一個音樂夢,所以高中畢業后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選擇在餐廳做服務員,一邊打工,一邊進行創作。音樂救了他,給他帶來了幸運。一位學妹幫他報名了“超級新人王”的選秀節目,他被當時的“綜藝一哥”吳宗憲選中。一開始周杰倫寫的歌總是被拒絕,比如成名作《雙截棍》原本是寫給張惠妹的,《眼淚不哭》是寫給劉德華的。無奈之下,周杰倫只能把這些歌收入自己的專輯里,后來一炮而紅。
【故事四】
關鍵詞:你的現狀、超級學霸、考入名校、自由發揮
這其實是一類人的生命故事,我們暫且稱之為“張非”們的人生故事。張非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四川考霸”,第一次參加高考就以高分考入復旦大學,但心高氣傲的張非選擇了復讀,并在一年后考入北京大學。進入北大后卻因成績不達標被勸退,他繼續復讀,并以70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但沒過兩年,他又因成績不達標被清華大學勸退,據說是因為“不喜歡所讀的專業”。退學后的張非繼續參加四川省高考,一年后,張非又被清華錄取了……
教師:看完了4個模擬人生背后的真實故事,老師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施展了怎樣的魔法?為什么這種魔法能讓馬云、喬布斯、周杰倫把看似悲慘的人生片段過得如此精彩,又讓“張非”們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呢?
學生1:我覺得前三者的人生魔法是“興趣”,馬云喜歡英語,所以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喬布斯熱愛電子行業,給我們帶來了“蘋果”系列產品;周杰倫沉迷音樂,成為一代音樂天王。張非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所以高考之后就好像結束了自己的使命,一蹶不振,我覺得他其實也很迷茫、痛苦。
學生2:除了興趣,我認為更重要的魔法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周杰倫高中畢業之后選擇走音樂這條路,因為他知道自己為音樂而生,想要在音樂上有所造詣。但我們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為什么要拼命學習,所以很容易陷入“張非”的慘境里——一上大學就徹底放飛自我。
學生3:在揭曉人生故事之前,我認為命運是很難翻盤的,但讓我詫異的是他們的人生都過得無比精彩。這種魔法應該是我們自身的力量吧,比如堅持、樂觀、夢想的力量等。
教師:剛剛大家的思考都很棒,其實我們所說的夢想、興趣等都可以用一個更專業的詞來概括——生涯規劃。生涯規劃不僅指要選擇怎樣的專業、職業,還要探尋一個更重要的話題——我們想過一個怎樣的人生。
設計意圖:通過極具反轉性的人生故事,讓學生體驗人生的多舛,并反思自己編寫的人生故事與真實人生的落差,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決定人生走向的到底是什么。
三、成為自己的生涯魔法師
教師:既然生涯規劃如此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的魔法,成為自己的魔法師呢?我們來做一個小測驗,看看在生涯魔法師的行列里你處于什么段位。
PPT展示表2。

學生對照表2進行自我測試。
教師:請大家頭腦風暴,成為一名優秀的生涯魔法師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特質?
學生1:需要足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并且能堅持。
學生2:需要知道未來的職業世界,比如我現在還不是很清楚大學的專業都對應哪些職業,也不知道某一個職業需要什么樣的專業背景。
教師:大家剛剛頭腦風暴的結果,就是我們生涯魔法師上崗培訓課程——生涯規劃課的內容。從今天開始,我們的生涯魔法師上崗培訓就正式拉開帷幕,在未來的生涯課堂上,我們會從生涯覺醒、自我探索、環境探索、行動計劃等方面,為大家成為一名優秀的生涯魔法師提供幫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別人的人生故事看到人生魔法——生涯規劃。通過小測試,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涯意識有一定的了解,為接下來的生涯課堂做好準備。
【教學反思】
本節課打破傳統生涯喚醒課的常規形式,將生涯規劃比喻為“人生魔法”,在趣味橫生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對生涯規劃進行深入的思考。另外還引入了青年“生涯定向類型”理論,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生涯規劃類型。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后反饋可以看出,這堂課能讓大部分學生對后續的生涯規劃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開始自主探索人生規劃,初步喚醒學生的生涯意識,達成了本課設計的初衷。不足之處是課堂容量較大,一個課時的安排有些倉促,后續可完善為生涯喚醒、生涯意識定位兩個課題。
【點評】
本節課主題目標達成率高,結構和節奏設計跌宕起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度,是一節令人難忘的心理課。
1.主題目標達成率高。本節課并未用常規方式導入,而是采取隨機選擇的方式,意在暗示學生人生有多種可能。整篇設計不落窠臼,巧妙引入,絕妙扣題。
2.結構設計跌宕起伏。本節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對生涯規劃的探索與思考。學生的選擇一開始被蒙上了面紗,后來才露出廬山真面目。學生的心態由好奇到失落或興奮,繼而歸于平靜和思考,這對高中生而言,確是在不擒不縱中漸入佳境。不強迫是最大的自由,也是最大的約束。
3.方法專業又不囿于專業。看得出執教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思考、探索生涯規劃費了很多心思,但這些心思又不落俗套、不露痕跡,方法專業又不囿于專業,表現得極為靈活。
(點評嘉賓:張陽春,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心理健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