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香
【摘? ?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僅可以間接提高學生的鍛煉頻率,強化體育課堂教學效用,還能優化體育教學實踐條件,便于體育課程的創新發展。教師需要在明確其教學意義的前提下,靈活運用體育教學策略,有效督促學生展開體育練習,逐步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有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18
在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對體育本身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在體育教學有效性較低的前提下,容易出現缺乏鍛煉等問題。初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體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需要在體育課程實踐過程中,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增強,為學生的積極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體育教學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師在展開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教學,一般涉及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體育課程教學設計質量、學生的體育學習成果等方面,對于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體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能力設計有效的體育課堂環節,逐步加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深入理解。為了有效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教師應明確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產生的教學影響,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深入挖掘其教學價值。
一、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產生的教學影響與價值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間接提高學生的鍛煉頻率
對于初中生來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極其重要,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教學是很關鍵的一步,那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意義呢?下面我們就展開詳細的討論。
在各種教學要素的作用下,體育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程及相關內容,間接提高學生的鍛煉頻率,使學生的體魄得到充分的鍛煉,促進學生在課后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展開訓練,便于學生在課上與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加強學生在體育練習方面的自信心。在保障教學有效性的情況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特征,選擇性地展開體育知識科普,促進學生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深入認知,為體育教學特性的增強提供輔助作用。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仍停留在較為淺顯的層面,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對體育相關內容的科學認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自主學習和實踐,有效推動體育實踐活動的全面展開。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正確認知和記憶,可以為后面的體育鍛煉打下扎實基礎,讓學生的體育學習道路更加順利,促進學生對各個體育項目的有效探究,便于學生對體育技巧的深入理解。
(二)便于推動學生積累更多體育技能,強化體育課堂教學效用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多種技能來幫助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在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推動下,學生的體育知識框架構建速率有所提高,便于推動學生積累更多體育實踐技能,促進師生之間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互動,強化體育課堂教學效用,加強學生對體育課堂學習的重視,有效發揮相關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的作用。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止意味著學生對體育知識的逐步積累,還包括學生在體育實踐方面的技能轉化,使學生對體育項目實踐有更加具體的認知,進一步端正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態度,督促學生積極展開體育課堂動作練習。教師在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需要全面審視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可以更加仔細的觀察學生的體育動作完成情況。及時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體育技巧分析,便于學生展開體育課堂反思,促進教師對學生動作的調整和指導,大幅度提高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質量,逐步加強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保持體育課堂知識傳授和體育項目實踐之間的平衡。
(三)發揮教師的體育指導作用,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
教師對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關注,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教學職責,有效發揮教師的體育指導作用,促進教師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全面掌握,便于為學生做出良好示范,降低學生出現動作失誤等情況的概率,保障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有效成長,符合體育教學的理念。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意識到,體育課程對于學生而言不只是簡單的動作練習,同時對于學生的日常鍛煉具有指導意義。教師作為體育課程教學中的示范者,應該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體育教學過程。在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基礎上,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展開體育指導和反思,促進體育教學環節的不斷完善,促進學生完成體育動作的規范化,讓學生逐漸了解體育學習領域中的關鍵。教學有效性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關鍵要素,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動教師展開教學回顧,加強體育指導環節的教學作用,有效激發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學習潛能。
(四)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更多空間,優化體育教學的實踐條件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只可以促進教師為學生作出良好示范,還可以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更多空間。促進教師打破常規的體育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刻板印象,優化體育教學實踐條件,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體育道路上的合理發展。體育教學設計在整個體育課程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位置,在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情況下,教師有更多的空間展開體育教學設計和優化,同時與相關體育工作人員進行有效交流,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更加完備的條件,促進體育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讓學生更加充分的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學生具備良好身體素質的情況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靈活采取各種教學策略,設置合適的體育教學環節和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加高效的展開體育項目練習和動作調整,讓學生的體質得到全面提升,促進體育教學環節的有效推進。
(五)便于體育課程的整體創新發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體育教學有效性增強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探究過程中,增強體育教學設計的創新意義,便于體育課程的整體創新發展。突出以學生為主的體育教學宗旨,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便于教師以學生為主展開體育教學設計,設計適合學生體制發展的體育教學模式,為學生的體育自主學習提供前提條件,加強體育課程教學的積極效用。在體育課程發展的進程中,學生在其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可以為教師的體育教學提供更多的實際案例,使體育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方便體育教學環節的全面完善。在體育教學完善的環節中,學生還可以從中獲得更加有用的學習技巧,了解體育課程學習的要點,明確體育課程學習的重要性,突出體育實踐教學的關鍵作用。教師為了推動學生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活動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措施,推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整體認識,增強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進一步完善相關體育的教學方法,促進體育實踐教學的綜合化。
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采取的教學策略及技巧
