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彩紅
摘 要:主要研究解決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卓有成效地開展閱讀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農村學生文化素養。探究豐富有趣、高效的閱讀方法,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興趣,傳授學生閱讀方法,注重課堂內外遷移,開發讀寫互動新模式。
關鍵詞:農村小學;閱讀教學;有效性
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再加上各種各樣電子媒介的流行,小學生閱讀越來越變得“碎片化”,“淺閱讀”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小學生的閱讀效果。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的閱讀教學,有效引領學生深度閱讀,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有責任改變閱讀教學不利的現狀,探究更有趣、更巧妙、更有效的閱讀方法,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到深度閱讀上來。
一、農村小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農村家庭缺乏良好閱讀氛圍是長久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問題,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農村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語文基礎知識積累少、閱讀能力不強等結果。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不少農村人口外出打工,導致農村留守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平時都是由爺爺奶奶看管,他們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閱讀(學習)引導。農村學生從小在家庭中閱讀資源相對短缺,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家庭閱讀和親子閱讀的熏陶,得不到良好的文化啟蒙教育,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意識和習慣。
除此之外,農村教師自身普遍存在的局限性也是制約農村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教師存在教學思想落后、教學方法陳舊,難以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農村語文教師對“三位一體”(教讀課—課內自讀—課外閱讀)的閱讀體系認識不足,未依據新課程改革發展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技能和手段,而是習慣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授課。在課堂閱讀教學時,仍然把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局限在語文課本上,沒能形成課堂內外延伸的有效閱讀局面。學生沒能與文本和作者進行深度的“對話”交流,個性化閱讀也就無法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成果自然也就無法達成。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要想有效培養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唯一途徑是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同時還要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效益。這樣,學生的課堂內外閱讀能力才能得到不斷的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才能沿著正確的途徑發展。在具體操作上,語文教師應該堅持閱讀教學“三位一體”的做法,引導學生由課內到課外,實現整本書閱讀,逐步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具備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正確地理解和傳承文化。
根據農村學生閱讀積累少、閱讀能力有待提高的特點,語文教師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制訂一套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合理有序地引導學生完成由課內到課外,由課外到整本書閱讀的“三位一體”的自主閱讀過程。特別是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掌握的精讀、略讀、速讀、品讀等閱讀技巧,組織學生在課外自讀中進行印證和運用,以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能力的理解。
三、強調課堂內外遷移
作為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大語文”教育的思維,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與方法進行課外廣泛閱讀。同時注意研究農村學生的閱讀規律與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優化學生課外閱讀,注重課外閱讀的有效性,提倡學以致用,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的建構及應用能力。
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從“手把手”到逐漸“放手”的過程。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區別做好教讀課和自讀課的教學,通過教讀課教會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具備自主閱讀分析的能力。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自讀課文的作用,以學生完成自讀課文的體驗來訓練他們由課堂閱讀遷移到課外閱讀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做好對學生閱讀過程的實時監控,隨時準備做好引導。等到學生能夠順利、有效地完成自讀課文閱讀,我們就可以逐步引導學生開展課外名著閱讀。
在引導農村學生閱讀名著時,語文教師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教師首先要克服教學時間不夠用、名著閱讀題分值不大等錯誤認識,要著眼于學生整體閱讀能力與語文綜合素養提升,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程度,認真制訂小學階段課外名著閱讀計劃,抓好落實;二是語文教師要注意盡可能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條件,做好學生閱讀作品推薦工作,很多時候甚至還要幫助學生推薦好的課外閱讀作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使學生的課外閱讀行為能夠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三是語文教師要通過讀書沙龍、讀寫結合等讀書交流活動深化學生的閱讀成果,做好學生閱讀行為監控特別是讀后反思提升工作,及時做好學生閱讀行為與階段性成果的整理、反饋工作,給出相應的表揚與批評,促進學生課外閱讀進程的良性發展。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形勢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任務驅動閱讀,注重學生的閱讀分享、創新讀寫新模式成為教師的共識。在農村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深入研究學情,尋找更加合理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注意進行讀寫互動模式的創新,由課內延申到課外,開展個性化閱讀,鼓勵學生大膽地把閱讀感受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