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林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藝術教育課程的重要性逐漸顯現出來,對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許多國家越來越注重藝術教育,把藝術教育作為學生開發智力的重要資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忽視了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用和重要影響,導致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脫節,難以全面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個人能力?;诖?,在本次研究中就結合藝術教育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工作建議,加強教學改革,提升藝術教育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和成長。
【關鍵詞】藝術教育;課程實施;問題;策略
新課程改革對各階段的教學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從而實現以學定教,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積極學習態度的養成,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讓學生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藝術教育活動中,要從音樂、美術以及文科藝術教學等多方面內容出發,加強教學改革,隨著教育事業發展,不斷優化創新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因而在現階段的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綜合不同類型藝術教育內容,在加強對學生藝術行為教學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加強對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等綜合能力的鍛煉。而在藝術美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融入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德育功能,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藝術教育課程實施研究背景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四十年代以后,國外逐漸加大了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在國外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加強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而在我國教育事業開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應試教育對藝術教育活動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導致藝術教育活動難以落實到位,降低了藝術教育的整體質量,難以加強藝術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得藝術教育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逐漸弱化。而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藝術教育被忽視,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用沒有被充分挖掘,出現了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脫節的現象,降低了藝術教育整體質量。而在2002年7月,國家將藝術教育納入了教育活動當中,并且還制定了藝術教育發展規劃,對藝術教育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4年,由教育部發布的藝術教育發展若干意見,對藝術教育活動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在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綜合相應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需求,加強教學改革和創新,不斷提升藝術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近些年來,教育部逐漸加大了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對藝術教育工作有了更新的要求。
(二)課題提出背景
在知識經濟時代,在教育活動中加強創新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有效加快知識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經濟時代的優勢和知識經濟潛力。在加強素質教育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人品質。為了加強創新精神人才的培養,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積極落實素質教育,加強教育改革和發展。而傳統的知識積累,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育事業發展要求,針對這一現象,國務院對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而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藝術的范圍不再局限于傳統美術館、音樂廳,范圍逐漸擴大,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了許多影響。藝術的綜合性變得更強。而在現階段的教育事業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學生欣賞藝術,感知藝術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將藝術的思維方式融入其中,提高學生感受藝術,創造藝術的綜合能力,加強綜合性人才培養。
(三)加強研究的意義
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加強藝術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能力,讓學生能夠形成終身追求藝術,參與藝術活動的價值取向。通過加強藝術教育,讓學生形成全面持續發展的良好藝術素養。由于藝術課程是綜合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經典性于一體的課程,在教學活動中更加注重藝術的創新性、持續性,有著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內涵,能夠加強對學生的心靈沖擊。藝術課程可以作為一門將學科知識創作技能和文化背景進行有效融合的新形勢,將其應用到教育活動中能夠加強對學生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而在現階段的教育活動中,加強素質教育能夠在提高學生藝術知識技能和藝術感知能力,欣賞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生活情趣,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品質,為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綜合發展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尊重他人,關懷他人,待人友善,學會分享。
二、加強藝術教育課程實施的策略
(一)加強藝術教育,激發學生興趣
在藝術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的藝術品質。在藝術教育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綜合相應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落實藝術教育。由于受到天性的影響,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而在藝術教育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藝術課程學習當中。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藝術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判斷能力,增強學生對藝術的鑒別能力,幫助學生加強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作品的形式入手,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做到視聽同步,引導學生進一步加強藝術的感知和理解,加強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選擇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提升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啟發和引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加強思考和探索,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身入其境的去體會和欣賞,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在藝術課程實踐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綜合相應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加強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二)做好藝術交流,提高運用能力
在藝術課程實施環節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高學生藝術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藝術的認識,加強對學生通感和通識的培養,有效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應用能力。教師要從藝術創作的目的出發,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能夠綜合不同的藝術類型,加強思考和探究,充分發揮藝術作品的積極作用和價值,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加強藝術的感悟和理解。為了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將藝術教育實踐和藝術創作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加強藝術教育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有效增強藝術實踐活動的趣味性,有效增強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綜合其他學科知識,充分調動自己的多種感官,加強對藝術知識的理解和領悟,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加強對學生人格和素質形成的鍛煉。通過整體性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調動參與意識,培養和諧人格
在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為了提升其整體的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對學生意志的磨練,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目標,加強對學生良好意志的鍛煉和培養,加強藝術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加強對學生意志激勵,幫助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去學習。而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還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實現學生個性自由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個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加強對學生開拓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鍛煉,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有足夠的進取精神和參與意識。在藝術教育實踐活動中,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引導,讓學生能夠富有同情心且能夠識別,判斷他人的情緒,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主體意識。
三、結束語
總之,素質教育的深入對藝術教育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進程,在現階段的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在豐富藝術教育內容的同時,不斷優化創新教學形式,提升藝術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在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做好教學創新。在藝術教育活動中能夠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學生的個人學習需要,保障相應的藝術教育活動能夠高效穩定開展,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啟發。
【參考文獻】
[1]游煥煥,郭晶.學前教育藝術課程——兒童創意音樂劇實踐個案研究[J].參花,2020,(10):88.
[2]趙中航.探究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和藝術課程改革的創新[J].明日風尚,2018,000(013):P.118-118.
[3]孫麗娜.建構主義理論視閾下我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8,(18):108.
[4]王其鋒.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下高職插畫課程教學探討[J].廣西教育(高等教育),2019,(7):170-171,189.
(課題項目:本文系茂名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研究項目,課題名稱:《藝術教育課程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編號mjy201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