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基層分館館員;派駐專職館員;隊伍建設
摘 要:文章闡述了當前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基層分館及分館館員的現狀、存在問題,以及派駐專職館員的探索過程,總結了目前專職館員的派駐模式,嘗試構建派駐專職館員隊伍建設模式,以期促進基層分館的建設及發展。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5-0084-04
1 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以基層為重點,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隨后,廣州市出臺《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關于全面推進我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地方條例和政策支持和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截至2020年年底,廣州市實現通借通還免費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分館)294個,包括20個區級及以上大中型公共圖書館、274個基層分館,基層分館在全市公共圖書館中的占比高達93.19%[1]。由此可見,基層分館是廣州市公共圖書館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也是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公共圖書館,是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落腳點和主要抓手之一。基層分館能否充分發揮作用,除場地、文獻資源等硬指標外,分館館員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軟指標。分館館員是否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及高水平的服務能力將直接影響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形象和服務效益。
2 向基層分館派駐專職館員的探索
2.1 基層分館現狀
基層分館包括街鎮(社區)分館和社會力量合建分館兩種,街鎮(社區)分館是基層分館構成的主體,社會力量合建分館是有力補充。截至2020年年底,廣州市的街鎮(社區)分館和社會力量合建分館分別有186個和88個。基層分館2020年的讀者到館人次、外借文獻量、新增注冊讀者量、舉辦讀者活動場次和參加讀者活動人次分別占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總量的45.68%、12.11%、11.27%、53.04%、7.32%,分館效能在全市總量中的占比總體呈增長態勢[2]。
2.1.1 街鎮(社區)分館。街鎮(社區)分館一般由街鎮(社區)文化站建設和管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區人民政府負責建設區和鎮、街道公共圖書館[3];《關于全面推進我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各區政府要保障鎮(街)分館的館舍(含設施設備)建設與運行,支持區域總館通過增加工作人員配備、用足已定編制、招聘雇員或者臨聘人員、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保障區域總分館體系人力資源投入[4]。在政府主導下,廣州市街鎮(社區)分館的人員編制和經費有了保障,分館建設及管理平穩有序。
2.1.2 社會力量合建分館。社會力量合建分館由公共圖書館與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等合作建設。公共圖書館負責調配文獻資源、人員培訓、業務指導等,社會力量負責提供場地、設施設備,配備工作人員以及分館日常管理等,以小資金撬動大投入是社會力量合建分館的一大特色。2019年,廣州市印發《廣州市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建分館工作指引》,在政策層面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社會力量合建分館得到高速發展,成為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有力補充。社會力量合建分館館舍設計感強、主題鮮明,形成了一館一特色,如廣州市兒童公園分館、越秀區四閱分館、天河區萬科泊寓分館、番禺區綠島咖啡分館等,已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是市民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2.2 基層分館專職館員現狀及存在問題
2.2.1 基層分館專職館員數量偏少。截至2020年年底,廣州市公共圖書館共有從業人員1,611人,其中基層分館專職館員510人,有112人是由中心館(區域總館)向基層分館派駐的[5]。基層分館專職館員人數僅占全部從業人員總數的31.65%,平均一個基層分館配備1.86名專職館員,數量嚴重偏少,不利于基層分館開展業務工作。
2.2.2 基層分館專職館員穩定性不足。街鎮(社區)分館館員由文化站招聘和統籌安排,大多數是編外人員,由于工資待遇、崗位晉升等都受限制,因此人員流動性較大;社會力量合建分館的館員主要是由合作方派遣,易受合作方經營狀況和個人因素影響,人員流動性更大。頻繁的人員流動不利于公共圖書館長期穩定地開展業務。
2.2.3 基層分館專職館員素質參差不齊。基層分館專職館員多是兼職,具有年輕、有想法、有活力等特點,但學歷水平、文化底蘊參差不齊,且大多不具備圖書情報專業背景,專業素養亟待提升。
2.3 派駐專職館員模式
面對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數量不足、編制飽和且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狀況,2017年廣州市各區分館開始探索由中心館(區域總館)向基層分館派駐專職館員模式。以廣州圖書館為例,2019年廣州圖書館為提升分館服務水平,向分館派駐了13名業務館長負責基層分館業務,工作內容包括讀者服務、文獻借閱、信息咨詢、閱讀推廣、服務宣傳等,樹立圖書館在社區的服務形象,并與分館所在的街道或社會力量合作,建立了良好通暢的信息溝通機制,成為總分館直接溝通的有效橋梁。2020年,在全市外借文獻量排名前50位的區分館中,越秀區有12個,白云區有8個,增城區和南沙區各有7個[6],服務效能表現突出。派駐專職館員模式不僅能夠實現中心館(區域總館)對分館的統一管理,還將中心館(區域總館)的活動和服務延伸到分館,既提升了分館的服務水平,也緩解了分館人員緊張的窘況。筆者依據相關資料整理了2018—2020年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專職從業人員匯總表,詳見表1。
3 向基層分館派駐專職館員的思考
3.1 專職館員派駐模式
