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秀琴
〔摘要〕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喪失,哀傷是喪失發生后個體必然會經歷的過程。學生在成長道路中遇到喪親事件時,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給予關愛和專業的幫助,學生就能較快地從陰影中走出來,讓悲傷的心靈重享陽光。心理教師用哀傷輔導的相關理論與咨詢技巧,對一喪親中職女生進行了輔導,幫助她順利度過心理危機,以積極的心態和行動面對未來的生活。
〔關鍵詞〕哀傷輔導;喪親;中職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16-0039-03
一、引言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喪失,哀傷是喪失發生后個體必然會經歷的過程,喪親又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經歷,喪親后個體會通過哀傷過程獲得內在心理的重組與平衡,如能在此過程中完成哀傷任務,個體就能從哀傷走向復原,反之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嚴重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心理危機事件。因此在學生成長道路上遇到喪親事件時,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給予關愛和專業的幫助,學生就能較快地從陰影中走出來,讓悲傷的心靈重享陽光。
二、個案資料
小麗是一名活潑開朗的女孩,平時下課總會和好朋友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有一天第三節是我的課,眼保健操前我走進了教室,發現小麗坐在座位上發呆,眼保健操也沒做,我走過去悄悄提醒她做眼保健操,她木然地抬起手把第三節做成了第二節,我看她眼睛有點紅腫,一幅精疲力竭的樣子,就輕輕問了句:“沒事吧?”小麗搖搖頭沒說話。上課的時候我就特意關注了她,發現上課問問題她也沒反應了,要知道以前提問她是最活躍的那個,今天這姑娘究竟怎么了呢?我心里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下課之后我就把小麗叫到了辦公室,給她倒了一杯水,表達了我的關心和我在課堂上觀察的情況之后,問她要不要上廁所,她搖搖頭,我告訴她我先上個廁所讓她先休息一會,利用這個時間我打電話給她班主任大概了解了小麗的情況:原來兩周前小麗的外婆去世了,小麗從小就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長大的,與外婆的關系特別好。外婆去世那天小麗在學校上課,接到媽媽的電話匆匆趕回去只看到了外婆的遺體,在家休息了三天就回來上課了,回來后情緒比較低落,精神狀態不好……
我回到辦公室,小麗手里還捧著那杯水,眼睛紅紅的,眼神呆呆的。
三、輔導過程
(一)第一次輔導
輔導目標: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深入了解小麗的內心世界,協助其充分表達哀傷。
輔導方法:無條件積極關注;積極聆聽。
具體操作:初次咨詢,我提醒自己一定要放慢腳步,以朋友或陪伴者的角色幫助她。在咨詢中我認真聆聽小麗的痛苦和悲傷,無條件地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并給予理解和同理,讓她能打開心扉,宣泄壓抑的情緒。
以下是咨詢片段。
我拍拍小麗的肩膀說:“我看你情緒有點低落,能跟老師講講發生什么事了嗎?說出來可能心情會好點呢!”
小麗搖搖頭:“這段時間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我一直不相信外婆會離開我,返校那天早上外婆還跟我說話,讓我好好讀書……”小麗泣不成聲……
我抱抱她想給她一些支持:“看來你跟外婆的感情很深,外婆的突然離開讓你一時難以接受。”
小麗抬頭看了看我,眼神中透著訝異:“老師,你跟別人不一樣,我一跟其他人提起外婆的事,他們就是安慰我,讓我不要傷心,說什么人死不能復生,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就是很難過,我居然沒有見到外婆最后一面,聽媽媽說外婆離開的時候嘴里還念叨著我的名字……”說著說著,小麗又哭了起來。
我輕輕地摟著她,默默地遞上紙巾,就這樣讓她在我肩頭哭了好久,終于她停了下來,輕輕地說:“老師,我感覺好多了,感覺心口的那塊大石頭變輕了。”
家庭作業:給外婆寫一封信。
結果反饋:通過這次輔導,小麗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情緒得到了宣泄,心里也輕松了很多。
(二)第二次輔導
輔導目標:協助小麗回憶與外婆一起生活的幸福時刻,幫助她在認知和情感層面承認外婆已經離世的現實。
輔導方法:使用第一次輔導后布置的家庭作業作為引子,通過讓小麗敘述故事,回憶那些與外婆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和接受外婆已經離世的事實。
具體操作:小麗回憶了與外婆一起度過的很多印象深刻事情,小麗告訴我,在她的記憶里,外婆為人處世永遠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也是家里唯一一位全身心傾聽并陪伴她的人。外婆心靈手巧,會做很多點心,喜歡養花,她親手種的綠植至今仍生機盎然地活著。外婆的離開是小麗成長道路上碰到的一個應激事件,現在的她晚上經常會做噩夢,會想念外婆。看著無助的她,我教了她一個方法,建議她把和外婆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用本子記錄下來,如果不想讓別人看到,可以把本子藏好。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哭泣的喪親者,總會急于安慰,或是鼓勵他們要堅強起來,不要總懷念過去,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情緒就像小河里的流水,要讓河道保持暢通,只有讓河水源源不斷地緩緩流淌,才不會出現擁堵淤積。
