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摘? ?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高中階段,體育課也是一門基礎性課程,為學生體質的增強、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保障。但是在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改革。
【關鍵詞】新時期? 高中體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8.042
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若是可以開展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體育鍛煉,那么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質,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并沒有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僅無法達到體育鍛煉的目標,甚至還無法吸引到學生的參與興趣。因此,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必須要正視這些問題,并且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去進行教學改革工作。
一、當前在高中體育教學方面的問題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教育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轉變。但是,在實際情況下,高中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卻依舊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一)體育這門課程受到的關注不夠
即使素質教育現在在大力開展,學校也開始重視采取措施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在教學實踐當中,依舊存在比較嚴重的“重文化、輕體育”的現象。雖然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充足的體育鍛煉對于他們的身體素質、身心健康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體育這門課程卻依舊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這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以體現:
其一,體育教師本身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開展實際教學時,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學校的要求等來開展,并沒有采取措施去對體育教學活動、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僅僅只是傳授一些簡單的、重復性的動作,缺乏體育鍛煉技能方面的教學。長期這樣下去,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厭倦心理。
其二,其他學科教師對于這門課程不夠重視,在教學中經常存在“借用”“占用”體育課的現象,導致體育教學課時一直達不到相關的要求。
其三,學校方面對于這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素質教育正處于大力開展的過程當中,但是在實際教育活動中依舊存在十分明顯的應試教育現象,會將大量的精力放在文化課當中,對于體育課程并沒有予以過多的關注。
(二)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模式比較單一
與文化課相比,體育課程所具有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主要以實際操作為主。換言之,體育課程活動的開展主要是體育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動作示范去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正確的體育技能和鍛煉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體育教師的講解非常重要,指導學生自主鍛煉也非常重要。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某些高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將重點放在對體育動作的講授和示范方面,不夠重視教學過程,不會有效地去指導學生,導致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某些動作或者是體育鍛煉的意義等。另外,某些體育教師為了完成教育任務,會一味地沿用一些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興趣不高,無法達到體育教學應有的效果,使得很多學生對某些體育動作、體育鍛煉缺乏足夠的重視。
二、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對策
在高中階段,體育課程雖然不是一門主要學科,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是學生身體素質的保障,還是學習其他課程的重要基礎。因此,針對高中體育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應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革,確保體育教學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一)教師應當注重因材施教
教學方法的科學性,直接會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那么體育教師就必須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而這里的“因材施教”,其實就是指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來開展差異化的教學,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自己原本的基礎上得到有效提升。這里的“差異”包括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在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也需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開展差異化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一味地進行統一化教學,勢必會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很好地融入進來。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就應當提前全面了解學生,并且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只有實現差異化教學,才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二)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
一般來說,良好的教學氛圍往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到學生的主動參與,提升他們的積極性。而在體育課堂上,若是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和鍛煉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在這里,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
其一,教師應當按照相關的要求定期維護、保養和更新學校的體育器材、器械,同時在課堂上適當地融入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常識性的體育問題,將他們引入到體育環境中,激發他們的興趣。
其二,教師需要積極地去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如情景教學、游戲教學法、競賽教學法等,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采取適當的激勵策略
高中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已經趨于成熟,并且具有十分強烈的表現愿望,希望在日常學習中可以得到教師的認可。而在這個時候,教師的適時鼓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和獲得感,從而使得他們愿意積極地參與到體育的學習中。因此,在體育課堂上,高中體育教師就應當重視這一點。當學生完成了某些教學要求之后,體育教師應當及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讓他們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體育學習的樂趣,以此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若是學生在鍛煉中存在某些差錯,教師也應當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要領。
(四)完善體育課堂教學流程
體育教學課堂是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的主要陣地和關鍵場合,教師通過指導和組織學生完成一些體育訓練項目,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身情緒,適當釋放學習壓力,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具備一定的積極意義,為了全面增強體育課堂的教學實效性,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不斷優化和完善體育課堂的教學流程,明確教學標準。
例如,當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網球時,首先,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在課上進行一些簡單的熱身活動,教師可以要求體育委員帶領學生圍繞操場跑步熱身,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充分的肢體拉伸,這一步主要是為了喚醒學生的運動意識,防止學生在后期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因為熱身不充分而受到傷害;其次,教師要結合自己當前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規劃指導學生開展具體學習,教師先講授一些基礎知識。比如網球如何計分、如何評判選手犯規等等。然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充足的實踐訓練的機會,要求學生自由組成體育小組,兩兩組合進行實踐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檢查學生的動作,監督學生的練習過程。如果教師發現學生的鍛煉方式不正確,一定要糾正學生。最后,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最后的時間進行簡單總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可以直接安排學生下課。
