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莉
摘 要:素質教育下,小學英語教學的開放性與多元化的特征更加明顯,尤其是在借助繪本展開英語閱讀教學時,加強了與主教材的融合,這不僅利于強化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形式內容,更利于優化教學資源與拓展課堂容量。主要對通過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融合提升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進行闡述,分析融合教學的意義與現狀,提出教學對策,希望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起到積極參照作用。
關鍵詞:繪本教學;教材內容;閱讀素養
為滿足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幫助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應當加大英語教學改革力度,實現教學質量持續改進。尤其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更應當注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通過主教材內容與繪本閱讀的整合,直觀理解閱讀內容,多角度分析問題,讓學生在開放性的氛圍中學習到更多更全與更加實用的英語知識技能,從而實現學習質量持續提高。
一、英語繪本閱讀與主教材融合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英語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相對局限,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相對較低,學習難度較大。為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與英語綜合素養,采取英語繪本與主教材融合的閱讀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同時能夠迅速、直觀、生動地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提升閱讀學習成效。利用英語繪本圖文并茂的特征,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教材內容的親近度。同時采取素材資源融合的教學方式,能夠通過生活與英語教學的結合,實現學生的思維與知識面逐步拓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實現語言內容的學以致用與觸類旁通。
二、小學英語素材資源融合教學現狀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繪本教學及發展趨勢的認識比較片面,導致繪本教學的定位不夠準確,繪本閱讀教學與主教材有效結合相對淺顯,無法為學生營造開放性的教學環境。受教師滯后教學理念與固化教學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僅停留在繪本閱讀的教學形式上,無法充分挖掘教學內容,導致主教材教學內容圖文結合性的特征并未得到充分呈現。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起步晚,仍處于摸索性前進階段,在教學標準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影響小學英語繪本與主教材融合閱讀教學成效的因素較多,除教師的業務能力外,也受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與認識不到位及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相對較低。
三、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對策
1.觀察圖片信息
觀察圖片信息,利于強化學生的判斷力與理解能力。如在教學“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通過圖片與視頻及歌曲等媒介引出文本主題,調動學生已掌握英語知識的經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識別插圖與標題等信息,加強學生對繪本結構的了解,初步強化學生的文本概念。讓學生調動生活經驗,仔細觀察圖片信息,并根據信息進行分析與預測,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中深入理解閱讀內容。通過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與體驗閱讀過程及構建意義,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靈活運用閱讀技巧與策略,更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與預測想象力的提升。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等方式總結大意,鼓勵學生分享對圖片與情節等方面的學習感受,強化學生對繪本的理解判斷力的同時,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組織學生展開多模式的閱讀活動,如朗讀與默讀及分角色對話等方式,強化學生閱讀的流暢度。教師創設生活與演示及多媒體等情境,讓學生通過讀后演與讀后寫等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協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2.拼圖閱讀
為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要求教師加強活動與任務設計,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如在教學Seeing the doctor時,教師應選擇故事類或科教類等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繪本,將故事分成多個富有意義的獨立片段,將繪本復印成小卡片,將其貼在主教材上,引導學生做拼圖。向小組發放完整的故事卡,在做拼圖閱讀活動前,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呈現詞匯,消除學生拼圖時的語言障礙。在獨立思考中讀懂個人的故事,再在小組討論中共同拼出完整的故事。派小組代表講解故事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小組提出質疑或給予意見補充,從而形成多個版本的故事。教師設計內化活動,通過朗讀活動,引導學生內化語言。設計讀后輸出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與體驗。教師可以組織理解能力強的學生成立專家學習小組,通過故事片段的討論,確保故事內容更加符合邏輯,同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與教材融合,不僅利于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等核心素養。優化的教學模式,能夠確保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深入學習,促使其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實現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盧嬋梅.利用電子繪本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課堂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22):193.
[2]顧憶恩.繪本資源與譯林小學英語教材的融合策略[J]. 教育界,2020(1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