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
摘要:德育工作一直都作為學校管理的核心,其也是能夠為學生提供健康發育環境的有力保障,更是學校各項實踐活動展開的根基。長期以來,小學必須以學生的德育教育為主,以立德樹人為其根本思想,加強對“弘揚綠色教育,完成美好生活”辦學理念的宣傳,以此來實現“提升環境、綠色管理工作、德育教育立德樹人”的辦學特色,這也得從多方面、多角度的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核心素養;綠色生態;課堂實踐
引言:
生態理論逐漸從自然科學領域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這不僅讓研究生態問題得到了新的解決方法與措施,也讓在學校受到教育的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生態健康教學便是重視教學里的每一個生態因素,其目的為重建教育觀念、增強師生互動和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由此創建新的教學模式。
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構建綠色文化校園
它是一種無言的語言,是一本教科書,有時還散發著教育的魅力,以育人為目的,以營造校園環境為手段,以優化校園為重要表達形式,創建“以德治國”的教書育人氛圍。在以往的文化藝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感恩演講、靈感教學等構建校園文化模式的基礎之上,還提出了“以美促智”,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的空間內接納“無限美育教育”。學校創建庭院文化產業、走廊文化、樓梯文化、班級文化建設、餐廳文化產業,創建滿足學生發展特點和學生個性化的校園文化建設系列產品:校徽、校服文化產業系列產品。學校座右銘、學校歌謠、學校運作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和育人內涵,而教學和育人作為自己的職責,影響著每一個孩子,讓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接受教育,不斷進步。
正門10米長的幕墻上面刻有“踐行綠色教育,實現幸福生活”的辦學思想,反面則刻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校訓。在操場南側有一道以真善美為主題的文化墻,三塊山水石上刻有“立德樹”、“前進”的字樣。
教學樓一層主廳懸掛學校會徽和師生共同創作的學校歌曲,并輔以學校風格,二層大廳是學校的榮譽大廳,學校得榮耀、學生和老師的魅力彰顯,綠蔭是我們綠色學校核心理念的主要表現。
階梯兩邊安排學生德育活動、文娛活動、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學生和老師藝術創作等,每層樓梯均配有《漢語經典》,由學生和老師創建的名言名句和激勵句。班級建設生態角、書角、學報、走廊文化墻,文化墻主題不一樣,能夠集中化設計、制作、定時替換,變成學生展現能力的平臺。教育評價和專題教育活動需要更加系統化、標準化,使校園中的學生都可以踴躍的加入到課堂管理之中,不但培育了學生的責任心,并且培育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也通過強化集體榮譽感,營造“步步為營、步調一致、楔形文化、楔形教育、楔形勞動、楔形花卉”的濃厚氛圍,讓孩子們有一個干凈美麗的學習環境,走出綠色成長的道路。
二、聚焦核心素養,實施綠色人文管理
合作是學校發展的法寶,要保證學校健康和諧發展,離不開一支穩定團結、健康進取的教師隊伍。我們以此來建設四支職責不同的隊伍,培育學生文化精神。 ? (一)建立思想性、服務性、實踐性的德育領導小組
嚴格按照“懂政策、精辦事、善管理、能用人、愿意主動、勤服務”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實現“三個一”:管一條線,帶一個樣板,抓好試點,在學校工作上要增強學生和老師溝通交流,進一步學習,不斷完善工作態度,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文化內涵,使學校領導變成領航者,學校精神文化的奉獻者和宣傳者。
(二)建立一支思維良好、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班主任隊伍管理
校領導的主人翁精神是學校未來發展的“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驅動力”,學院保持“以老師為核心”的辦學理念,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名校老師”培養方案,增強校外培訓與戰略合作,推進校本溝通與探究,建立教師學習平臺[1]。新課改理念下的德育模式等重點培訓,開展“班長沙龍”活動和班長集體培訓活動,持續提升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教學水平。
(三)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管理紅色疤痕干部學校
我們成立了紅疤職員學校,對小干部進行紀律、衛生、培訓、新聞傳播、嗓音、古典早讀、動畫師、廣告商等方面的培訓,調動工作積極性,學校還舉行了以“我驕傲,我是紅領巾干部”為主題的升旗儀式,走進中心小學校園,你會看到干部們穿著干部服裝,紅領巾戴著小干部紅帽,在道路上,在走廊里。衛生主任在責任區進行衛生檢查,廣播員在播放了令人愉快的校園歌曲后播放經典讀物,這一天就開始了。
三、加強家長隊伍建設,使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與生態工程一樣,學校內外教育必須緊密結合,為學生的發展創建優良的氛圍。主動創建家庭生活與學校良好互動交流,為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塑造“綠色生態氛圍”:學校創建家長制學校,一個家委會,雇用有工作經驗和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家長出任家委會的負責人。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家長委員會,共同參與學校的管理[2]。
我們成立了一個家長學校講師小組,由校長、教師和家長組成,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培訓班,家庭教育信息會議和家長支持活動,為家長提供登上講臺和與孩子面對面的機會,與他們溝通溝通,使家長教育和學校德育的特點緊密聯系,家庭和學校攜手并肩相互合作,為孩子的綠色發展鋪平道路,讓學生在“美麗校園”中陶冶情操感情,在“綠色課堂教學”中快樂成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生態課堂不僅是滿足了學生文化進步的需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命發展的規律,以此來提升高教師與學生共同的生活質量,促使師生生命能夠達到一同生長的目的。生態課堂開啟了一個廣闊的生命視角,生態課堂范式應成為未來課堂在生命觀中的價值取向,為學校的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曉兵. 基于核心素養培育,構建綠色生態課堂[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8, 003(023):P.111-112.
[2]閆磊. 聚焦核心素養構建課堂新生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10):49.
(博白縣旺茂鎮中心小學 ?廣西 ?博白 ?537600)