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峰 顧曹陽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融媒體技術的發展讓世界變得更加微觀,大學生已成為網絡空間中最活躍的群體。榜樣教育的價值載體鮮活、真實與生動,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環。融媒微時代下,高校榜樣教育手段豐富多樣、內容貼近實際、拉近學生與榜樣間的時空距離,但也存在被多元價值觀沖擊、與實踐脫鉤和內涵刻畫不夠深刻等問題。本文從融媒微時代的高校榜樣教育協同機制、提升高校榜樣施教者的“融合”素養和優化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施環境的角度出發構建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融媒微時代; 高校榜樣教育; 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5-095-002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不停地改變著社會大眾的生活方式,從衣食住行到娛教醫養,社會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在媒體融平臺上相互交匯,“微時代”已然成為新興的時代特征命題。融媒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通過虛擬網絡展現個性和發表立場的意愿更加迫切,信息傳播、獲取和表達的實現路徑也更加簡便,輿情“蝴蝶效應”難以控制,影響高校育人大計。榜樣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融媒微時代,榜樣形象能借助科技手段突破時空和距離的局限生動展現在青年大學生面前,而非囿于文字。習總書記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理念,因此順應時代發展和高校思政教育要求,要充分利用融媒微時代的優勢,創新高校榜樣教育理念和手段,讓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更加凸顯。
一、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的特征
在融媒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社交方式從“點到點”傳輸到“圈對圈”分享。信息量裂變式的增長和融媒體全天候的運行架構使得高校大學生無時不刻地在融入信息流中,個體間距離突破物理局限。高校榜樣教育在時代背景下更能發揮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和影響。
1.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手段豐富多樣
高校教育主體包括教師和學生,育人成才人人有責、人人盡責。榜樣教育的載體是榜樣人物,內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媒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進一步豐富,榜樣形象與受教育者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有助于高校協同育人資源,構建基于信息共享、全員參與的思政教育協同體系。借助融媒體平臺,榜樣教育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傳播互融、利益共融”,榜樣形象可以直面青年大學生,榜樣精神可以更加形象地走入學生心中,提升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效力。
2.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內容貼近實際
高校榜樣教育的實質是立德樹人。對于以往的榜樣教育,無外乎客觀地呈現在書籍、報紙抑或電視等傳統學習平臺,與大學生的真實生活接觸有限。榜樣身上所承載的高尚品德或者優秀素養,大學生們難以真實體會,導致榜樣教育的影響逐漸減弱。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在融媒體中刻畫塑造傳播榜樣教育,符合他們的追求,并能在他們生活方式、情感邏輯及理想追求上起到正能量引導。同時,大學生也能有機會通過視頻座談、現場直播等方式和時代榜樣溝通交流、學習感悟,使得榜樣在大學生群體里產生共鳴。
3.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拓寬時空距離
在融媒微時代,各類社交軟件、影音平臺及智能通信終端的普及,人們已打破時空的物理限制,隨時隨地可以獲取、發布、互動各類信息,豐富自己的精神糧食。另一方面,社會需求的推動,古今中外的榜樣形象和其承載的道德品質在龐大的信息流中都有形象地、可溯源地數據存儲。因此,在融媒微時代里,高校榜樣教育不會受到時空的物理限制,大學生通過智能通信終端,獲取海量的榜樣教育資源,也可以與自己的同學、老師,抑或陌生的網友探討榜樣精神,實現“腦洞有多大,課堂有多大”。
二、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的現狀
1.榜樣教育價值被多元價值觀削弱
融媒微時代里信息高度發達與互融共享,各種價值觀也在高速交互傳播,引發的社會思潮良莠不分,沖擊甚至弱化了當代主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學生在面對各類的信息流,也面臨著多元價值的洗禮。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階段,周邊環境的變化會對自身的情緒和認知產生影響,對榜樣所代表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并非時刻處于“愿意學”的狀態,有時也會被一些不道德、不守法的價值觀所侵襲。一旦大學生對榜樣形象認知產生偏差,豐富的榜樣形象難以走入學生內心,其榜樣教育實效甚微,榜樣的道德示范效應難以真正發揮。
2.榜樣教育實踐沒有充分開展
融媒體時代中,高校榜樣教育的形式手段極大創新,也給了大學生更多的學習選擇,但這更多體現在理論學習環節,在實踐教育環節缺乏相匹配的指導。現今的高校榜樣教育,依托融媒體技術進行了相應的創新,但這只是形式上的變化,這類榜樣教育改革只是將先前所講授的內容用影音視頻或者是電子課件來替代,實際效果來看并不明顯。當通過理論學習獲得滿足感不再之后,大學生被喚起榜樣教育的認同和接受仍會歸于平靜。在向榜樣學習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學習感悟向實踐運用轉變,才是榜樣教育真正發揮作用的表現。
3.榜樣教育內涵不夠深入深刻
當前高校在辦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誤區,對影響高校排名的科研、人才項目等投入的精力很大,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程度并不能和時代的發展相匹配。高校在榜樣樹立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功利性,榜樣的宣傳很大程度上只關注所出的成績或者工作能力,而對個人或者團體的道德水平帶來的正面積極影響并不太重視。而且大學生在接受榜樣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很難鑒定學習的效果,也沒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催化機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較低,榜樣教育最根本內涵沒有聚焦到“立德樹人”上。