(一)結合體育新聞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關注體育課堂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需要注意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體育課堂導入環節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教師可以利用時事新聞的時效性,結合體育新聞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引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關注。讓學生從體育新聞出發展開體育課堂學習,加強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效果,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在環環相扣的體育教學環節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體育學習的要義。教師需要提前根據體育課程內容篩選合適的體育新聞,根據體育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體育新聞的背景下展開體育練習,為學生的體育學習提供更加良好的氛圍,促進學生體育練習的高效化。教師則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體育課堂都能與體育新聞時事進行聯系,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入內容,促進教師對體育課堂導入環節的有效設計,在較大程度上引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找到合適的體育學習方法。
(二)巧妙分組展開體育熱身教學,促進學生的有效合作學習
教師對學生展開體育教學,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體育教學有效性間接得到提高。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對其進行巧妙分組,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體育熱身教學,促進學生的有效合作學習,為學生的體育經驗交流提供機會,使學生提高體育任務的完成速率,適當降低學生的體育課堂練習難度,促進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樹立自信心。在體育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育學習特質,針對體育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展開靈活分組,促進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良好配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效率,讓學生的體育合作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教師可以選擇需要合作完成的體育項目展開課堂小組練習,例如:教師可以推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接力跑,為小組的合作交流提供充分的時間,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完成體育項目的過程中收獲更多感悟,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不斷更新。
(三)推動學生適當參與體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形成體育意識
體育實踐活動作為體育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提升具有重要價值。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推動學生適當參與體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鍛煉過程中,形成堅忍不拔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體育意識,使學生更加重視體育課堂學習,有效提高體育課程的整體學習質量,為教師的體育教學設計提供參考案例。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體育學習特點,為學生設計合適的體育活動方案,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加各類體育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展示自身的體育特長,讓師生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增加體育課堂教學的活躍性。教師應注意學生在參加體育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根據學生的體育實踐表現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案,通過及時的溝通交流為學生規劃合適的體育道路,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使師生之間保持相互交流的學習狀態,督促學生展開日常體育鍛煉和學習。在學生參加體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體育練習條件,不斷優化體育實踐的硬件設施,保證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的精準練習,為學生的體育活動實踐提供更多有效建議,促進學生在體育場上的超常發揮。
(四)合理設置體育技巧總結環節,有效督促學生展開體育練習
體育課程中的總結環節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學生的課后鍛煉提供更多便捷條件。在保障體育課堂教學節奏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合理設置體育技巧總結環節,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有效督促學生展開更加科學的體育練習,促進學生完善體育練習方面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體育項目練習效率,彌補學生的體育學習短板。教師在設置體育技巧總結環節的時候,應根據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靈活調整體育技巧總結的時長,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框架的合理建設,加強體育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通過課堂總結環節,共同挖掘體育練習中的重點內容,抓住學生鍛煉體育技能的關鍵所在,便于學生找到體育練習的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讓學生的體育活動技巧得到鍛煉,優化學生的體育實踐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練習水平。學生需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頻率,使其體育實踐技能得到累積,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展開體育練習,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體現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在體育實踐活動后的及時總結打下基礎。
(五)積極與校外專家展開交流合作,促進學生積累體育經驗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可以巧妙設計體育教學相關環節,還可以積極與校外體育教學專家展開交流合作,促進學生積累更多的體育經驗,促進教師在體育教學方面的深入探究,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創新性,為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帶來契機。在學生具備一定體育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通過校外講座等形式與專家進行合作交流,相互交流體育教學實踐經驗,為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完善提供條件。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專家提出的教學建議,積極實踐相應的體育教學創新理論,為學生的體育教學經驗積累做好鋪墊,保障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的深刻感知,為學生在體育學習上的進步打下基礎。教師的教學目光不能只局限于體育課堂之上,還需要更加關注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反饋,仔細記錄體育教學策略的實踐情況,便于教師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有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為相關體育教學創新理論提供有力支撐。
三、結束語
教學有效性對于體育課程而言具有較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不能忽略教學有效性提高具備的潛在內涵。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教學有效性的逐步提高,不僅可以間接提高學生的鍛煉頻率,強化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用,還能優化體育教學實踐條件,便于體育課程的整體創新發展。教師應注意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不只是簡單的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還需要體育教學設計水平、學生參與程度等方面的不斷優化。教師對體育教學實踐環節的完善,實際上也是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為發展學生的體育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體育教學要求的逐步完善,教師需要在明確其教學意義的前提下,靈活展開相關體育教學策略,巧妙分組展開體育熱身教學,有效督促學生展開體育練習,逐步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性,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提供良好條件,促進學生體育潛能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趙建標.優化課堂導入點燃學習激情——初中體育教學“教方法”視角下的有效教學策略之課堂導入策略例談[J].體育時空,2018(03):15.
[2]鄧茜.關于情境興趣與個體興趣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參與度影響的研究——以西南財經大學參加素質拓展訓練學生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5,34(5):3.
[3]徐安才.初中體育教學中危險情景及因素的預設與對策研究——以浙江省中小學體育教學建議(試行,初中)中的“第20條”為例[J].灌籃,2021(22):2.
[4]謝波,李勁夫,韓珂,等.初中學生體育課后作業的靜態思考與動態實踐——以西安交大附中分校初中2012-2015屆學生為例[J].運動,2015(15):2.
[5]榮飛.促進學生積累實踐活動經驗的教學實踐探索——以“初中體育教學體驗千米(綜合實踐)”教學為例[J].進展:體育教學與科研,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