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芳
【摘? ?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知識點瑣碎,難以形成知識體系。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課前高度重視備課,提高備課的有效性;課中巧妙組織課堂,實現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課后及時反饋與評價,達到課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有效性?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59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知識點瑣碎,難以形成知識體系。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語文教學的生命線,由于以往教學的限制和現階段教學理念的沖擊,課堂教學有效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師應結合當前教育形勢的變化,改變教學策略,探尋更加高效的教學手段,實現當下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一)課前高度重視備課,提高備課的有效性
1.在教案中滲透課程大綱。課程大綱從根本上指引教師把握課程方向,是語文學科的靈魂所在,是判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要標準之一。在備課前,要求教師認真研讀課程大綱,從教學大綱中得出每一節課、每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讓課程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單元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上。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將課程大綱滲透進教案中,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提供保障。
2.深入鉆研教材。深入鉆研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不可少的一環,教師必須鉆研教材、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并結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的基底。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先把握教材,推敲文章標題、句子和課后習題,只有對教學重難點、文章內容和教學目標等都了然于胸,課堂上才能信手拈來,教師也可以依照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擴展,然后選擇整合教材、學生以及各類教學資源的方式方法,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確定教學思路,預設課堂過程,并融入教師教學特色,才能真正備出一節好課。
3.注重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在教學中的功能。教師應積極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制作和開發多媒體課件,搜索和利用網絡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教師在準備《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可以提前從互聯網中下載介紹壁虎的視頻,在學生正式學習時,可以先通過觀看視頻了解這種生物的特征以及壁虎斷尾的原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二)課中巧妙組織課堂,實現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1.找準課堂切入點,主導課堂的節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找準課堂切入點,主導課堂的節奏,清晰展現出完整的教學思維,并把知識以簡單易懂、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如教師在教授《宇宙生命之謎》時,可以在課前對學生進行提問,“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順利進入本課的學習。
2.通過賞析關鍵語句,把握好課文的思想感情。揣摩課文情感,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對語文的學習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好課文的思想感情,找到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語句賞析,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比如,教師在教授《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時,通過帶領學生分析“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等語句,引發學生共鳴,深刻理解戰士們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
3.利用課堂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利用課堂提問環節,提出更有代表性和指向性的問題,突破教學重難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思考,讓學生通過思考和回答教師的問題來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在思考中記憶和理解知識點。例如,教師在講授《將相和》一課時,在學生閱讀課文后提問:“廉頗和藺相如為什么不和,又發生了什么使二人和好了呢?”通過提問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檢驗學生的閱讀效率與學習狀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助學生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時,等學生預習完課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不會的問題或是難以理解的事物?”當學生對文章標題中“游”字提出質疑后,教師可以號召全班學生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疑惑,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提問意識,有效地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課后及時反饋與評價,課有盡而意無窮
課后教師可以創新作業形式,安排實踐操作性的作業,及時得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把握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及時改進、完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充分關注學生,發揮自身所長,注重培養學生優秀思維品質,實現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更新教學理念
立足于新時代,教師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主動與時代接軌,結合以往教學實踐經驗,加強對“以學生為本”理念的重視,注重對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摒棄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積極嘗試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升教學成效。
(二)將課堂與現實生活聯系
語文知識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將語文與生活銜接起來,認識到語文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故事以及經歷,將課文主人公與自己聯系起來,與作者的思想形成共鳴。實現生活化教學,不僅使學生身臨其境,鍛煉學生從現實生活出發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學生創設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情境,便于學生從全新角度學習知識,全面認識課文內容。
(三)重視導入環節
重視導入環節,并創新導入方式,如動畫導入、故事導入和問題導入等,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下足功夫:課前高度重視備課,提高備課的有效性;課中巧妙組織課堂,實現教學過程的有效性;課后及時反饋與評價,達到課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同時,教師需要注意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嘗試全新的教學理念,將課堂與現實生活聯系,實現生活化教學,重視導入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靜.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6,000(001):77.
[2]朱巧妹.點線結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教師,202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