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香云
摘 要: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兒童文學的教學。為優化小學語文教育,充分發揮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本文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并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進行探究,以便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62
在小學語文教育內容中,兒童文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兒童文學的內涵和特點,高度重視兒童文學的作用,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從而大幅度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的作用
(一)開闊視野
兒童文學能開闊學生視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兒童文學能向學生傳遞情感、希望和溫暖,滋養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去認識和探索更為廣闊的世界。兒童文學以藝術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絢麗多彩的世界和豐富的現實生活,對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教學能加深學生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兒童文學的根基是現實生活,小學生缺乏豐富的現實生活經歷,因此新奇有趣、純真美好的兒童文學世界能為學生打開認識現實生活的一扇窗,向學生傳遞必要的替代性經驗,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兒童文學還能引導小學生加深對道德觀念的認識,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1]。兒童文學能引導學生增強道德判斷能力,并拓寬學生對熱愛祖國、珍愛生命等美德觀念的認識。例如,筆者曾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閱讀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既拓寬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認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再如通過學習《記金華的雙龍洞》《三亞落日》《煙臺的海》等散文,學生加深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認識。另外,筆者通過繪本向學生講述了鄭和航海、藺相如完璧歸趙、林則徐虎門銷煙等歷史故事,拓寬了學生的歷史視野,并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另外,兒童文學還能開闊學生的情感視野,實現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小學生具有豐富、純真的情感,但其情感缺乏穩定性。兒童文學承載了豐富純真的兒童情感,能為學生帶來多元化的情感體驗,對其情感世界的健康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為充分發揮兒童文學開闊學生視野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了解并充分把握學生的興趣,精心選擇兒童文學讀本,深入挖掘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兒童情趣,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和現實生活,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和道德品質[2]。
(二)增長知識
兒童文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學生在閱讀學習兒童文學的過程中,不僅能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力,還能增長知識。兒童文學教學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向學生傳遞各類知識,并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兒童文學的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學生在學習兒童文學的過程中,能增長很多生活常識。兒童文學描繪了豐富有趣的生活場景,蘊含了諸多生活常識[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兒童文學教學,能引導學生在不經意間掌握各類生活常識。例如,筆者曾指導學生閱讀《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故事,學生借此不僅知道了冬去春來這一季節常識,知道了候鳥遷徙到南方過冬的常識,還知道了砍伐的樹木可以做成火柴用來點燃煤油燈等知識。
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的學習,還能積累科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兒童文學中的科幻故事、科學童話等作品中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學生在閱讀此類作品的過程中,能學到各類科學知識,并初步形成科學精神[4]。例如,筆者曾收集匯總了多篇與科學相關的兒童文學作品,包括《水上飛機》《跟蹤臺風的衛星》《火星——地球的孿生弟弟》等。學生閱讀這些作品時,容易被豐富的科學知識深深吸引,不僅了解了水上飛機的外形特點和功能、人造衛星的基本知識,還了解了地球和火星的相似之處。筆者還曾引導學生探究火星上為什么沒有水源,初步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另外,學生學習兒童文學還能增長很多語文知識。兒童文學能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筆者曾以兒童文學作為教學文本,這些文本通常配有拼音和圖畫,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加深對拼音的掌握,并形成正確的語言表達習慣。另外,筆者還指導學生參照兒童文學繪本學習夸張、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效果良好。
為充分發揮兒童文學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中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從多角度選取兒童文學作品,盡量契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選取涵蓋生活常識、科學知識、語文知識的兒童文學作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教師要全過程指導學生閱讀兒童文學,將重點知識標示出來加以強調,并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加深學生對各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5]。另外,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考核,并引導學生形成記筆記的習慣,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和記憶。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措施
(一)加強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
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首先,教師要廣泛閱讀兒童文學精品,深入了解并全面掌握兒童文學的特點,增強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使學生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兒童文學的現狀,精心篩選具有較高文學價值和趣味性的兒童文學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幫助學生從兒童文學中汲取文學營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文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與同事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兒童文學對語文教育的價值,并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文學接受能力,結合教育規律,采取適宜的兒童文學教學方法,確保兒童文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可以在教室內開設兒童文學讀書角,為學生提供閱讀兒童文學的空間和時間。教師可定期開展兒童文學閱讀課,在固定的時間專門指導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加強與學生的閱讀交流,并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
(二)緊扣兒童文學特點開展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要緊扣兒童文學的特點開展教學,兒童文學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表現手法豐富多樣,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作品中的審美思想,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深入挖掘作品中蘊含的審美價值。例如在對兒童文學中的散文作品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重點講解散文中的細節描寫,引導學生根據事物特點展開聯想,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力。
(三)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兒童文學教學時,要與寫作教學相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并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從而實現讀寫結合,在增強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的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筆者在對《狼和小羊》進行教學時,即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對小羊的結局進行續寫。有學生續寫道,機智的小羊指著自己在水里的倒影,哄騙狼說,水里的那只小羊是她哥哥,味道更鮮美。愚蠢的狼上當撲進水里,結果淹死了。筆者還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分析,教育學生編寫童話,不能僅憑想象,還要充分考慮事物特點等。通過加強兒童文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有效加深了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并發散了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舉多得。
(四)通過吟誦感知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了解兒童文學的主要構成和具體分類,在此基礎上緊扣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精心選擇具有天真童趣的積極向上的兒童文學作品,指導學生對之進行吟誦,使學生通過吟誦深刻感知兒童文學的語言魅力,增強閱讀情感體驗,并在潛移默化中積累文學知識和語言素材。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吟誦兒童文學作品培養語感,還要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技巧,要在準確把握作品情感基調的基礎上,抑揚頓挫、飽含感情地將作品朗讀出來,從而實現與作者心靈上的共鳴和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再創作。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兒童文學作品,感受作者下筆時蘊含的情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吟誦示范,通過吟誦將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吟誦機會,例如分段讀、配樂讀、接力讀以及分角色朗讀等活動,通過強化學生的吟誦訓練,提升學生的吟誦水平,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直覺判斷和情感感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精心選取兒童文學作品,指導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學習,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提升審美趣味,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視,緊扣兒童文學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并與寫作教學等任務相結合,通過種種措施加強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瑩.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作文(教研),2019(7):278.
[2]黃曦霞.小學語文課程視野中的兒童文學及其教學探討[J].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2015(12):62.
[3]劉紅利.淺談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和應用[J].新課程(教研版),2016(8):9.
[4]湯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入兒童文學作品賞析[J].明日,2017(34):243.
[5]項泳.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作用[J].語文課內外,2018(2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