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菲
摘 要: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除全方位優化人才的專業素養,切實提升人才的實踐能力外,更要注重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切實提升人才的職業素養以及德育水平。實踐證明,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以及探索過程中,課程思政理念的科學運用,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只有全方位引入課程思政的核心內容,才能夠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成效。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科專業課;教學改革;教學探索
“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課程承載思政”與“思政寓于課程”。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中強調高校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過程中,一直以來教師都強調培育學生的專業化能力以及實踐化素養,較少關注學生的德育水平。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也為了盡可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中,應該充分全面采用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以及高效原則,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效能。
一、課程思政引入工科專業課教學的現實意義
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以及創新實踐中,課程思政的科學引入,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作用。一方面,是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方向所決定的。不同于文科專業課中具備較強的思政內容,工科專業課中的思政內容是相對比較薄弱的。為有效實現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為更好的提升工科專業課的開展質量,有必要切實實現課程思政的科學引入。[1]依托于科學的課程思政理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同時也能夠全方位培育學生的職業素質。另一方面,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切實高效的實現課程思政的引入,還能夠全方位推動工科專業課的變革,能夠進一步培育工匠型的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同時,也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就業競爭力。
二、課程思政引入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路徑
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以及探索的實踐過程中,課程思政的引入是非常關鍵的教學方向以及教學思路。為進一步提升工科專業課的教學質量,為充分全面的優化工科專業課的人才培育質量,有必要依托于科學且精細化的教學改革路徑,行之有效的提升人才培養的整體成效。
(一)積極實現教育理念的科學轉變
課程思政的科學引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程思政的運用過程中,教師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引導者。為切實全面的優化課程思政的創新,為不斷推動課程思政的深入,必須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應該注重整體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此,高校應該從宏觀層面來引導工科教師注重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鼓勵以及指導教師立足于自身的專業教學內容,全面踐行立德樹人的科學理念以及宏觀認知,進一步提升課程育人的整體成效。同時,高校也應該將課程思政的融合成效等,納入到教師的考核體系之中。此外,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工科教師也應該注重積極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切實有效的挖掘以及利用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內容,精準把握學生的專業發展特長等,行之有效的進行德育滲透。與此同時,工科教師還應該著重把握好最新最全面的德育內容,尤其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全新的內容融入到思政教育中。
(二)制定清晰且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中,積極全面的滲透課程思政的核心理念,有必要創設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工科專業課教學實踐以及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它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非常多元和全面的。在引入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必須依托于清晰化的教學目標,必須依賴于完善的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育人成效。為此,高校以及工科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目標的科學優化,既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上來確定育人目標,同時也要將每一種課程的專業發展目標以及育人目標等全面結合起來,全面促進工科學生的全面發展。[2]
(三)以工程案例來融入思政內容
工科專業課本身就具備較強的系統性以及理論性,若教師在課程思政的引入過程中,尤其是在思政內容的滲透中,仍采用灌輸性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在課程思政的引入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融入滲透的方式,盡可能以學生樂于接受且愿意廣泛投入的方式來進行思政內容的全面滲透。比如在思政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程資源,巧妙采用工程案例的方式來進行思政內容的廣泛滲透。再比如教師還可以創設多媒體的教學情境,將思政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內容展現出來,以此來更好的啟發以及感染學生。比如將最近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等來作為課程資源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實踐,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
(四)編創教學內容創新評價方式
在工科專業課的開展過程中,積極滲透思政方面的內容,積極注重課程思政的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為充分全面的提升工科專業課的整體教學成效,為最大程度優化學生的實踐素養,同時也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在工科專業課的課程思政運用中,應該依托于高質量的教學內容,同時有必要結合實際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以及變革。比如工科教師可以結合工科的學科特征以及不同課程的特色資源等,積極編創個性化、特色化、精準化的思政教材內容,以此來更好的服務于專業教學工作,也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同時,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程思政全面引入。科學的課程思政并不僅僅是簡單化的思政內容的滲透以及灌輸,而是一種深入且高效的融合模式。基于此,在進行課程思政的引入過程中,應該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以及研判,應該實現全過程的引入。此外,在工科專業課的變革及創新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變革評價方式。科學且精細化的評價方式,始終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在課程思政引入的背景下,教師在給予學生以評價時,必須保障評價的全面性以及宏觀性。
結論
在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崗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要求非常高,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同時也要求他們具備較高的德育素養。為此,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在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充分全面的運用科學且高效化的改革措施,最大程度提升思政融合成效。
參考文獻
[1]郭楠,李國東,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設的專業課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26):42-43.
[2]陳丹.《橋涵施工技術》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