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晨潔

【摘 要】面對新的教學環境,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發展,應突破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在新理念、新教法中實現有效英語教學創設。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閱讀課堂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是對當前閱讀教學的有益創新,促進了教與學的有效互動。本文立足思維導圖的內涵特點,分析了其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意義,并在此基礎之上,從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互動探究、課后知識體系構建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新課改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閱讀作為英語學科學習的重要載體與方式,實現有效英語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傳統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的“教”比較程式化,并且教的內容要素比較單一,更多地是引導學生如何在“讀”中完成重點詞句的識記,而對于知識的發散應用,以及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均相對比較欠缺,難以滿足英語學科對于英語閱讀教學部分的需求。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應用,契合了閱讀教學的需求,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拓展英語課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英語閱讀呈現中,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及實踐應用。因此,本文從思維導圖出發,就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如何實現思維導圖的教學實施,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近年來,深化英語學科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成為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教學理念創新,是構建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契合了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同時也能夠在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之下,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之下,能夠更好地促進閱讀教學創設,實現有效閱讀教學的生成。
(一)思維導圖的內涵及特點
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人腦運動規律下的思維繪制。在思維導圖中,人的想象、思維及腦運動,均可以在思維導圖中以線性的方式進行呈現。因此,在思維導圖中,其有線條,并且也有豐富的色彩和聯想。對于現代教育而言,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轉變傳統枯燥的教學形態,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呈現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契合了初中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在思維導圖的“線條”呈現中,發散思維實現串聯;“色彩”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呈現方式,能夠在豐富的內容表達中滿足思維潛力的挖掘需求;“聯想”空間的創設,能夠更好地促進思維能力的培養,這體現了思維導圖在促進人腦運動,以及提高學生創造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
隨著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構建契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成為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改革內容。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形式單一,特別是閱讀內容呈現方式枯燥,難以滿足學生“趣味學”的學習。此外,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能夠為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教師教法創新提供有力保障,是深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構建的重要措施。
1.構建開放式教學空間,促進教法創新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自主、開放的教學空間,是滿足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保障。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構建,能夠轉變傳統以教促學的教學情形,轉而實現以學促學的教學創設。思維導圖能夠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大膽聯想的維度空間,讓學生在以生為本的課堂學習中,實現高效學習的有效生成。為滿足思維導圖的應用需求,教師需要轉變傳統教學方法。通過任務驅動、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為思維導圖的資源導入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這充分體現了思維導圖在深化教學改革,盤活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思維導圖的應用對教法有了更高要求,開放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空間,是更好發揮思維導圖應用價值的關鍵所在。
2.促進發散思維培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初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新階段,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如何更好地實現發散思維的培養,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保障。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學生能夠基于線條的“延展”,促進發散思維的大膽想象。學生對于閱讀中的知識學習,不僅僅拘囿于字詞句的識記,更多的是從中理解透徹,將重難點知識內化成為口語交際應用,這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學生的“學”更加開闊,能夠在發散思維培養中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在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的改革中,如何盤活英語閱讀教學,構建更加完整的英語學科教學,成為英語科學教學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轉變傳統教學思維,在創新教學理念、盤活教學方法中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成效,契合新課改下的英語學科發展需求。在筆者看來,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在思維導圖的教學實施中,應圍繞“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中互動探究、課后知識體系構建三個方面,實現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實施。
(一)以“思維導圖”為載體,實現課前自主學習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有效構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為課堂教學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能夠基于思維導圖的知識呈現,讓學生能夠分層次、分重難點,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成課前閱讀,讓英語課前自主學習更有成效,這是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基礎。一方面,學生課前自學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學習引導之中,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之下,能夠基于不同的知識點,實現對知識分層自主學習,讓學生的“學”循序漸進;另一方面,“思維導圖”豐富的色彩及內容呈現,滿足了初中生的興趣需求,在學習興趣的激發之下,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開展課前自主,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課前自主狀態的有效生成,可以在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得到有效落實,盤活英語閱讀教學的推進。
(二)以“思維導圖”為依托,實現課中互動探究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對知識進行梳理學習,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更加深入,并且能夠在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中盤活閱讀課堂。首先,思維導圖的應用要緊扣教學內容及目標,能夠在對知識的梳理中建立重難點知識脈絡,讓學生能夠在知識的引導之下完成閱讀任務;其次,閱讀課堂應注重互動探究的有效生成,“讀”是英語學科的重要學習方式,應在深入閱讀理解中更好地促進知識內化,在互動探究中提高學習效率,讓英語閱讀課堂更加活躍,契合初中生個性發展需求。
【案例】在“My family”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緊緊圍繞閱讀重點,將家庭成員的工作生活,以更加清晰的脈絡方式進行了呈現,并且讓學生更好地從英語口語中表達家庭日常生活,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緊扣生活實際,實現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施思維導圖教學的重要內容。
(三)以“思維導圖”為保障,實現知識體系構建
在課后知識體系的構建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理解與梳理,在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點的整理。一方面,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積極引導學生圍繞知識要點,對知識進行梳理、構建,以促進知識的內化,為口語交際應用提供知識保障;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梳理知識,并實現知識的串聯,讓閱讀學習更加深入。因此,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要善于從思維導圖的應用中,對知識體系進行有效構建,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課堂要跳出傳統以教促學的教學情形,在以生為本的教學視域之下,通過創新教學方法、盤活教學空間,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滿足學生閱讀需求。在本文研究中,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實施,能夠促進閱讀教學環境的轉變,在師生良性互動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內化、實踐應用,這符合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也是進一步從英語閱讀中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宣友.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03)
[2]陳柳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英語廣角,2020(05)
[3]蔡瑩.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6)
[4]李勤華.學科核心素養教學新探:以小學英語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10)
[5]孟琦琦.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初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7(07)
[6]王思維.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理論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