專職館員派駐模式包括單獨派駐模式和歸口派駐模式兩種。其中,單獨派駐模式是指中心館(區域總館)獨立針對某分館進行業務管理的派駐模式,該模式下的派駐專職館員定人定崗,受中心館(區域總館)領導,直接參與基層分館的業務管理,并負責協調對外關系。派駐專職館員能將中心館(區域總館)的先進理念帶到基層分館,貫徹和執行中心館(區域總館)的方針政策,有效提升分館的服務質量。目前,廣州市主要使用這種派駐模式。歸口派駐模式是指把地理位置相近、派駐所在地類型相似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基層分館派駐專職館員組成派駐小組,每個派駐小組由組長管理,同時對多個分館進行統一的業務管理,也稱“一對多”模式。組長具有一定的自主權,按照統一標準管理組內分館,開展業務培訓、閱讀推廣等活動,統一規劃,統一宣傳,實現多館聯動。該模式能夠有效激發館員的主觀能動性,提升館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對館員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3.2 構建派駐專職館員隊伍建設模式
公共圖書館可在上述兩種不同派駐模式的基礎上構建派駐專職館員隊伍建設模式,以激發派駐專職館員的積極性,提升館員隊伍的專業性、規范性、長效性和穩定性,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持續穩定發展。派駐專職館員隊伍建設模式見圖1。
3.2.1 營造組織文化氛圍,加強組織凝聚力。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提出將組織文化作為對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新要求,并設置了“使命、愿景與團隊建設”和“榮譽體系建設”兩項新指標。公共圖書館轉型需要扁平化的組織結構,需要組織再造,需要更加深化的人員與崗位調整,沒有良好的組織文化可能出現變革障礙甚至轉型失敗[10]。因此,組織文化建設對于人才隊伍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共圖書館應重視員工關懷和成長,營造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組織文化建設氛圍,要求派駐專職館員定期參加中心館(區域總館)的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團建活動等,提高團隊凝聚力,促進分館隊伍建設,提升派駐專職館員的綜合素質。
3.2.2 制定并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優質的人力資源生態環境、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圖書館吸引、留住及有效使用人才的根本[11]。公共圖書館要制定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盡力為派駐專職館員提供業務培訓、員工交流、業務研修、學術交流、經驗分享的平臺和機會,使派駐專職館員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增強其獲得感、成就感及榮譽感,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
3.2.3 科學設崗,明確晉升渠道。公共圖書館應為派駐專職館員提供晉升渠道,增加崗位吸引力,使他們看到職業前景和發展方向,以此激發其工作積極性。晉升渠道包括職務晉升和職稱晉升,職務晉升可設置館員、高級館員、業務副館長、業務館長等崗位級別,職稱晉升按照圖書資料系列職稱層級設置相應的專業技術級別。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職稱業務有問有答(2020年)》指出,廣州市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的在崗專業技術人員,符合資格條件的可申報評審相應系列、專業、級別的職稱,并在市、各區、南方人才市場設立了非公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點[12]。公共圖書館要切實落實相關政策,鼓勵、指導派駐專職館員積極參加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并實施職稱聘用制度,對晉升職稱的派駐專職館員在崗位和待遇上要有所體現,同時樹典型、立榜樣,鼓勵更多的派駐專職館員參與職稱評審。
3.2.4 合理安排工作地點,科學設置薪酬制度。基層分館分布在全市各地,開放時間不一,有些基層分館一直開放到晚上八九點鐘。公共圖書館招聘派駐專職館員時應盡量就近招聘,充分考慮館員工作地點與其居住地的距離,盡量減少他們的通勤時間,使派駐專職館員能夠安心在基層分館長期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服務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基層分館在社區的影響力。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引入績效管理制度,從基礎服務、咨詢服務、閱讀推廣服務、服務效益和讀者滿意度等方面對派駐專職館員進行多維度考評,將薪酬待遇與工作效能、崗位級別、專業技術級別等掛鉤,引導派駐專職館員更好地工作。
參考文獻:
[1][2][5][6][7] 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年度報告2020[EB/OL].[2021-03-22].http://www.gzlib.org.cn/ndbg/186699.jhtml.
[3] 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EB/OL].[2021-03-22].http://www.gzlib.org.cn/policiesRegulations/78168.jhtml.
[4] 關于全面推進我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2021-03-22].http://www.gzlib.org.cn/policiesRegulations/163037.jhtml.
[8] 廣州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年度報告2018[M].廣州:廣州出版社,2019:34-36.
[9] 廣州圖書館.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年度報告2019[M].廣州:廣州出版社,2020:39-40.
[10] 柯平.“后評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與發展方向[J].圖書館論壇,2019(7):1-12.
[11] 張杰,張蓓,金中仁.核心競爭力:人才與管理機制之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4):82-85.
[12] 職稱業務有問有答(2020年)[EB/OL].[2021-03-22].http://rsj.gz.gov.cn/ywzt/rcgz/gzzc/zcsb/sbzy/.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