三、融媒微時代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施路徑構建
“我們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我們選擇做什么樣的人。”融媒微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對諸多挑戰,榜樣教育既要跟上“三因”的育人理念,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教育內涵、創新教育方法,切實提升高校榜樣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構建融媒微時代的高校榜樣教育協同機制
高校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本質的榜樣教育協同機制。首先,高校可以構建社會—校—家三維度的榜樣教育融媒體平臺,根據需求動員社會、高校以及家庭的資源和力量,協同構建榜樣教育的協同平臺。“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要把家庭教育納入榜樣協同教育環節。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要發揮“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同時要深刻理解融媒體和思政教育的國家政策,提升師生的融媒介素養,積極打通協同教育的壁壘,優化榜樣教育的總體氛圍。高校運用視頻化、場景化的融媒表現方式將一些深受大學生關注的話題和熱點展現在大學生面前,引導大學生提高對熱點事件的認知能力及辨別能力。同時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榜樣教育與媒體融合政策結合落實的監管,推動高校榜樣教育沿著社會核心價值觀方向發展。
其次,榜樣的選樹要科學,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契合社會主流價值觀。高校大學生接受轉換能力強,思維發展多元化,榜樣教育協同機制的運轉必須要對榜樣的樹選提更高要求。同時,榜樣的樹選方向應堅持多樣化標準,各行各業中代表積極社會價值觀的人物都可以作為青年大學生的學習榜樣,尤其是大學生的身邊榜樣,如教師、家中長輩抑或身邊優秀的同學。
2.提升高校榜樣施教者的“融合”素養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高校榜樣教育的施教者應當把自身樹立為大學生的身邊榜樣,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因為施教者本身是影響大學生品質的首位人物,其政治涵養、道德水平、專業理論和教學藝術等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大學生榜樣教育的效果。因此,施教者本身就要深入學習并認同榜樣教育所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與中國特色相契合的正能量,走在思政教育的前列;其次,要提供多元化平臺,提升施教者理論水平,并與實踐相結合,提升施教者的熱情;最后,加強指導,提升施教者的道德操守和藝術修養,真正深入學生群體里,傾聽學生訴求,充實學生精神世界。
當然,除了施教者自身素養的提升,還應該加強對融媒體的理解和運用。高校形成一支能熟練掌握和利用榜樣教育相關原理,具有正確價值觀和業務水平,又掌握現代融媒科技知識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隊伍。因此,高校須建立科學適配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管理體制,實現融媒微時代下高校榜樣教育的與時俱進。一方面,通過招錄途徑,加大人才吸引力,招錄理論和實踐雙擁人才;其次,重點加強對榜樣施教者進行融媒的政策指導和技能運用,普及廣大教師的融媒素養;最后,建立人才提升考核長效機制,進一步激勵高校榜樣教育工作者的愛崗敬業、與時俱進的新局面。
3.優化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施環境
融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給創新榜樣教育帶來了機遇,同樣也帶來了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家庭是學生個體思想道德品質發展的起始環境,家庭要對大學生的成長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上行下效。政府要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在各大門戶網站建立專題榜樣學習模塊,大力宣傳和弘揚榜樣文化,提供必要的制度體系保障,優化榜樣教育良好的社會氛圍,激勵青年大學生自主學習榜樣文化,自覺向榜樣靠攏。高校要積極挖掘身邊榜樣,加強校園制度環境和精神環境的熏陶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正能量、爭優促和諧的學習園地。同時,青年大學生也要主動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對網絡中的信息擇優吸收,遇到負面的信息主動抵制;社會—校—家協同優化榜樣教育實施環境,以保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為前提,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為目的,構建適合高校大學生榜樣教育的環境。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融媒微時代多元價值在社會上交織融合,更需要榜樣作為時代先鋒和社會楷模,他們所傳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讓廣大青年學子產生心靈震撼,激勵他們學習和效仿,從而在高校中樹立積極正能量,促進高校“立德樹人”工程的持續推進。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微時代視域下高校榜樣精神教育機制構建研究”(2019SJB400)和江蘇理工學院學生教育管理研究專項課題“新常態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應對網絡突發事件的創新研究”(KYY1751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鄧美茹.融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路徑發展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2]潘婧,梁嘉慧.榜樣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的積極作用研究[J]科教導刊,2020(26):84-85
[3]郭豪棟.融媒體環境下高校榜樣教育有效性研究[J]現代交際,2020(11):129-130
[4]王怡瀟.榜樣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8
[5]郭婷婷,范俊峰.高校黨、班、團協同工作機制下的榜樣教育路徑[J]中國冶金教育,2019,198(3):98-101
[6]李倩.新形勢下榜樣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0,41(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