小麗跟我描述了好多外婆的事情,整個人的情緒狀態明顯好轉。
家庭作業:幫助外婆照料她的綠植。
結果反饋:小麗在描述中慢慢地在語言上接受了外婆離開的事實,這為她在情感上慢慢承認外婆的離開奠定了基礎。
(三)第三次輔導
輔導目標:協助小麗合理表達對外婆的愧疚、思念和不舍,完成與外婆的告別。
輔導方法:使用空椅子技術,幫助小麗表達對沒有見到外婆最后一面的愧疚,完成對外婆的告別。
具體操作:我知道小麗對于沒有見到外婆最后一面心有愧疚,外婆的離開除了帶給小麗無盡的悲傷和思念,還有更多的就是內疚和憤怒,這是一個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過程,務必要進行持續關注和對話,了解孩子的感受和行為。治愈并不意味著忘記所愛的人,而是用愛來記住這個人,讓愛的記憶在我們繼續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激起支持我們的美好感受。
第三次輔導小麗如約來了,相比上次狀態好了很多,但眉宇間還是有著深深的哀傷。在這次面談中,我讓小麗給去世的外婆寫了一封信,把自己想對外婆說而沒來得及說的話都寫在里面,小麗一邊寫一邊流淚,寫完之后我帶著她將這封信燒給了外婆,讓風兒把小麗的話帶給天堂里的外婆。
回到辦公室,我采用了空椅子技術,讓小麗對著外婆的照片說出自己最想對外婆說的話,宣泄小麗內心壓抑已久的情感。剛開始小麗還不習慣,我給她做了示范并讓她按照我說的話重復,慢慢地小麗進入了狀態,最后她對著外婆的照片大聲說:“外婆,我很舍不得你走,我都沒見到你最后一面,我很想拉住你,很想你一直陪著我,可是我知道你在天上看著我,我只有不斷努力,讓你看到我好好的,你才會走得安心……”我給了小麗一個用力的擁抱,鼓勵她繼續努力,加油拼搏,告慰天堂里的外婆。
家庭作業:與媽媽進行一次外婆去世以來的第一次正式對話。
結果反饋:小麗狀態比上次來時好了很多,神情和情緒狀態豐富了很多,不再是單一的失落或悲傷了,小麗自己描述在照料綠植時好像能感受到外婆就在邊上微笑地看著她。
(四)第四次輔導
輔導目標:協助小麗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而不需要忘卻舊的,將生活關注重新投入其他事物,盡快走出生活的陰霾。
輔導方法:采用焦點解決對話,幫助小麗回到現實生活,尋找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一小步。
具體操作:我大概詢問了她與媽媽的交流,她告訴我媽媽在電話那頭的聲音很疲憊,但能感覺到對她主動聯系的行為感到驚喜。
我順勢問道:“你為了不讓媽媽太擔心而堅持來上學,這個時候你還想著安慰媽媽,真的很了不起!除了堅持上學,你認為這個非常時期對媽媽最好的安慰和照顧是什么?”我想讓小麗知道,對于外婆的離開除了她難過,媽媽也非常難過。一方面肯定了她的堅強和懂事,另一方面也讓她想想她還能做些什么,而不是一直陷在情緒的漩渦中。
小麗想了想說:“這段時間我情緒很低落,雖然媽媽沒有說什么,但我知道她很擔心我,我想我把自己照顧好也是對媽媽的安慰和照顧吧。”
我肯定了她的想法:“媽媽一定很欣慰看到你從陰影里很快走出來,我想這也是你外婆愿意看到的。如果真的有天堂,你覺得天堂里的外婆現在希望看到的你是怎樣的?”小麗沉默了好一會,抬頭看了看我,又低下了頭,我沒有打破這可貴的沉默,我知道她在思考,她的心靈有了觸動。
我說:“那這周放學回去,你猜猜媽媽會希望你講些什么讓媽媽知道你在一點點恢復,那樣媽媽也就會慢慢恢復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小麗說:“以前回家我經常會講一些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如果這周回去我也能講講我在學校的一些情況,可能媽媽會感覺我在慢慢恢復了。”
我說:“我知道,經歷過重大的家庭事件后要繼續生活并不容易,我們只需要朝著那個方向一小步一小步地恢復。如果你覺得我們的談話對你有些幫助,你也可以跟媽媽分享一下,我想她一定會開心聽到的。下次過來跟我分享一下新的情況,可以嗎?”
結果反饋:現在的小麗還是會經常思念外婆,回憶與外婆生前相處的點點滴滴,但在生活中我發現她正在慢慢恢復,班主任也反饋小麗慢慢從外婆去世的陰影里走出來了。
四、輔導反思
在輔導中心理教師除了要同理學生,還要保持一種冷靜的專業視角和有邊界感,在整個案例中我能夠理解小麗的感受和心路歷程是因為我曾經也經歷過這種喪失,但正因為這樣也容易讓自己的情感卷入其中,所以每次咨詢結束后我會再次查詢哀傷輔導的相關資料。在咨詢中我主要是從下列內容著手:幫助小麗在認知和情感層面承認外婆已經離世的現實;幫助小麗合理表達哀傷,讓她充分體驗悲傷和痛苦;幫助小麗回憶和外婆一起生活的經歷和關系,表達對外婆的思念和不舍;幫助小麗進行調整,帶著過去的回憶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沒有外婆的環境;幫助小麗將生活關注重新投入其他事物。幫助小麗盡快走出生活的陰霾。
哀傷輔導的過程中,要相信學生自己是有力量走出來的,咨詢師作為傾聽者、陪伴者的角色去充分地理解學生的情緒和感受。同時,作為學校的心理教師,我們還要在課堂教學中發現有心理困擾的學生,積極主動地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小麗就是我在課堂教學中發現的一個案例,事實上在我們課堂教學中能發現很多這樣的“小麗”……
(作者單位:浙江省長興技師學院,湖州,313100)
編輯/張 旗 終校/衛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