體育教師在正式課程開始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指導學生準備好課堂上需要的教學用具等等,而且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來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流程,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內容,找準自己的教學節奏。
(五)在課堂上導入教學游戲
體育教師還需要不斷創新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能動性。教師需要結合本班級內學生整體的體質水平為學生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體育教學形式,將各種體育教學游戲導入體育課堂,教師需要選擇一些趣味性和競賽性兼具的教學游戲。在某些情況下,教師想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既想提升學生的洞察力,也想發展學生的敏銳思維,還想鍛煉學生的奔跑速度,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這時候教師可以將多項運動結合起來,組成教學游戲。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投籃訓練之后,學生逐漸掌握了一些投籃技巧,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隨機組成競賽隊伍,要求學生在籃筐的一定距離之外組成縱列,然后向學生講明游戲規則,要求學生先運球奔跑到籃筐指定距離,然后進行投籃,教師可以給學生一次或兩次投籃機會。上一名學生使用完自己的投籃機會之后迅速避開,下一名學生立即從附近獲取籃球,帶著籃球出發,重復上一名學生的運動路徑。教師派專人守在籃筐附近進行計數,最后選出命中率高的隊伍,給予優勝隊伍一定的獎勵。
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教學游戲時,經常會要求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來完成各種體育項目。通過教學游戲,學生可以顯著提升自身合作意識和協調溝通能力。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游戲需要來組成體育教學小組,在現實的教學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許多學生會選擇固定的成員來組成體育運動小組,教師也要適當拓寬學生的合作范圍,更多地采用隨機分配的形式來組織學生完成各種教學游戲。一方面,這種分配機制可以提升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促使學生和更多人保持雙向互動和密切溝通,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這種分配機制也會增加游戲過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還能適當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主體性。
(六)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學生身體健康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體育教師重點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升,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如果學生長期處于不開心的狀態,學生就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活動,學生的身體素質會逐漸變差,消極的情緒會逐漸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最終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會出現問題。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構建生動、和諧、自由的體育教學氛圍。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教師需要及時和學生進行雙向溝通,從學生那里獲取教學反饋,詢問學生是否是自己的教學內容難度太大,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壓力,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過程中面臨著其他的現實問題。如果是因為教學內容給學生造成了學習壓力,教師就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規劃,如果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了學生的抑郁狀態,教師也需要開解學生,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
(七)注意維護課堂教學秩序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保證體育課堂教學流程順利推進的基礎和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維護課堂上的教學秩序,既要注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防止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矛盾,也要加強對學生的監督,避免學生之間產生糾紛。在現實的教學環境中,體育教師會發現部分學生缺乏共情意識,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和其他學生相處,例如,部分學生會嘲笑那些身體素質不佳的學生,這種偏激的情緒宣泄方式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產生一些矛盾,甚至會導致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厭倦、畏懼的心理。當教師發現這樣的狀況時,教師需要調整學生的心態,指出學生的問題,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組織一些體育活動,解除學生的矛盾。
除此之外,教師開展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各種團隊競賽活動。例如,教師會要求班級內的學生參與足球比賽、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項目,許多體育運動項目本身具備激烈的對抗性和挑戰性,學生在參與這些體育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和團隊成員一起協作互動,交流溝通。部分學生在參與競技類體育運動項目的過程中,可能會在激烈對抗的過程中和其他學生產生一些矛盾。學生的競爭意識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也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一些偏激的、無法排解的激動情緒,進而產生學生矛盾。如果教師不進行充分的監督和管控,學生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惡化,很可能導致學生之間爆發激烈的肢體沖突。因此,必須充分發揮自身教學領導者的關鍵作用,適時地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既要保證體育競技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也要維持課堂上的良好教學秩序,將各種不必要的矛盾沖突扼殺在萌芽之中。
(八)完善教學考評機制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學改革,優化高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學校需要不斷完善教學考評機制。許多體育教師僅僅關注學生最后階段的體育成績,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諸多動態因素。
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將學生最后階段的體育成績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而且要將學生的日常表現納入考核范圍。教師需要考慮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出勤頻率等因素,如果學生組成了體育小組完成各種體育項目,教師還需要觀察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具體表現,要分析學生是否承擔起了團隊賦予學生的基本職責,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職責,來考評學生的實際表現,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進行全面分析,而且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和其他團隊成員之間的協調能力,了解學生是否做到密切配合其他團隊成員。如,當學生參與足球比賽時,處在前鋒、中場、后衛和守門員這四種不同位置的學生就需要承擔不同的職責,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和學生和其他成員的協調配合狀況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判。總而言之,教師需要結合多種因素,對學生做出盡量客觀公正的評價。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學習。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應當重視這門課程的教學,體育教師也應當積極去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確保這一課程的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盧愛麗.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改革模式及其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9(15):125-126.
[2]閆寒.淺析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J].科學中國人,2016(15):336.
[3]馮磊.試論做好高中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J].科技展望,2014(19):42-43.
[4]史海峰.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赤子(中旬),2014(0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