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為了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文章從創設學習情境、重視情感態度、合理設計實驗、充分利用媒體諸方面,做了較詳細的闡述,指出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物理學科綜合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力的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旨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自主的物理課堂,特提出了較好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 激發和提升 學習興趣 策略研究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中的道理向我們闡述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眾多心理學研究員也表明,帶著興趣的學習,學習效果最佳,因此,我們應不以學習為負擔,反以學習為享受。
一、創設和諧情景,激發學習興趣,開啟物理學習之門
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對物理產生良好的印象,喜歡物理,鉆研物理,是更好地激發物理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可行性方法。八年級物理開篇引言設計了一節“走進物理世界”,面對大量接收新信息長大的孩子們,如何突破傳統地圖片式教學,這一棘手的問題擺在了每一位老師的面前,為了更新穎地讓學生理解物理的“力”、“電”、“聲”、“光”、“熱”、“磁”這幾大板塊,老師就要充分利用物理實驗的魅力創設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利用“香薰蠟雕”來講解“熱現象和力學”。老師設問:你見過香薰蠟雕嗎?學生一下被問住了,老師不失時機地拿出一個準備好的蠟雕,讓學生傳看,老師又問道,想不想自己親手做一個?學生一下來了興趣,老師先利用視頻給學生播放蠟雕的制作過程,讓學生觀察脫模時的情景,并請一位學生幫助老師把提前準備好的蠟雕進行脫模。大家躍躍欲試,老師請一名同學來幫忙,可是他并不能像視頻中那樣輕易就把模脫掉,大家紛紛議論起來,當起了小軍師,出謀劃策,有善于觀察的同學,拿剪刀直接把蠟模剪開,但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把蠟雕從模中脫出來,學生全都熱情高漲,興趣盎然。再如,區分雞蛋的生熟實驗,老師再次出示兩枚雞蛋,問道:你如何分辨兩個雞蛋中哪個是生的,哪個是熟的呢?學生各抒己見,議論聲再次此起彼伏。老師總結學生的實驗方法,并給出一個新的判斷方法:用旋轉的辦法來區分生熟雞蛋,很快停下來的是生雞蛋的。學生帶著探索的眼神注視著老師,這時老師驕傲地解釋出以上現象應該屬于力學范圍內的知識。緊接著讓學生通過實驗模擬睡覺枕著牛皮鼓聽聲來發現來襲的敵人的情景。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此時,老師把偷錄的學生玩的過程中的對話用錄音機放出來,學生聽到聲音從錄音機里傳出,自己的聲音變得很陌生。老師進一步揭示其中的奧秘,并解釋出這一現象屬于聲學的范疇。在學生的驚訝聲中,老師再一次和學生一起配合做出有關光學的“隔空看魚”的實驗,用磁電池和金屬線圈做成的電動機驗證“磁現象”的實驗等等,老師在學生興趣滿滿的情況下,把要學習的“力”“電”、“聲”、“光”、熱”、“磁”等現象從書本中的幾幅圖片的教學充分變成了感官性教學,把教學內容很好地解釋了出來,實驗活動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引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物理課的教學開創了一個好的局面。
老師不但要在引言中設計有趣的實驗,以后每章節課程開始后,分章節教學內容都安排一些有趣的演示實驗、課外探究、自然觀察、物理趣事等,使學生對本章內容有更深刻的認知。如:講解摩擦力時引入拔河比賽如何獲勝?大氣壓強時先進行馬德堡半球游戲等等。利用這些有趣的現象,繼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二、突出人文精神、加強情感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無論是利用什么教學手段,都離不開人文精神的關懷?!坝H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關系,實施情感教學,實現教學目標。為了創設一個合理的課堂教學情景,老師應注重廣泛收集近幾年物理領域最新的學科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合理地進行包裝,隆重的在課堂上介紹每個知識點,激發和提升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為此,對于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老師應該給每一個學生都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活動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獨立性。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要有感染力度,要以飽滿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在課堂交流過程中,要充滿耐心,要盡量用啟發性的語言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老師要把和藹、可親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老師有敬畏、喜歡之感,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幸福,一種享受。另外,為學生創造一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老師的合理的引導下,讓學生從老師的引導語言中挖掘信息,通過觀察討論、獨立思考、抓住問題的實質,進而從不同的方面,利用發散性的思維方式探究出多種求解的途徑。例如,在講述《探究二力平衡條件》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一組引入新課的探究性實驗:讓學生把一顆雞蛋立在桌面上;把一個紙蝴蝶立在筆尖上;把一個可樂瓶斜放在桌面上。學生都有躍躍欲試的沖動,老師請部分學生來講臺演示,在演示過程中,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學生利用給出的輔助器材,開動腦筋,仔細設計,無論成功與否,老師都給出激勵性的評語。通過老師的關注,風趣的語言引導,學生親手實驗得到實驗結論。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進行實驗,樂于實驗,勇于實驗,并從實驗結果中體驗、品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具有更加主動探索物理奧秘的動力。
三、合理設計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核心素養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是科學探究,通過對知識大量的設疑,釋疑,解疑,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利用設計實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初中物理學習階段,北師大版物理教材一共設置了68個實驗標題,32個分組實驗,130個演示實驗,如此多的實驗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精心設計和準備每一個新穎的實驗,將最新的教育理念盡可能地融入每節課的教學中,更好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弊寣W生熱愛物理,他們才會有足夠的興趣去探究其中的知識。例如,在講《流體壓強》一課時,老師拿來了一段洗衣機排水管,學生紛紛討論,老師準備干什么?見到老師把一些閃亮的金紙剪成碎片,學生更有了想知道其中奧秘的沖動,老師只管低頭干活,不管學生的竊竊私語,學生的好奇心一次次被調動起來,這時,老師把洗衣機管一端對準剪碎的紙片,一端開始快速轉動,只見不一會,滿天飛舞起金色的紙屑,猶如“天女散花”一般好看,學生不僅發出一陣陣喝彩聲。老師讓學生結合課本解釋其中的道理,學生認真地總結起來,不一會兒得出了結論:“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新穎的實驗促使學生充分思考,主動參與實踐,勇敢匯報結果,總結提升了物理理念,這些正是物理核心素養理念中強調的科學思維,其中的質疑,創新,科學推理,科學論證也正是利用了課堂創新思維的設疑、質疑、解疑的思維。
四、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激發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網絡科技水平的發展,形形色色的教學軟件和自制教學課件、動漫制作,已成為教學的得力助手,微課的教學也應運而生。利用這種有延滯性的在線教學先進手段,不但豐富了教學內涵,也擴展了教學外研,更大程度地實現了教學效果的優越化。為此,利用許多青少年都喜歡手游的心理,設計制作符合青少年特點的多媒體動畫課件,可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講《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學生在記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結論時會產生一定的困難,老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動漫設計的特點,制作出一個手游人物在一條數軸上跳舞,讓人物從二倍焦距之外逐漸跳到焦距之內,那么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就會出現一個跟他一樣的對稱的人在跳舞,瞬間凸透鏡成像特點就在一段舞蹈中清晰地被記憶了下來。這種教學手段的利用,使學生感官得到了強烈刺激,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最終達到了教學目的。再如講解天體運動的時候,動畫設計就幫了很大的忙,它不但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天體的運動,還可以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如果天體的軌道發生偏移會有什么結果發生?在教學中,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直觀生動的讓學生理解了許多科學道理,更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學生參與狀態熱烈,掌握知識輕松,學生仿佛置身在游戲中,不但學到了知識,最終滿足了學生玩電腦的欲望,從而更好地激發和提升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
五、利用物理學史和現代科技科普知識,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核心素養中的物理觀念思維提出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物理學史的相關學習,用生動的語言對物理歷史故事進行講解,創設教學情境,樹立正確榜樣。對近現代科技的發展,尤其學習熱點科技內容,展現物理知識的同時進行必要的科普講解,以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給學生講“物理史上十大最美麗實驗”,講牛頓在墻壁上利用三棱鏡色散實驗得到七彩光譜,講盧瑟福在曼徹斯特大學發現原子核實驗、密立根的油滴實驗等等,在運動和力的知識學習時引入幾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楊振寧的歷史故事及他們的偉大成就,引導學生樹立向偉大物理學家學習的志向。
綜上所述,只要老師讓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們永遠不會缺乏向上的動力,永遠不會對學習失去興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永遠充滿明媚陽光。這樣的教學才會生動活潑,富于情趣。
【參考文獻】
[1]邢耀剛,邢斌,李建葉.基于核心素養的微課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調查研究[J],物理通報,2019(2):36-38.
[2]邢耀剛.基于行動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J],湖南中學物理,2017(3):37-39.
[3]姚煉.把握提問“要點”提升數學素養[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9):39-40.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激發初中物理學習興趣策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737.】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武川新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